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指引下,建设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已成为行业共识。近两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号召,结合区域特色与自身优势,精心打造了以“场景银行为基石、AI大模型为动力、社区银行为桥梁”的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这一“江南实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指引下,建设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已成为行业共识。近两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号召,结合区域特色与自身优势,精心打造了以“场景银行为基石、AI大模型为动力、社区银行为桥梁”的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这一“江南实践”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从“局部突破”迈向“多方共融”。
一、场景生态构建:多元融合,共生共长
依托该行17个特色产品为支柱的场景银行体系,构建“金融+生活”的立体化生态圈,形成了一张覆盖区域多元需求的场景服务网络。
商户服务领域,精准捕捉区域市场动态,推出江南好生活、江南付等线上服务平台,深度融入商户经营全流程。江南好生活平台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综合门户,提供餐饮、购物、娱乐等一站式服务,并通过互联网直播为商户带来显著流量增长,直播触达人次252万。江南付平台为商户提供“收、付、管”一体化解决方案,截至10月末,对接商户690户,活跃商户占比高达91%,今年以来平台交易额达76亿元。
政务协同领域,该行与常州市政务办、医保局等机构深度合作,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点、15分钟医保服务圈(医保就近办)、“常州医保”移动支付平台,形成政银深度融合的典范。目前,该行在常州设立了936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实现行政村100%覆盖。这些服务点不仅提供基础金融服务,还集成了68项政务服务功能,实现“银行+政务”一站式办理,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常州医保”移动支付平台为市民提供门诊挂号、住院医疗、自助医保结算等在线服务,截至10月末,医保就近办累计查询107万笔,医保移动支付平台注册用户近200万户。
企业服务领域,该行针对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痛点,推出江南企财、江南财资通、江南智薪等轻量化平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江南企财平台提供票、财、税一体化解决方案,截至10月末,平台已累计签约企业用户16721户;江南财资通平台针对集团企业和政务单位需求,提供全银行账户视图、高效收付结算等六大专业服务,截至10月末,交易金额达15695亿元;江南智薪平台则围绕薪资代发,提供人事、薪酬、税务等个性化解决方案,截至10月末,平台已签约4890家企业,今年以来代发薪资金额达19亿元。
以上场景银行体系在深度赋能业务发展的同时,相互协同、深度融合,形成了“需求触达—服务响应—价值反哺”的生态闭环,帮助江南农商银行成功破局,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AI大模型赋能:智慧引领,效能倍增
以“人工智能+”为导向,该行自主研发“小江智脑”大模型应用平台,锚定办公、营销、运营、信贷、研发五大关键业务领域,尤其在营销推广、运营流程优化与信贷风险管理三大板块深度落地多样化应用场景,将AI技术深度融入银行体系,为普惠金融注入强劲的智能化动能。
营销推广领域,该行部署了七大应用场景,涵盖理财顾问、营销文案、直播文案、外汇业务知识、对公产品问答、营销AI陪练以及金桥访客,全方位赋能银行业务营销与培训。其中,理财顾问助手依托大模型提示词工程,精心构建了专业化的理财知识问答体系,通过上下文理解与意图识别技术,精准解析员工的理财学习需求,并依据客户具体情况,量身定制理财推荐方案,助力客户财富增值。营销AI陪练系统凭借高度拟人化的交互设计,支持文本对练、语音对练等多种灵活练习模式,精准匹配不同服务场景下的培训需求,有效提升员工营销实战能力。金桥访客系统包含访前助手与访后报告两项功能,访前助手利用大模型对目标企业数据进行深度剖析,迅速生成精准的行业标签及定制化营销方案,为客户经理提供走访决策支持;访后报告通过大模型多模态处理能力,将文本或语音输入的非结构化走访信息自动转化为标准化报告,为后续营销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运营管理领域,该行推出了财会问答助手、OCR通用大模型、“OCR大模型+小模型”融合方案等服务和产品。其中,财会问答助手不仅能够迅速解答关于报销、付款等日常财务操作的疑问,还能及时提供财务政策、税法、会计准则的解读。OCR通用大模型通过模型预训练,涵盖版本1000多种,预训练关键字5000多个,字符识别精度达99.5%,条目抽取精度为95%,在“两录一校”应用场景实现了智能授权交易50%的人工替代率。“OCR大模型+小模型”融合方案可直接抽取票据关键要素,快速录入票据信息,提升运营效率;在事后监督环节,能自动扫描交易凭证图像,识别各类信息并与系统联动对比,确保交易准确性和防范欺诈风险;在集中对账环节,不受凭证版式限制,仅提取关键要素即可快速完成他行交易明细和对账单票据的抽取,提高对账效率。
信贷管理领域,该行通过引入多模态图片质检技术,可对信贷流程中采集的各类影像资料进行细致的质量检查,有效降低信贷业务中的潜在风险。在信贷调查方面,针对客户经理贷前调查时客户信息录入效率低的痛点,该行在移动办公软件“数智江南”中推出了客户信息语音录入与AI客户画像生成功能,不仅提升信息录入效率,更能帮助客户经理清晰了解客户状况,为后续风险评估与业务办理奠定基础。同时,系统还将语音信息、报告内容上传至影像平台,方便后期查阅,提升了风控管理的可追溯性与透明度。
三、社区银行服务:温情相伴,贴近民心
“温情社区”项目将低频金融服务融入高频生活服务,打造“公益+便民”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形成了健康关爱、便民生活、江南学堂三大服务主题,涵盖304类公益服务项目,全方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其中,健康关爱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测血压、测血糖、测尿酸等健康检测服务,并定期举办各类型的健康讲座,守护居民健康。便民生活服务为居民提供理发、磨刀、社区团购、快递代取等生活服务,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江南学堂助力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八段锦、书画、合唱、养生等文化课程,积极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2024年2月该行第一家温情社区服务支行开业以来,支行储蓄增长超2亿元,为同序列支行的3倍,新客率为全行的4倍。截至10月,该行已累计开设温情社区服务支行13家,覆盖小区51个,新增居民好友3万人,举办便民服务活动4150场,服务客户20万人次。该行基于“温情社区”项目正逐步形成自身的标准化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丰富便捷的非金融服务,全方位助力社区居民幸福生活,同时也为支行深度赋能,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营效益的双提升。
江南农商银行打造的“江南实践”不仅在于技术或场景的创新,更在于构建了“银行—企业—商户—个人”的生态共融体系。从场景构建到生态共融,江南农商银行的创新实践证明,数字普惠金融的本质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场景有根、技术有魂、社区有情、生态有灵”的价值共生。未来,江南农商银行将继续深耕场景建设,为中小银行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新道路。(江南农村商业银行首席信息官 杨凯)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