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解释一下题目,葛有德,是我的南郝老乡,是我任教昌乐十三中时的老同事,一个宿舍的舍友。葛在昌乐十三中原校址的昌乐职业中专干了十多年教导主任,后从工会主席任上退休。他还是我的新浪博客最早的好友之一,他那时新浪博客昵称是“昌乐葛优”。近几年,我出版了七本书,他一直
从葛有德先生在“看人间烟火”里的一段话所想到的
山东昌乐刘福新
先解释一下题目,葛有德,是我的南郝老乡,是我任教昌乐十三中时的老同事,一个宿舍的舍友。葛在昌乐十三中原校址的昌乐职业中专干了十多年教导主任,后从工会主席任上退休。他还是我的新浪博客最早的好友之一,他那时新浪博客昵称是“昌乐葛优”。近几年,我出版了七本书,他一直担任“刘福新赠书会务组组长”,并且是我在微信建立的“看人间烟火”的群友。我们彼此的称呼太多,既然见诸网络,就称“葛有德先生”吧。
昨夜,我打开微信,看到了葛有德在我建的微信“看人间烟火”群里的两段话,他说:
记得1991年秋,尹承先主任将碑文草稿撰写完成,恰巧刘福新老兄到了职业中专,在教导处跟尹主任探讨碑文字句,刘老兄建议将“捌佰万元”改为“捌佰万元有奇”,尹主任当时就采纳了。
昌乐县职业中专始建于公元一九八五年,其前身为县农技一中,再前为县十三中学。叠为市省点校,诚乃振兴当地经济培养四有人才之场所,非徒具虚名也。顾自建校以来,校声日隆,学生激增,校舍实有不敷之虞。然经营改建诚不易易。恰世值升平,民安物阜。幸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当事同志各司其职,在校师生均甘奉献。自图书实验楼而阶梯教室餐厅而操场景点,乃至内部设施全面整建,广为增制。自仲春至孟秋不半载而工告竣。周视垣墉遍阅校舍无不为之一新。迄今省市县投资累达捌佰万圆有奇,建筑面积已逾万六千平米。庶几教书育人有地,传道授业有基。爰述其艰辛,以励来者而为之记。
(撰文并书写:尹承先 时任昌乐县职业中专教导主任
我今天上午在“看人间烟火”回复葛有德:
昨夜就看到了,这会儿又读了一遍,葛老弟记性特好,我都忘记了,但与尹承先老师的好几件事迄今记得,如他借了我一本《古汉语字词读法用法》,还有1975年我和他,还有邱燕山、姜春明四人函授昌潍师专中文专业,我是函授小组长,我没补考一次。我与姜春明工作调动进城,他与邱去考试,没通知我和姜。其实,那三年我学得扎实,取得文凭不在话下!这就是尹和邱的不对了,打个电话不费劲的!
我还对葛有德先生说:
书稿都已交出版公司,此文若早一点儿,我就将您的这段话和昌乐十三中碑文,还有我的几个片断回忆收进新书里了。现在很难补进去了,字码超得太多,他们正在压缩字数呢。
因为葛有德先生的这段话,除此之外,还引起我的几段回忆:
第一件:我在1976年进入南郝中学(高中建制,即昌乐十三中和昌乐职业中专的前身),大多数人不明白是怎么调进去的,都以为是调进一位高中体育教师,哪有这么简单?当时我在官庄联中担任实际上的领导人,仅仅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就可以任意调动了。
还有个可疑情况,有个村支部书记到公社告我,说我“阶级不清,与阶级敌人勾勾搭搭”,那是因为我的启蒙老师张立升在大队喂牲口,我走进牲口棚,给了我的启蒙老师两盒子丰收烟。还有一个我属下的教师也到公社告我,说我到一农户喝酒喝醉了,弄得人家没地方睡,睡在场院里……这都是胡说八道。
我知道自己那时候不是共产党员,当个联中负责人,地位很不牢靠,调动是肯定的了,不过他们也要考虑,我这个联中负责人不能撤,只能往高中里调,调动也得有个借口。南郝社中那个负责人(当时不称校长)周某与我的谈话,记忆犹新,是调我进社中担任团总支书记,我也知道这是名义上的。分配给我实际任务就是高中体育教师,还分管学校的黑板报等宣传工作。
其实,我的体育资质并不怎么样,但我对于工作兢兢业业,使得学校体育工作一直在昌乐县名列前茅,1968年昌乐县秋季田径运动会总分竟然压着昌乐一中22分,那可是在周某将操场弄成菜园之后取得的。学校没有竞赛跑表,运动员没有钉子鞋,我骑着自行车到青州各个学校借,冬天一大早领着长跑队员拍一大圈,从南郝到南寨,约有十五华里,每日如此,我的耳朵一冬天都是化脓淌浓……高中体育教师不光有体育素质,更得有责任心。就像原南郝五个联中负责人,他(她)四个都是党员,唯有我是“非党员”,但公社召开会议,教育上办个音乐班,搞个体育训练,都在我负责的联中,这是为什么?
第二件:与葛有德老同事的最早接触,是我没有进入南郝中学之前。他在南郝中学教物理,分管广播室,但公社里中小学教师开会,这个广播室就被我接管了,我拿着钥匙,早中晚三顿饭前,我都在广播室进行广播,广播稿都是我自己临时谋划组织的。那时候的南郝公社教研组分管联中和小学,并协调高中,组长是毕德远,毕德远是完全信任我的。
第三件:我在昌乐十三中即将改为“昌乐县第一农技中学”之前,调往昌乐十四中(即原北岩中学),还是担任体育教师,原来的体育教师王某一直处于养病状态,实际上的学校体育工作还是我自己承担。不过,这时候教育局已经重新考虑到了我的长处,那就是“政治地理历史”的文科教学,我在昌乐十三中时,因计划生育“结扎手术”,任过高中政治课,还负责一个小文科班,1979年全县统考,我教的地理、历史成绩竟然高居榜首,许多人都吃惊,基本上没有相信的,专门派人到昌乐十三中暗访并抽考,结果还是那样子。
为这件事儿,在全县的一次学校体育卫生大检查活动中,分管高中的副局长吕兆德在带队时,曾多次与我谈话,要调动我的教学工作,让我教地理或历史。
1982年我是被昌乐教育局党组调往昌乐一中担任地理老师的,可我执拗,就是不去,自行车被昌乐五中的书记刘明勋和校长耿建巨推到与教育局一墙之隔的昌乐五中了。吕兆德副局长说:“昌乐五中缺一个高中历史教师,他俩把你车子推走了,你赖着不走,这都12点多了,他们等着你呢,到五中吃饭吧,我也不管你饭了。”我就是这样调到昌乐五中(当时昌乐县城唯一的一处高中)的。
一到五中,任务就砸给我了,历史教研组长、文科应届班班主任。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我担任班主任的应届文科班考很意外,预选名单上的七人都考上了,耿建巨校长作出决定:两辆自行车指标,分给我一辆,那一辆给总务主任刘洪光。
1989年,昌乐五中改称昌乐二中,初中部搬走,居于恒安湖(现在叫“西湖”)东侧,好像叫“昌乐六中”(乱叫一气)?
我在这个阶段,发生在我身上好多事儿,譬如昌乐县县志办公室的赵承云主任与副主任闫其昌到昌乐五中与我谈话,调我到昌乐县县志办公室工作,咨询我的意见,正好被耿建巨校长碰上,毫不客气地赶人家走了。
第四件,调我到县志办工作的事儿,引起了我与闫其昌的关系,1971年,南郝公社武装部长闫其昌搞了一次全公社的拉练活动,我带领的边下联中军训队首先登顶方山顶峰。
这还不要紧,在方山庙里面(方丈住的那个小院)有一口水池,池旁有一座古碑,碑文是没有标点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好多人都在读,但唯独我是读完碑文的,那时候的闫其昌部长就记住我了,所以他在1982年改制最厉害的那一年极力推荐我到县志办工作。
我与闫其昌先生还有许多接触,譬如他想写一部《阎氏家族》,首先考虑到了我,在我家都是昼以继夜,夜深了还在我家,我说:“累坏了,走吧走吧,明天再过来。”他的《阎氏家族》不知为何没有出版?我就不知道了。
第五件:我在昌乐五中和接下来的昌乐二中,开创了好几个第一,譬如,我历任毕业班班主任,可我都是到大集上买水桶,几乎所有教职工都笑话我。譬如我担任的班级,六七门课程的辅导资料款子是当时一个副校长管着,学生都毕业了,其他班主任接收了款子,唯独为自己将款子给了历史课代表,历史课代表感到很为难,怎么发下去?我说,受点儿累吧。
就在我主持昌乐二中工会工作的时候,因为我从来不知道也不屑于占便宜,好多事儿是得罪人的,一位负责工会财务的与我出去探望患病教师,买东西时都是我负责,那位老师后来给我提意见,“怎么着,哪一回买礼物都得你跟着呀?”我才恍然大悟,但我这人天生不会占公家便宜,我也从来不朝报销的钱数想。没办法,我负责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得罪人。
第六件,关于校长的某些大会发言稿,都与我有关。譬如1984年学校田径运动会开幕词,文书、秘书都写了,校长看不中,语文教师写了,依然看不中,校长亲自找到县体委主任要材料,县体委主任说:“刘福新不是调到你二中了吗?这儿的材料很多是刘福新写的,开幕词、闭幕词、教练员和运动员讲话。”校长找到我。说是眼看着田径运动会九召开了,我说今夜写好明天给您。第二天交稿,我说“里面有几个空格,把破纪录、平记录的数字填进去就行了。”校长好一阵子惊讶。
提起体育这件事儿,就还有好多想说,算了,不说了。
第七件,昌乐五中和昌乐二中的几乎所有师生时政报告大会,都是我作的报告。按说,有校长副校长,有书记副书记,有政治教研组长,有语文教研组长,用得着我吗?我一直奇怪学校为何这么安排。
第八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昌乐一中校长张志学在征求了我的意见后,我的工作调往一中,担任毕业班历史课,昌乐二中校长竟然在教育局与昌乐一中校长张志学吵起来了,管人事的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吴某跑到我家,“你看看你弄的,两个校长吵起来,甚至骂起来,你还是在二中吧。”我说:“我的好几个外甥来复读,校长怎么也不要;一中张校长收下了,人家张校长要求我到一中,我不好拒绝吧?”还有,我的俩儿子上高中,二中一个也不照顾,我继续在二中还有啥意思?
第九件,昌潍师专在某些人推荐下,调我到昌潍师专任《中学历史教材教学法》的课程,并担任历史专业党支部副书记,档案已经过去了,妻子整天整夜地哭,弄得我心烦,已经冷了半截;又加上当时的昌潍师专历史系存在着严重的派系之争,我是个直人,唯恐去了之后陷入派性斗争,毅然决然不去昌潍师专了。
来源:山东昌乐刘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