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放话要对俄动手,还夸特朗普是和平缔造者,普京会如何应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5 21:58 1

摘要:一边公开放话“可击落俄战机”,一边盛赞特朗普是“和平缔造者”,北约秘书长吕特近期的一系列表态,把持续三年多的乌克兰战争推向了更微妙的十字路口。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一边公开放话“可击落俄战机”,一边盛赞特朗普是“和平缔造者”,北约秘书长吕特近期的一系列表态,把持续三年多的乌克兰战争推向了更微妙的十字路口。

就在他与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会晤后,北约不仅对俄机侵犯爱沙尼亚、波兰领空事件放出强硬狠话,更直言要通过制裁与军援改变普京的战略算盘。

可前脚刚强调“准备动手”,后脚就力挺特朗普终结战争,这种看似分裂的表态背后藏着怎样的算盘?面对北约的软硬兼施,普京又会拿出怎样的应对策略?

过去六周内,三架俄罗斯米格-31战机未经许可闯入爱沙尼亚领空,停留长达12分钟,另有无人机多次进入波兰境内,而这两个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

这一事件直接引发连锁反应,爱沙尼亚不仅拿出雷达截图和战机图片作为证据,还史无前例地要求召开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这是其加入联合国34年来的首次此类举动。

吕特在与特朗普会晤后给出了明确回应:“北约的反应正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已经为此进行了训练和准备。”

他毫不含糊地表示,未来若俄罗斯飞机构成威胁,北约可在必要时将其击落,若不构成威胁,则会拦截并引导其离开北约领空。

这番表态并非孤立的强硬宣言,而是得到了北约机制化的支撑,北大西洋理事会已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召开会议,对俄的危险侵犯予以强烈谴责,这已是本月内理事会第二次就类似事件召开会议。

爱沙尼亚防长佩夫库尔已明确表示,该国始终持开放态度接收可搭载核武器的英国F-35A战机,而英国的F-35战机长期在爱沙尼亚空军基地轮换,承担着北约波罗的海空中警戒任务。

但就在北约摆出随时动手架势的同时,吕特却对特朗普给出了“和平缔造者”的极高评价。

此次会晤距泽连斯基访问白宫仅几天,恰逢中东和平协议达成的关键节点,双方的核心议题正是“如何借中东和平的势头,推动乌克兰战争走向终结”。

在吕特看来,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正在精准击中俄罗斯的软肋,这也是他一边支持强硬威慑,一边力挺和平努力的根本原因。

吕特的乐观并非没有依据,俄罗斯正面临着经济与军事的双重困境。

在经济层面,乌克兰的袭击与西方制裁已让俄罗斯的汽油供应彻底枯竭,城市里大批汽车排起长队等待加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受到直接冲击。

而且美国财政部已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

而这两家企业正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支柱,其受制裁直接导致俄能源收入锐减,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动荡。

这场持续三年多的战争已让俄罗斯陷入停滞,惨重的人员与装备损失不断消耗着其战争潜力。

吕特透露,正是这些压力迫使普京主动拿起电话沟通,而对印度实施的二级制裁以及向乌克兰运送远程战斧导弹的提议,更是让俄方的战略空间不断被压缩。

不过,福克斯新闻首席政治主播布雷特·拜尔的质疑一针见血,直接戳破了吕特的乐观。

拜尔指出,过去与普京的沟通不仅没能缓和局势,反而引发了更猛烈的袭击,8月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俄罗斯随即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袭击。

仅一夜之间就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和85架攻击型无人机,波及苏梅、顿涅茨克等多个前线区域,尽管乌军击落了61架无人机,但仍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吕特抛出了一些关键论据,就是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密切合作,双方在阻止俄罗斯石油销售上形成了合力,进一步切断了俄方的“钱袋子”。

北约展现出的团结一致,除了对俄领空侵犯的统一回应,各成员国在军援乌克兰、实施制裁等问题上的协同动作,让俄罗斯难以找到突破口。

而这种团结并非表面文章,波兰总理图斯克已明确表态,对于侵犯领土并构成威胁的飞行物,波兰将毫不犹豫地击落,这与吕特的表态形成了呼应。

面对北约的强硬威慑与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施压,普京政府并未示弱,反而拿出了一系列反制动作。

对于领空侵犯的指责,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接斥之为荒唐的闹剧和纯属空谈,强调俄军人员严格遵守国际飞行规则,而爱沙尼亚从未提供过客观的核查数据。

针对波兰放出的击落俄机的狠话,佩斯科夫更是态度强硬:“俄方目前已不在乎西方国家大量未经证实的指责”,暗指俄方不会因这类威胁而改变行动节奏。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于10月22日正式批准废止与美国签订的《钚管理和处置协定》,明确表示此举是因美国制裁、援助乌克兰以及北约东扩等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协议签订时的战略平衡。

俄方也可能在战略武器管控领域采取更激进的立场,以此回应西方的施压。

在军事上,俄罗斯也在以实际行动展现对抗姿态,阿拉斯加峰会后,俄军不仅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无人机与导弹袭击。

还在过去一周内对多个乌军目标实施集群打击,击落2100多架乌方无人机,并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7个定居点。

这种沟通后加码打击的模式,似乎成了俄方应对西方斡旋的固定策略,既展现出不受胁迫的强硬,又试图通过军事压力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

而对于北约可能在爱沙尼亚部署可搭载核武器的F-35A战机,俄方虽未直接宣战,但接近英国军方的消息人士透露,俄发动先发制人打击的风险非常高,暗示这一动作可能触碰俄方的红线。

在吕特看来,打破这种威慑、反制循环的关键,在于特朗普推动的先停火再谈判路径。

他反复强调,立即冻结冲突线以及推动泽连斯基和普京举行会谈至关重要,这种思路背后,是对当前战局僵局的清醒认知,俄罗斯虽面临困境,但仍有一战之力。

北约虽态度强硬,但显然不愿与俄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乌克兰则急需喘息之机。

而特朗普与欧盟、北约的协同动作,被吕特视为推动停火的核心推力,既能通过制裁与军事威慑压缩俄方空间,又能借助美国的影响力协调各方立场。

但普京的算盘显然没那么容易被改变,从俄方的回应来看,其核心诉求并未松动,既要维护在乌东地区的实际控制,又要阻止北约进一步东扩,更要西方取消对俄制裁。

俄废止钚处理协议时明确提出,若美方满足取消制裁、缩减东欧军事部署等条件,协议可恢复效力,这实际上也是对西方开出的谈判价码。

对于冻结冲突线的提议,俄方虽未直接拒绝,但佩斯科夫的强硬表态已说明,俄方不会在军事压力下接受“城下之盟”。

这场博弈的关键,或许在于特朗普政府能否找到双方的利益平衡点。吕特之所以坚信特朗普能成为“和平缔造者”,本质上是看中了其交易型的行事风格,既能联合北约展现强硬,又可能在关键利益上做出妥协。

但从历史经验来看,与普京的谈判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8月阿拉斯加峰会的失败已经证明,仅靠会晤难以达成实质成果。

而北约一边喊着击落战机,一边谈和平的矛盾姿态,也可能让俄方对西方的诚意产生更深的怀疑。

眼下的局势如同紧绷的弦,北约的战机已在波罗的海上空加强警戒,俄罗斯的导弹仍在乌克兰境内落下,特朗普的和平努力刚得到北约背书,普京就用废止核协议做出回应。

吕特口中“不会在明天或后天结束”的战争,正在这种拉锯中持续消耗着各方。

普京是否会因为经济压力松口?特朗普的和平方案能否平衡乌俄诉求?北约的强硬威慑是谈判筹码还是冲突导火索?

这些问题或许就藏在接下来俄美欧的每一次互动中,但这场交织着军事威慑与政治博弈的较量,远未到终局时刻。

来源:沧海旅行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