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新参议员资产申报单一曝光,直接把这场“金钱游戏”摆上了台面:有人靠房产和股份堆出商业帝国,有人揣着存款和薪水坚守“平民人设”,反差大到让人惊掉下巴。
菲律宾政坛从不是清水衙门,财富和权力早就绑成了“连体婴”。
最新参议员资产申报单一曝光,直接把这场“金钱游戏”摆上了台面:有人靠房产和股份堆出商业帝国,有人揣着存款和薪水坚守“平民人设”,反差大到让人惊掉下巴。
要说参议院里的“财富天花板”,非马克·维拉莫属。这位地产豪门继承人以12亿披索(约1.5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毫无悬念拿下首富头衔,妥妥的“含着金汤匙从政”。
要说参议院里的“财富天花板”,非马克·维拉莫属。
这位出身地产豪门的参议员,名下光是房产就攒了14处,这些房产加起来的总价值直接飙到3.49亿披索,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4360万元,随便一套拿出来都够普通人奋斗一辈子。
而这还只是他财富的一部分,除了房产,他手里的现金、各类投资以及其他高端财产,加起来还有近1.14亿元人民币,两项资产叠加,总净资产达到12亿披索,说是“行走的印钞机”一点不夸张。
更让人咋舌的是,他不仅手握Himlay’sRealtyInc.地产公司的董事职务,还是MajorAssetVenturesHoldingsInc.的股东,商业版图初步成型,却连一分钱的负债都没有,妥妥的“无债一身轻”的富豪议员。
这背后自然离不开维拉家族的强力加持,作为菲律宾顶尖的富豪家族,他们的商业帝国早就横跨了房地产、金融和零售三大领域,产业遍布全国,实力雄厚。
有这样的家族背景做支撑,马克·维拉在政治上的话语权也跟着水涨船高,财富与权力的绑定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和马克·维拉的“富得流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参议院议长弗朗西斯·埃斯库德罗。
他申报的净资产只有1880万披索,换算成人民币大约235万元,在所有参议员的财富排名里稳稳垫底,成了名副其实的“倒数第一”。
埃斯库德罗的资产构成相对简单,大多是现金、证券,再加上一辆豪华汽车,没有太多复杂的投资或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他名下虽然有五处房产,但每一处都标注着“继承所得”,并非自己花钱购置,这也让他的“清贫”人设多了几分说服力。
不过千万别小看这位“垫底”议员,他背后的埃斯库德罗家族在索索贡省可是实打实的“政坛常青树”,家族势力根深蒂固。
直到现在,家族成员还在地方政府里担任要职,从地方议员、省议会副省长到市议员,各个岗位都有他们家族的人,影响力不容小觑。
也难怪有人调侃,别人从政是“花钱买吆喝”,靠着财富铺路,埃斯库德罗却像是“带着家族光环搞清贫人设”,硬是在富豪扎堆的参议院里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路。
这次资产申报中,三位卷入“防洪拨款贪腐案”的参议员也被扒了家底,他们的财富状况更是藏着不少玄机。
乔尔·维拉纽瓦申报的净资产是4950万披索,约合人民币620万元。
从资产构成来看,他手里攥着价值4620万披索的房产,资产底子不算薄,但与此同时,他还背着2300万披索的贷款,资产与负债并存的状态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申报中明确提到自己持有七家企业的股份,可对于这七家公司的具体名称,却始终闭口不谈,死活不肯透露半点信息,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难免让人多想,也为他的财富来源添了几分神秘感。
而另一位涉腐议员金戈伊·埃斯特拉达,身份本身就自带话题。他是前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的儿子。
这次申报中,他交出的净资产成绩单相当亮眼:总净资产达到2.214亿披索,约合人民币2768万元。
其中,房地产资产价值1.079亿披索,个人资产则有1.448亿披索,单是银行存款就高达2760万披索,妥妥的“隐形富豪”。
要知道,在涉腐调查的背景下,这样的财富规模难免让人关注其来源是否合规,与贪腐案是否存在关联。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之前提到的“财富垫底”议员埃斯库德罗,也赫然出现在这起“防洪拨款贪腐案”的调查名单中。
一边是申报单上仅235万元人民币的“清贫”净资产,一边是涉嫌贪腐的调查嫌疑,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外界对他的真实情况充满疑惑,这波操作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除了马克·维拉和埃斯库德罗这样的“首尾两极”,参议院的财富中坚层也藏着不少狠角色。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传媒圈出身的拉菲·图尔弗和厄文·图尔弗兄弟,两人凭借媒体行业积累的雄厚资本,在政坛也站稳了脚跟。
这次申报中,哥哥拉菲·图尔弗以10.5亿披索的净资产位列财富榜第二,弟弟厄文·图尔弗则以4.97亿披索排名第三,兄弟俩携手跻身财富前列,成了参议院里不可忽视的“传媒富豪势力”。
同为维拉家族成员的卡米尔·维拉,更是堪称“商业跨界王者”。
她申报的净资产为3.62亿披索,虽然在财富榜上不算最顶尖,但她的商业涉足广度却是所有参议员中首屈一指的。
在23家企业中都持有职务或股份,涉及的行业领域五花八门。这种广泛的商业布局,不仅让她个人财富持续积累,更让维拉家族的势力在政坛进一步巩固,形成了“家族商业+政治影响力”的双重优势。
剩下的参议员们,财富状况也各有千秋,形成了多元的财富光谱。
他们的净资产从3240万披索到4.317亿披索不等,有的靠着房地产投资积累财富,有的则凭借稳定的投资收益稳步增长,每个人的财富故事都不尽相同,共同构成了参议院的财富全貌。
在这些议员中,巴姆·阿基诺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所有参议员中唯一没有任何商业利益关联的人,既不持有任何企业股份,也不在任何公司担任职务,纯粹靠着公职相关收入积累资产,堪称政坛里的“清流”代表。
而这场轰轰烈烈的“财富大曝光”,之所以能让所有参议员的家底公之于众,多亏了监察专员的新政策。
要知道,从2020年开始,菲律宾参议员的资产、负债与净值申报表(SALN)被实施“保密限制”政策,普通民众或媒体想要查阅这些申报单,必须经过申报者本人批准。
这一政策直接导致政坛财富透明度降到冰点,议员们的财富状况成了“不能说的秘密”,外界很难通过合法途径了解真实情况,监督也无从谈起。
直到新监察专员上任后,一纸备忘录正式撤销了这一保密限制,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等高层官员的资产申报单重新对公众开放,这才让参议院的财富真相得以揭开,也为外界监督权力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说到底,菲律宾参议院的财富榜,就是一部浓缩的“权力与金钱关系史”。有人靠着家族财富加持,在政坛如鱼得水。有人顶着“平民”标签,却背靠深厚政治家族。还有人深陷贪腐疑云,财富来源扑朔迷离。
如今资产申报公开机制重启,或许能让这场“金钱游戏”多几分约束。但财富与权力的缠绕,从来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开的,菲律宾政坛未来会走向何方,还得看这场“透明化革命”能走多远。
来源:科技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