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多位来自安徽淮北的消费者向媒体反映,他们在淮北深蓝4S店(相山中路寇湾汽车城)支付购车款后,不仅无法按时提车,连车辆合格证也无法获取,而该门店目前已“人去楼空”。
文 | 汽车行家综合
展厅空空如也,销售人员消失无踪,淮北深蓝汽车车主付款后却面临合格证缺失、无法上牌的困境。
近日,多位来自安徽淮北的消费者向媒体反映,他们在淮北深蓝4S店(相山中路寇湾汽车城)支付购车款后,不仅无法按时提车,连车辆合格证也无法获取,而该门店目前已“人去楼空”。
10月22日至29日期间,车主丁先生和任先生先后投诉称,他们在该店支付数万至十余万元不等的购车款后,门店以“车辆合格证还押在第三方”、“店铺装修”等理由拖延交付,如今门店已关门,老板联系不上。
门店失守,车主维权无门
十一长假前,淮北车主丁先生满心欢喜地订购了一辆深蓝SL03,却不料陷入了一场购车拉锯战。
9月30日,丁先生在淮北深蓝4S店相山中路店定下一辆深蓝SL03。10月9日,他办理完按揭手续,银行放款后(首付2万多,贷款10万),销售突然改口表示无法提车上牌,理由是因为车辆合格证还押在第三方。
丁先生当场报警,在警方介入下,店里交付了新车并提供了临牌,但车辆合格证却始终无法拿到。从10月9日至今,丁先生一直没有等到合格证,而在此期间,这家销售门店里的展车陆续被拉走,最终“人去楼空”。
更令人忧心的是,丁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10月29日,另一位车主任先生也在节目中反映了类似情况。任先生表示,他于9月2日定车,10月15日到店交款时,销售以“店铺正在装修”为由解释展厅车辆稀少的情况。
在支付13万元全款后,对方却告知现在没车没合格证,需要等待提车。结果等到现在,店里已经关门,老板也联系不上,事情没有任何进展。
厂家回应前后矛盾
为协助消费者解决问题,“汽车365热线”从10月22日至今,共5次连线深蓝全国客服中心,却发现厂家对这家门店的经营状况说法不一。
在5次连线中,深蓝客服对“淮北相山中路店”的经营情况给出了不同的描述:10月22日,客服称“后台显示正常营业状态”;10月23日,另一客服表示“目前是异常状态”;10月27日,又有客服说“显示状态为异常,但这家店还是授权经销商”;10月28日,客服再度改口称“是经营的状态,是正常的”;直到10月29日,客服才确认“确实存在异常”。
这种反复矛盾的官方回应,让本已焦虑的消费者更加无所适从。
节目组介入后,深蓝区域的负责人回复称他们也是受害者,厂家曾表示“情况不太乐观”。然而,这样的解释显然难以让消费者接受。
行业现象,4S店倒闭潮来袭
深蓝汽车淮北门店的状况并非孤例。今年以来,汽车销售行业正经历一场剧烈的震荡。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近期的一次直播对话中透露,2025年预计全年4S店净减少近1500家。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4S店从3.2万家减至3.14万家,净减约650家。
这一波4S店“倒闭潮”来得猛烈又无情。背后有多重因素:市场竞争加剧,汽车品牌扎堆,为抢客源,4S店陷入价格战,单车利润骤降;新能源汽车冲击传统燃油车市场,而新能源车企多采用直销模式,绕过4S店,直接对接消费者。
同时,高运营成本也压得4S店喘不过气。4S店多选址郊区,场地租金高昂;加上人员工资、设备采购维护等费用,每月固定支出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利润下滑叠加成本高企,资金周转一旦出问题,门店就只能关门。
来源:Auto汽车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