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会 老板奖励销冠一辆奔驰 给我一箱方便面 我默默吃了5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10:17 1

摘要:场地定在市区一家还算气派的四星酒店宴会厅,红色的地毯从门口铺到舞台,两侧挂着“凝心聚力,再创辉煌”的横幅,音响里循环播放着激昂的企业歌曲。同事们穿着平日里舍不得穿的正装,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脸上带着既期待又疲惫的神情——期待的是年终奖和抽奖,疲惫的是刚熬过

公司年会,老板奖励销冠一辆奔驰,却只给了我一箱方便面,我默默吃了5天,结果公司8个大客户全都指名要我服务

第一章 年会的冰火两重天

腊月二十三,小年,也是我们“创科互联”公司一年一度的年会日子。

场地定在市区一家还算气派的四星酒店宴会厅,红色的地毯从门口铺到舞台,两侧挂着“凝心聚力,再创辉煌”的横幅,音响里循环播放着激昂的企业歌曲。同事们穿着平日里舍不得穿的正装,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脸上带着既期待又疲惫的神情——期待的是年终奖和抽奖,疲惫的是刚熬过年底冲业绩的疯狂加班。

我叫周明,29岁,是公司销售二部的一名普通销售。入职三年,业绩不算顶尖,但也稳居部门前三,手里握着几个合作了两年多的老客户,每年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营收。我不是那种能说会道、擅长搞关系的销售,性格偏内敛,做事喜欢稳扎稳打,跟客户相处更像是朋友,而非单纯的“甲方乙方”。

晚上七点,年会正式开始。老板张建国穿着一身笔挺的定制西装,梳着油亮的背头,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舞台。他今年五十出头,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说话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张建国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宴会厅,“过去一年,我们公司业绩再创新高,突破了三个亿的营收!这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辛勤付出!”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也跟着拍手,心里却没什么波澜。这种场面话,每年年会都要听一遍。

接下来是例行的部门总结、优秀员工表彰,然后就到了最受期待的“年度销售冠军”颁奖环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上,上面滚动播放着全年销售业绩排行榜。第一名的名字毫无悬念——李哲,销售一部的“传奇人物”。

李哲比我小一岁,入职才两年,却像开了挂一样,去年一年就签下了三个大单,单月最高业绩突破五百万,把我们这些老销售远远甩在身后。他能说会道,酒量惊人,据说跟客户吃饭能从晚上七点喝到凌晨两点,第二天还能精神抖擞地去签合同。在公司里,他是张建国最器重的“心腹爱将”,走到哪儿都自带光环。

“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本年度销售冠军——李哲上台!”张建国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李哲穿着一身名牌休闲装,头发染成了时下流行的浅棕色,在掌声中昂首挺胸地走上舞台,脸上挂着自信又略带张扬的笑容。

“李哲同志,去年一年,你为公司创造了近八千万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四分之一还多!”张建国拍着李哲的肩膀,语气充满赞赏,“为了奖励你的突出贡献,公司决定——奖励你一辆全新的奔驰C260L轿车!”

话音刚落,宴会厅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的天!奔驰!”

“太牛了吧!李哲这是一步登天了!”

“张总也太大方了,羡慕死我了!”

舞台侧面的幕布缓缓拉开,一辆白色的奔驰轿车模型被推了出来,车钥匙用一个红色的礼盒装着,张建国亲手把礼盒递给李哲。李哲接过钥匙,激动地举起双手,对着台下大喊:“谢谢张总!谢谢公司!明年我一定再创佳绩,为公司赚更多的钱!”

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闪光灯不停地闪烁,把整个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我坐在台下,看着舞台上风光无限的李哲,心里有些复杂。说不羡慕是假的,但更多的是一种疏离感——我知道自己永远成不了李哲那样的人,也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销售冠军颁奖结束后,就是其他优秀销售人员的奖励。按照往年的惯例,业绩前几名的销售,至少能拿到一台最新款的手机或者一笔丰厚的现金奖励。

我看着大屏幕上的业绩排名,自己排在第四位,比去年前进了一名。心里盘算着,就算拿不到手机,应该也能拿个几千块现金,正好可以给爸妈换个新的洗衣机。

“接下来,颁发的是年度优秀销售人员奖。”主持人的声音响起,“他们虽然不是冠军,但也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个念到的是销售三部的王姐,业绩第三,奖励一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王姐激动地走上台,接过奖品,连连道谢。

第二个念到的是我的名字。

“有请销售二部的周明上台领奖!”

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陈旧的西装,站起身,朝着舞台走去。一路上,同事们投来的目光各异,有羡慕,有期待,也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眼神。

走到舞台中央,我接过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刚想说几句感谢的话,张建国却直接拿起一个包装简陋的纸箱,递到我面前。

“周明,去年你的业绩还算稳定,”张建国的语气平淡,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敷衍,“公司也看在眼里。这个是给你的奖励,好好努力,争取明年向李哲学习。”

我愣住了,低头看着手里的纸箱。箱子不大,轻飘飘的,上面印着“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字样。我伸手晃了晃,里面传来方便面面饼碰撞的声音——一整箱方便面。

整个宴会厅瞬间安静下来,刚才还热烈的气氛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手里的纸箱上,有惊讶,有同情,还有一些人忍不住低下头,偷偷地笑。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发烫,手心冒出了冷汗。拿着纸箱的手微微颤抖,心里像被无数根针扎着一样疼。

同样是优秀销售人员,李哲拿的是几十万的奔驰,我拿的却是一箱价值不到一百块的方便面。这不仅仅是奖励的差距,更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

张建国似乎没察觉到我的尴尬,或者说他根本不在乎。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可以下去了,然后转身就对着台下宣布:“接下来,我们进入抽奖环节,一等奖是价值五万元的现金红包!”

台下的注意力很快被抽奖吸引,欢呼声再次响起,仿佛刚才那一幕从未发生过。

我抱着那箱方便面,默默地走下舞台。回到座位上,旁边的同事想要安慰我几句,却被我用一个生硬的笑容挡了回去。我把纸箱放在脚边,再也没有心思关注台上的抽奖,也没有胃口吃桌上的饭菜。

那一晚,我看着李哲被众人簇拥着,一杯接一杯地喝酒,听着同事们讨论着抽奖的奖品,而我,像一个局外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直到年会结束。

走出酒店的时候,外面飘着细细的雪花。李哲得意地向大家展示着他的奔驰车钥匙,说要开车送几个同事回家。我抱着那箱方便面,默默地走向公交站台。冰冷的雪花落在脸上,我却感觉不到冷,因为心里比雪花更冷。

第二章 默默吞咽的尊严

回到出租屋,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

我把那箱方便面放在客厅的角落,没有打开,也没有看一眼。脱下身上的西装,随手扔在沙发上,然后瘫倒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脑子里不断回放着年会上的场景,张建国敷衍的语气,同事们异样的目光,还有李哲那得意的笑容,像一根根刺,扎得我辗转反侧。

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为公司创造价值,待遇差距会这么大。李哲的业绩确实亮眼,但他签下的那些客户,大多是靠低价竞争和过度承诺换来的,后续服务问题不断,好几次都是我帮他擦的屁股。而我手里的客户,虽然单个订单金额不如他的大,但合作稳定,回款及时,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投诉。

难道在张建国眼里,只有短期的业绩爆发才值得被重视,长期的客户维护就一文不值吗?

越想越委屈,越想越愤怒。我拿起手机,想给张建国发一条消息,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对我。但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半天,最终还是删掉了。

我知道,质问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以业绩为王的公司里,老板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我要是真的发了消息,只会被认为是嫉妒、小心眼,甚至可能丢掉工作。

第二天早上,我被闹钟吵醒。窗外的雪停了,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洒在地板上,却没有带来一丝温暖。

我起床洗漱,走到客厅,看到角落里的那箱方便面,心里又是一阵刺痛。我打开纸箱,拿出一包方便面,拆开,放进锅里煮。

没有放鸡蛋,没有放青菜,只是简单地煮了一包纯面饼,加了调料包。我坐在餐桌前,一口一口地吃着,味道寡淡,甚至有些苦涩。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吃完了,因为我知道,接下来的几天,这可能就是我的主食。

不是吃不起别的东西,而是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记住年会上的羞辱。这箱方便面,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在公司的“价值”,也提醒着我,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下去。

接下来的五天,我每天都吃方便面。早上煮一包,晚上煮一包,偶尔加个鸡蛋,算是对自己的“奖励”。

同事们很快就知道了我每天吃方便面的事情。有人同情我,私下里劝我:“周明,别跟自己过不去,张总就是那样的人,只看重李哲,我们这些人在他眼里都不算什么。”

也有人嘲讽我:“不就是一箱方便面吗?至于这么矫情?有本事你也像李哲一样签个大单,拿辆奔驰啊。”

李哲更是当着我的面,故意炫耀:“周明,听说你最近天天吃方便面?要不我请你吃顿好的?不过说真的,你也别太死脑筋了,跟客户打交道,就得放开点,该喝酒喝酒,该送礼送礼,光靠老老实实维护有什么用?”

我没有反驳,也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吃着我的方便面,默默地做着我的工作。

每天早上,我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公司,整理客户资料,制定当天的工作计划;中午,别人在午休的时候,我会给客户发一条温馨的问候消息,问问他们的需求和遇到的问题;晚上,我会加班到八点多,总结当天的工作,为第二天的拜访做准备。

我手里的几个老客户,都是合作了两年多的。客户王总,是一家制造业公司的老板,性格沉稳,不喜欢浮夸的推销。当初跟他合作的时候,李哲也跟我竞争过,天天请他喝酒吃饭,承诺各种优惠政策,但王总最终还是选择了我。他说:“周明,我相信你,不是因为你给的条件有多好,而是因为你做事踏实,靠谱,让我放心。”

还有客户张姐,是一家贸易公司的采购总监。去年她公司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支付货款,按照公司规定,我应该停止为她提供服务。但我知道她的难处,主动跟公司申请,为她延长了付款期限。后来她渡过了难关,不仅按时支付了货款,还把公司的其他业务也交给了我。

这些客户,不是靠喝酒、送礼换来的,而是靠一点一滴的真诚和靠谱积累起来的。我相信,只要我用心维护,他们一定会一直跟我合作下去。

第五天晚上,我吃完最后一包方便面,把空纸箱扔进了垃圾桶。看着空荡荡的餐桌,我心里反而平静了很多。

羞辱已经过去,抱怨没有意义。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工作,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不奢求能拿到奔驰,但我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第三章 风起云涌的客户风波

过完年,正月初八,公司正式开工。

开工第一天,按照惯例,老板张建国会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新一年的计划。

大会上,张建国再次表扬了李哲,把他树立为“全公司学习的榜样”,还宣布提拔他为销售一部的经理,负责带领团队开拓新市场。

李哲站在台上,意气风发地发表就职演说:“各位同事,新的一年,我将带领销售一部,再创佳绩,争取签下更多的大单,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跟我学习,改变传统的销售思路,积极开拓新客户,不要总想着守着那几个老客户过日子。”

这番话,明里暗里都是在说我。我坐在台下,心里很不舒服,但还是忍住了。

散会后,李哲走到我面前,拍了拍我的肩膀:“周明,新的一年,好好跟着我学习,争取也签几个大单。别总守着你那几个老客户,没什么前途。”

我淡淡地说:“谢谢李经理关心,我还是觉得把老客户维护好比较重要。”

李哲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然后不屑地笑了笑:“随便你吧,反正到时候业绩上不去,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接下来的几天,公司里风平浪静。李哲走马上任,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销售一部,要求部门员工每天必须拜访三个以上的新客户,每周必须签下一个新订单。

而我,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维护着手里的老客户。每天给客户发问候消息,定期上门拜访,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直到正月十五那天,事情突然发生了变故。

那天早上,我刚到公司,就被销售总监叫到了办公室。

销售总监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姓刘,平时跟我关系还算不错。他脸色凝重地看着我:“周明,出大事了。”

“刘总,怎么了?”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刚才,公司的八个大客户,突然同时发来了消息,说以后他们的业务,只跟你合作,不跟公司其他销售人员接触。”刘总监说。

“什么?”我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八个大客户?都指名要我服务?”

“是啊,”刘总监点了点头,“这八个客户,都是公司的核心客户,每年能为公司带来近一个亿的营收。其中有五个是你手里的老客户,还有三个是李哲手里的客户。他们刚才集体发来了声明,说如果公司不安排你专门负责他们的业务,他们就考虑跟其他公司合作。”

我彻底懵了。这八个客户里,有五个是我的老客户,他们指名要我服务,我还能理解。但另外三个是李哲手里的客户,他们为什么也要指名要我服务?

“刘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哲手里的那三个客户,我跟他们几乎没什么接触啊。”我疑惑地问。

“我也不知道,”刘总监摇了摇头,“张总现在也在办公室,他让你赶紧过去一趟。”

我跟着刘总监,匆匆忙忙地来到张建国的办公室。

张建国坐在办公桌后面,脸色铁青,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正是八个客户联合发来的声明。看到我进来,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复杂,有惊讶,有疑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周明,你来了。”张建国的语气有些生硬。

“张总,您找我?”我说。

“你看看这个。”张建国把文件扔到我面前。

我拿起文件,仔细看了起来。文件里,八个客户清晰地表明了态度:今后他们公司的所有相关业务,均由周明同志全权负责,公司不得安排其他销售人员介入,否则将终止合作。

文件的末尾,盖着八个公司的公章,落款日期是今天早上。

“张总,这……”我看着文件,心里又惊又喜,还有些不知所措。

“周明,你跟这些客户到底说了什么?”张建国的语气带着一丝质问,“为什么他们突然集体指名要你服务?尤其是李哲手里的那三个客户,你是不是私下里跟他们接触了?”

“张总,我没有。”我立刻反驳,“我从来没有私下里接触过李哲手里的客户,更没有跟他们说过什么。至于我的那些老客户,我只是按照平时的方式维护他们,没有跟他们提过任何要求。”

“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张建国皱着眉头,显然不相信我的话。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李哲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脸色苍白,神情慌张:“张总,不好了!我的三个大客户,突然说要终止跟我的合作,指名要周明服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到李哲,张建国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看着李哲,又看了看我,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地说:“现在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稳住这些客户。周明,从今天起,你全权负责这八个客户的业务,成立一个专门的客户服务小组,由你担任组长,公司会给你调配最好的资源。”

“张总,这不行!”李哲立刻反对,“那些客户都是我辛辛苦苦签下来的,怎么能交给周明?”

“辛辛苦苦签下来的?”张建国瞪了李哲一眼,语气严厉,“现在客户要终止合作,你有本事留住他们吗?如果这八个客户真的走了,公司损失近一个亿的营收,你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李哲被张建国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最终低下了头,不再说话。

张建国看着我,语气缓和了一些:“周明,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无论如何,一定要稳住这些客户,不能让他们流失。”

“张总,您放心,我一定会做好的。”我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激动。

走出张建国的办公室,我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几天前,我还是那个拿着一箱方便面,被众人嘲笑的失败者;现在,我却成了公司最重要的销售人员,负责八个核心客户的业务。

这突如其来的反转,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认可的喜悦。我知道,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我过去三年里,用心维护客户、真诚对待客户的结果。

第四章 客户背后的真相

接下来的几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八个客户的服务工作中。

我逐一给每个客户打电话,感谢他们的信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会尽力做好服务的决心。

在跟客户的沟通中,我终于明白了他们集体指名要我服务的原因。

首先是我的五个老客户。

客户王总说:“周明,我们之所以指名要你服务,是因为你做事踏实、靠谱。跟你合作这么久,你从来没有跟我们玩过任何套路,也没有过度承诺过什么。每次我们遇到问题,你都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从来不会推卸责任。不像有些销售人员,签单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签单之后就不管不顾了。”

客户张姐说:“周明,去年我们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你帮了我们。你不仅没有催我们付款,还主动跟公司申请延长付款期限,这份情我们记在心里。跟你合作,我们放心。”

客户李总说:“周明,你跟其他销售人员不一样。你不是只想着推销产品,而是真正站在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给我们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跟你合作,我们感受到的是真诚和尊重,而不是单纯的利益交换。”

听着老客户们的话,我心里暖暖的。原来,我平时的付出,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然后是李哲手里的三个客户。

客户赵总说:“周明,其实我们早就想跟你合作了。之前跟李哲合作,也是因为他当时给的条件比较优惠。但合作之后,我们发现他这个人太急功近利了。为了完成业绩,他经常给我们承诺一些做不到的事情,后续服务更是一塌糊涂。上次我们公司遇到一个技术问题,找他解决,他推三阻四,最后还是你悄悄帮我们解决的,对吧?”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有这么回事。上个月,赵总公司的系统出现了一个故障,影响了正常运营。他们找李哲解决,李哲当时正在跟另一个客户喝酒,说没时间,让他们自己找技术部门。赵总没办法,通过朋友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我虽然跟他没有合作关系,但还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远程帮他们解决了问题。

“赵总,那件事只是举手之劳,没想到您还记得。”我说。

“怎么能不记得?”赵总说,“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了你的人品和专业能力。我们公司需要的是一个靠谱、负责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只看重业绩的销售人员。所以这次,我们跟其他几个客户商量了一下,决定集体指名要你服务。”

客户孙总说:“周明,我跟你虽然接触不多,但我听王总他们经常提起你,说你是个难得的好销售。上次行业峰会上,我跟你聊过几句,觉得你这个人很实在,不浮夸。跟李哲合作,我们太累了,每天都要应付他的各种推销和应酬,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让我们省心的合作伙伴。”

客户郑总说:“周明,李哲为了签单,给我们承诺了很多优惠政策,但很多政策都是公司不允许的。我们担心后续会出现问题,所以一直想换一个销售人员。这次看到其他客户都指名要你服务,我们也跟着一起了。我们相信你的为人,也相信你能给我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听完这三个客户的话,我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李哲虽然签下了很多大单,但他的销售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为了完成业绩,不惜给客户过度承诺,甚至违反公司规定,给客户提供一些无法兑现的优惠政策。后续服务更是跟不上,客户遇到问题,他要么推三阻四,要么置之不理。

而我,虽然没有像李哲那样签下惊天大单,但我用心维护每一个客户,真诚对待每一个客户,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这次八个客户集体指名要我服务,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一种健康、可持续的销售模式的认可。他们厌倦了那种只看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合作的销售方式,渴望找到一个靠谱、负责、真诚的合作伙伴。

而我,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第五章 公司内部的震动

八个客户集体指名要周明服务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公司内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最先受到冲击的是李哲。

自从客户提出要终止合作、指名周明服务后,李哲就像变了一个人。以前那个意气风发、自信张扬的销售冠军,现在变得沉默寡言、神情沮丧。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早早地到公司,给员工开会,布置任务;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出去拜访客户,参加各种应酬。更多的时候,他会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发呆,或者抽烟,脸上写满了不甘和失落。

有一次,我在茶水间遇到他。他看到我,眼神复杂,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口,最后只是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我知道,他心里肯定很不舒服。自己辛辛苦苦签下的客户,突然被别人抢走,换做是谁,都难以接受。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幸灾乐祸,反而有些同情他。他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销售方式有问题,更是因为他太急于求成,忽视了客户的真正需求。

除了李哲,公司其他销售人员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以前,很多销售人员都把李哲当成学习的榜样,模仿他的销售方式,整天出去喝酒、送礼,希望能签下大单。但现在,看到李哲的客户纷纷流失,而我这个“老实人”却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销售方式。

有几个年轻的销售人员,主动来找我,向我请教维护客户的经验。

“周哥,你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才能像你一样,得到客户的信任?”一个叫小林的年轻销售问。

我笑了笑,说:“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就是用心、真诚、靠谱。跟客户打交道,不要总想着推销产品,要先学会做人。你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困难。只要你真心对待客户,客户自然会信任你,跟你合作。”

“可是,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只靠真诚和靠谱,能签下大单吗?”另一个叫小张的销售问。

“当然能,”我说,“短期来看,靠低价竞争和过度承诺,可能会签下一些大单。但长期来看,只有真诚和靠谱,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要的不是一时的优惠,而是长期的稳定和可靠。”

听了我的话,几个年轻的销售人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公司的管理层也开始反思。

张建国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专门讨论这次客户风波。会上,他首先做了自我批评:“这次客户风波,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以前,我太看重短期业绩,太看重销售冠军,忽视了客户的真正需求,忽视了长期的客户维护。李哲的销售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带来业绩增长,但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而周明的销售方式,虽然短期内业绩不算顶尖,但能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为公司带来稳定的营收。”

销售总监刘总也说:“张总说得对。这次事件让我们明白,客户真正需要的是靠谱、负责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只看重业绩的销售人员。我们公司的销售策略,需要做出调整。今后,我们要更加注重客户维护,培养更多像周明这样的销售人员,建立健康、可持续的销售模式。”

会议结束后,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

1. 调整销售考核机制,不再只看重销售额,而是增加客户满意度、客户留存率、长期合作率等考核指标。

2. 加强销售人员培训,重点培养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3. 成立客户服务部,专门负责客户的后续服务和维护,确保客户遇到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4. 提拔周明为销售总监助理,协助销售总监制定销售策略,同时负责公司核心客户的维护和管理。

这些政策的出台,得到了大多数员工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注重客户维护的销售人员,更是拍手叫好。

李哲也受到了影响。公司虽然没有撤销他销售一部经理的职位,但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要求他改变销售方式,注重客户维护。如果他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改善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公司将考虑调整他的职位。

面对公司的政策调整和巨大的压力,李哲开始反思自己的销售方式。他主动找我,向我请教维护客户的经验。

“周明,以前是我太浮躁了,太急于求成,忽视了客户的感受。”李哲的语气带着一丝愧疚,“你能不能教教我,怎么才能改善跟客户的关系?”

看到李哲真诚的态度,我没有拒绝。我说:“李哲,其实客户要的很简单,就是真诚和靠谱。你以后跟客户打交道,不要再过度承诺,也不要只想着推销产品。要多跟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尽力帮他们解决问题。只要你真心对待客户,客户肯定会感受到的。”

李哲点了点头:“谢谢你,周明。我会努力改变的。”

从那以后,李哲开始改变自己的销售方式。他不再整天出去喝酒、送礼,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客户维护上。他主动给客户打电话,了解他们的需求;客户遇到问题,他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他们解决。虽然一开始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

公司的销售氛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大家都把销售额当成唯一的目标,为了签单不择手段。现在,大家更加注重客户满意度和长期合作,销售方式也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

第六章 新的挑战与机遇

成为销售总监助理后,我的工作变得更加繁忙。

除了负责八个核心客户的维护,我还要协助销售总监制定销售策略,培训新的销售人员,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每天早上八点到公司,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周末也经常要加班。

虽然工作很累,但我却觉得很充实。我终于得到了公司的认可,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工作,一定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我们公司的八个核心客户,都是行业内的知名企业,每年的采购量很大,是很多竞争对手眼中的“肥肉”。以前,这些客户跟我们公司合作稳定,竞争对手很难插进来。但现在,他们知道这些客户指名要我服务,开始把目标对准了我。

有一次,我去拜访客户王总。刚到王总公司楼下,就看到竞争对手公司的销售经理在那里等着。他看到我,走过来,笑着说:“周明,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张经理。”我说。

“我知道你是来拜访王总的,”张经理说,“实不相瞒,我也是来拜访王总的。我们公司给王总提供了更优惠的政策,我相信王总会选择我们。”

“张经理,客户选择合作伙伴,不仅仅看价格,更看服务和信任。”我说,“我跟王总合作了两年多,我们之间的信任不是靠优惠政策就能打破的。”

“那就拭目以待吧。”张经理不屑地笑了笑,转身走进了王总公司。

我没有在意张经理的挑衅,径直走进了王总的办公室。

王总看到我,笑着说:“周明,你来了。刚才竞争对手公司的张经理也来了,给我提供了很优惠的政策,你怎么看?”

“王总,我尊重您的选择。”我说,“我们公司虽然不能给您提供最优惠的价格,但我们能给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可靠的产品。我跟您合作这么久,您应该知道我的为人,也知道我们公司的实力。我相信,您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王总点了点头:“周明,我之所以一直跟你们公司合作,就是因为相信你,相信你们公司的服务。那个张经理虽然给的政策很优惠,但我不敢相信他们的服务。所以,我已经拒绝他了,今后我们公司的业务,还是跟你们合作。”

听了王总的话,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我知道,客户的信任是无价的,只要我用心维护,就一定能守住这些客户。

除了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公司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公司出台了新的销售政策,但有些销售人员还是难以改变过去的销售习惯,依然把销售额当成唯一的目标,忽视客户维护。有一次,一个销售人员为了签下一个大单,给客户过度承诺,导致客户后续出现问题,投诉到了公司。

我和销售总监一起处理了这件事。我们对那个销售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按照公司规定,扣除了他的奖金。同时,我们也向客户道歉,承诺会尽快解决问题。经过努力,我们终于挽回了客户的信任。

这件事让我明白,改变公司的销售文化,培养销售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

在处理这些挑战的同时,我也发现了新的机遇。

随着公司销售策略的调整和客户维护工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认可我们公司的服务。有几个以前跟竞争对手合作的客户,主动联系我们,希望能跟我们合作。

其中有一个客户,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每年的采购量很大。他们之前跟竞争对手合作,但因为竞争对手的服务不到位,一直想换合作伙伴。他们听说我们公司的服务很好,尤其是我负责的客户都对我评价很高,所以主动联系了我。

我抓住这个机会,多次上门拜访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也向他们展示了我们公司的实力和服务优势。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终于签下了这个大客户,每年能为公司带来近两千万的营收。

这个订单的签订,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公司新的销售策略的正确性。张建国对我更加信任和器重,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我。

李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改变了过去的销售方式,注重客户维护,客户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他手里的几个客户,不仅没有流失,还跟他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也签下了几个新的订单,虽然金额不如以前的大单,但胜在稳定可靠。

有一次,公司召开销售会议,李哲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以前,我总以为只要能签下大单,就是成功。但现在我明白,真正的成功,是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感谢周明,是他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听到李哲的话,我心里很欣慰。我知道,他已经真正地成长了。

第七章 沉淀与成长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担任销售总监助理已经一年了。

在这一年里,我经历了很多挑战,也取得了很多成绩。我不仅成功维护了公司的八个核心客户,还签下了几个新的大客户,为公司带来了近三个亿的营收。公司的销售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销售人员开始注重客户维护,销售业绩也稳步增长。

我也从一个普通的销售人员,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销售管理人才。我学会了制定销售策略,学会了管理团队,学会了处理复杂的客户关系。我不再是那个性格内敛、不善于表达的年轻人,而是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

这一年里,我也收获了很多感悟。

我明白了,职场上的成功,不仅仅靠运气和机遇,更靠实力和人品。李哲虽然曾经靠运气和激进的销售方式取得了一时的成功,但最终还是因为忽视客户需求而失败。而我,虽然没有像他那样的运气,但我靠自己的真诚、靠谱和努力,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公司的认可,最终取得了成功。

我也明白了,客户真正需要的不是低价和过度承诺,而是真诚、靠谱和优质的服务。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心服务客户,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还有,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前,我总以为销售是一个人的事情,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取得成绩。但现在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在我担任销售总监助理的这一年里,我的团队成员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一起制定销售策略,一起拜访客户,一起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一年里,我也没有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客户王总,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依然选择相信我,支持我。我经常会去拜访他,跟他聊聊天,听听他的建议。他也会给我介绍一些新的客户,帮助我拓展业务。

销售总监刘总,一直很欣赏我,给了我很多机会。在我担任销售总监助理期间,他耐心地指导我,帮助我成长。我遇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帮我解决。

还有我的团队成员,他们对我很信任,很支持。我们一起加班,一起奋斗,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年会上的那箱方便面。它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忘记过去的羞辱,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它也像一种动力,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不断成长。

有一次,我在整理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空的方便面纸箱。我看着纸箱,想起了去年年会的场景,想起了那段每天吃方便面的日子。我笑了笑,把纸箱扔进了垃圾桶。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在等待着我。我知道,前方还有很多挑战,但我也相信,只要我保持初心,用心服务客户,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八章 新的起点

又到了年底,公司年会如期举行。

今年的年会,比去年更加热闹。公司的业绩突破了五个亿,创下了历史新高。张建国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走路也比去年更加精神。

场地依旧是去年的那家四星酒店宴会厅,但布置比去年更加豪华。红色的地毯,金色的气球,闪烁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喜庆、热烈的氛围。

晚上七点,年会正式开始。

张建国走上舞台,手里拿着话筒,声音洪亮:“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过去一年,我们公司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业绩突破了五个亿!这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辛勤付出!尤其是周明同志,他带领团队,维护好了公司的核心客户,还签下了几个新的大客户,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坐在第一排,心里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接下来,我要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张建国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经过公司高层会议研究决定,任命周明同志为公司销售总监,全面负责公司的销售工作!”

话音刚落,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同事们纷纷站起来,向我表示祝贺。李哲也站起来,对着我微笑着点头,眼神里充满了真诚的祝福。

我站起身,朝着舞台走去。一路上,我看到了同事们真诚的笑容,看到了张建国赞赏的目光,看到了刘总欣慰的眼神。

走到舞台中央,我接过张建国递过来的任命书,心里百感交集。

一年前,我还是那个拿着一箱方便面,被众人嘲笑的失败者;一年后,我成为了公司的销售总监,站在舞台中央,接受众人的祝贺。

这一年的经历,像一场梦一样。有过羞辱,有过委屈,有过挑战,但更多的是成长和收获。

“周明,恭喜你。”张建国拍着我的肩膀,语气真诚,“希望你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带领销售团队,再创辉煌!”

“谢谢张总,谢谢公司。”我接过话筒,声音有些激动,“我会努力工作,不辜负公司的信任和大家的期望。”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是颁奖环节。今年的销售冠军,不再是李哲,而是我的团队成员小林。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签下了一个大单,成为了今年的销售冠军。

张建国给小林颁发了一辆价值二十万的轿车钥匙。小林激动地接过钥匙,对着台下大喊:“谢谢公司!谢谢周总!我会继续努力的!”

看到小林激动的样子,我想起了去年的李哲。只是,今年的小林,眼神里除了激动,还有一丝沉稳和谦逊。我知道,他不会像去年的李哲那样,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

年会的抽奖环节,我抽中了一等奖——价值五万元的现金红包。我把红包分给了我的团队成员,让他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年会结束后,同事们纷纷过来跟我敬酒,祝贺我升职。李哲也端着酒杯走过来:“周明,恭喜你成为销售总监。以后还请你多多指教。”

“李哲,我们一起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我说。

我们碰了碰酒杯,一饮而尽。过去的恩怨,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走出酒店的时候,外面没有下雪,月光皎洁,洒在地上,像一层银色的地毯。

我抬头望着天空,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成为销售总监,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新的岗位上,我会继续坚持自己的销售理念,注重客户维护,培养更多优秀的销售人员,带领销售团队,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也会记住过去的经历,永远保持谦逊和真诚,不辜负客户的信任,不辜负公司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我相信,只要我保持初心,用心做事,真诚待人,就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来源:简单水滴I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