摘要:2025年5月18日,新乡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卫辉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志愿者协会在卫辉市联合举办生态保护交流活动,围绕环境教育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实地考察本土生态保护案例,共谋绿色发展新路径。
(出彩新乡 卫辉讯)2025年5月18日,新乡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卫辉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志愿者协会在卫辉市联合举办生态保护交流活动,围绕环境教育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实地考察本土生态保护案例,共谋绿色发展新路径。
一、环境教育:创新模式激发公众参与
1. 乌兰察布“志愿者招募”经验推广
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志愿者协会分享了其加大环境教育宣传,招募志愿者会员1500多名、在线志愿服务时长数十万小时的环保公众参与成果,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公开进展,增强公众信任感。
卫辉与新乡协会计划借鉴此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开发类似平台,并融入生态文明思想宣讲课程,扩大公众参与范围。
2. 环保设施开放与教育融合
乌兰察布协会曾组织公众参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设施,通过实地体验让市民直观了解“变废为宝”的环保科技。卫辉协会提议联合开放灵泉峡生态监测站点,结合桃花水母保护案例开展科普教育;新乡协会则计划将“环保设施开放日”经验推广至豫北地区,打造跨区域环境教育网络。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本土实践与跨区协作
1. 乌兰察布湿地守护行动
乌兰察布协会通过讲座、宣传摊点等方式普及湿地生态价值,并组织志愿者清理湿地垃圾,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此次交流中,三地协会达成共识,计划联合开展跨区域湿地监测与保护行动,重点针对候鸟迁徙路径和濒危物种栖息地修复。
2. 卫辉本土物种保护经验
卫辉协会以灵泉峡桃花水母和狮豹头水库苍鹭为保护重点,通过限制旅游开发、建立监测机制等措施维护栖息地环境。新乡协会则分享了其在豫北湿地鸟类保护中的栖息地修复经验,提议引入植被恢复技术优化苍鹭繁殖地。
三、未来合作:机制共建与资源共享
1. 建立联合行动网络
三地协会将成立跨区域环保联盟,定期举办生态考察、污染源排查活动,并联合向政府提交保护建议。例如,针对卫辉市河流污染问题,计划推广新乡协会的“保护母亲河-守护河道一公里”黄河大保护民间河长徒步巡河调查项目。
2. 推动数字化与科普融合
整合乌兰察布“随手拍”平台、新乡环境教育“六进”课程及卫辉生态监测数据,开发线上环保知识库,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扩大公众影响力。
3. 强化法律与政策倡导
新乡协会将协助乌兰察布、卫辉协会提升环境公益诉讼能力,共同监督企业排污行为,推动地方环保法规完善。
此次三地协会的联动,标志着跨区域环保合作迈入新阶段。通过经验共享、技术互补与行动协同,民间环保力量正逐步构建起“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生态保护体系,为守护绿水青山注入持久动力。未来,公众可通过参与环保活动、关注协会动态,共同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来源:出彩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