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叔今年68岁,平时喜欢早起锻炼,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可这个月,他刚在晨练回来路上,突然心口一紧,整个人差点栽倒在地。好在邻居及时把他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
“这不是吓唬你,真的是气温一降,心脏就扛不住了。”
张叔今年68岁,平时喜欢早起锻炼,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可这个月,他刚在晨练回来路上,突然心口一紧,整个人差点栽倒在地。好在邻居及时把他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
医生问:“你是不是天一冷,还是早起出去走?是不是还不穿秋裤?”
张叔点头。
医生叹了口气:“像你这样的冠心病患者,天冷时最怕‘四件事’——哪怕少做一件,心梗风险都能降一大半。宁愿在家搓麻将,也别再瞎折腾了。”
很多人以为,心脏病是“老年人才得”的“慢性病”,其实它真正危险的,是来得快、毫无预兆,而且往往出现在“天气骤冷”这几个月。
今天,我们就来说清楚:天气一冷,冠心病患者最不能做的4件事是什么?为什么它们比“打麻将”还危险?
在多数冠心病患者眼中,“活动活动,出点汗”才算养生。但医生却发现,在寒冷的秋冬季节,这种“动”若用错了方式,反而是对心脏的“折磨”。
数据显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我国心梗、心衰、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期,其中50%以上的突发心梗与“4个行为”密切相关。
1.冷天早起锻炼,血管收缩快如弹簧
低温下,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血压骤升、血管急缩,本就狭窄的冠状动脉更加缺血,极易诱发心肌缺氧、心绞痛,甚至心梗。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冬季清晨5点~8点,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间段。
2.洗热水澡,忽冷忽热对心脏是“折磨”
冬天洗澡习惯用热水猛冲,但冷热交替容易刺激血管扩张收缩,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失控,甚至晕厥、猝死。
曾有报道:65岁老人洗澡时突感头晕,昏倒在浴室,经抢救无效离世,诊断为急性心源性猝死。
3.情绪波动大,刺激心率紊乱
天气冷,人情绪本就容易低落,若再遇上家庭琐事、麻将输赢、看电视激动等刺激,容易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发心律不齐、心绞痛。
4.突然暴饮暴食,血脂飙升堵住血管
秋冬节假日多,饮食高脂高盐,易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诱发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尤其是饭后立即运动,更是“火上浇油”。
医生强调: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实则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关键变量,尤其是在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季节,一定不能大意。
避开这4个雷区,并坚持科学调整,很多冠心病患者都反馈:症状明显减轻,心脏负担变小,生活质量提高。
1.胸闷胸痛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降低
江苏省人民医院一项研究显示:冬季避免寒冷刺激、规律用药、稳定情绪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可下降约65%。
2.睡眠质量提升,晨间血压波动幅度减小
改善作息、控制夜间排尿等刺激因素后,大多数患者晨起血压稳定性更好,有效降低早晨突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活动耐力提升,爬楼、散步不再气喘吁吁
遵医嘱合理锻炼,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心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耐量。
4.心电图、血脂、血压等指标逐步好转
复查数据显示:经过3~6个月生活干预后,冠心病患者在心率、胆固醇、收缩压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这说明:“养心”不在多做,而在做对。一个细节的调整,往往能为心脏“续命”数年。
医生建议:特别是入冬后的冠心病患者,可以从以下4件事做起,宁可在家打麻将,也别忽视这些防护建议。
1.晨练改为午后阳光好时段
建议运动时间改为午后14:00~16:00之间,选择室内走路、广播操、八段锦等轻柔运动,避免高强度、快节奏锻炼。
2.洗澡先暖浴室,再调水温
洗澡前先用暖风机或热水加热浴室,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水温控制在**38℃~40℃**之间,不可猛冲心口。洗澡时间不超过15分钟。
3.控情绪,打麻将也要悠着点
适度的社交有助心情放松,但不要因输赢激动起争执。医生建议:打牌只为娱乐,不争输赢,保持心态平和。
4.饮食宜清淡,多喝温水、限制脂肪
秋冬季节更应注意少油少盐,多食杂粮、蔬果,如每日增加紫薯、山药、燕麦,有助于调脂抗炎。同时注意补水,避免血液浓缩。
此外,必须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压、血脂、心电图监测一个都不能少。一旦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切不可硬撑。
很多人以为“打麻将伤身、运动最健康”,却忘了,对于心脏脆弱的中老年人来说,稳比猛重要,保比拼更关键。
天冷不是你“拼身体”的时候,而是该学会“保护自己”的季节。
如果你或家人患有冠心病,不妨从今天开始:改掉晨练的习惯、别再情绪大起大落、洗澡更讲究、饭菜更清淡。哪怕每天只做到一点,也可能帮你的心脏多“活”几年。
当然,每位患者病情不同,具体改善方法需结合医生面诊、检查报告综合判断,切不可盲目照搬本文建议。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居民心血管健康报告(2022年)》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指南(2020年版)》
4. 江苏省人民医院《冠心病患者冬季生活干预临床研究》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
6.《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老王健康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