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两次点赞于和伟,“内娱风向”真的变了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5:45 1

摘要:不到二十四小时,央视两次点名于和伟——不是批评,而是肯定。这位五十四岁的演员,刚刚在历史剧《沉默的荣耀》中演完主角吴石将军,就接连被央视新闻播出表演片段、被评论员公开赞许为“用敬畏之心塑造历史人物”。这看似寻常的表扬,实则向娱乐圈传递出清晰的信号:沉下心来演戏

不到二十四小时,央视两次点名于和伟——不是批评,而是肯定。这位五十四岁的演员,刚刚在历史剧《沉默的荣耀》中演完主角吴石将军,就接连被央视新闻播出表演片段、被评论员公开赞许为“用敬畏之心塑造历史人物”。这看似寻常的表扬,实则向娱乐圈传递出清晰的信号:沉下心来演戏的演员,才能真正被时代记住。

于和伟的人生并不轻松。三岁丧父,母亲靠卖红薯养活六个孩子。他从小喜欢文艺,却因家境只能读幼师,后来才摸上表演的边。一九九二年考上戏,七百多块的学费全靠姐姐们凑钱。毕业后跑了十二年龙套,最艰难时一天只吃两包泡面。直到三十九岁演《三国》里的刘备,才真正被观众记住。如今他拿遍飞天奖、白玉兰奖,靠的不是运气,是二十九年如一日的坚持。

在《沉默的荣耀》中,于和伟的表演堪称“演技教科书”。得知战友牺牲时,他没有嚎啕大哭,只是手指微微发抖,轻轻放下电报,眼神失焦望向远方;目睹情报员妹妹沉入海峡,他脸部肌肉微颤,眼中满是压抑的悲痛,却始终没有落泪。这些克制的表演,比任何煽情都更打动人心。为了演好吴石这个真实历史人物,他减重十五斤,研读四十七份历史档案,甚至辗转联系上吴石的孙女,只为在戏中加入“离家前摸儿子头”这个剧本没有的细节。

央视的肯定,恰逢内娱生态的转型时刻。那个被流量和数据裹挟的时代正在退潮,《觉醒年代》《人世间》《山海情》等扎实作品的接连破圈,证明观众对“花瓶式”表演的容忍度已降至低点。与此同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期启动“剧美中国”计划,围绕传统文化、革命军事等五大方向扶持现实题材创作。政策和市场双双表明:实力、品格与正能量,正成为新的行业标准。

于和伟从不靠别的方式刷存在感。他深知演员的根不在热搜词条,而在能立得住的角色、能打动人的作品。如今横店甚至复建“台北情报站”准备做红色旅游景点,那些靠内容出圈的剧集播放量持续走高。内娱的新篇章,正由这些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的创作慢慢写就——而于和伟们二十多年的坚守,恰是最好的注脚。

来源:一切都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