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65.75亿元,同比增长30.84%;归母净利润3041.39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6.67%;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1.84亿元,同比变动-108.18%。第三季度业绩却彻底翻盘,营收26.63亿元,同比激增68.06%;归母净利润2.5
存储行业的回暖信号越来越清晰。10月30日晚间,佰维存储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一组反差强烈的数据引发市场关
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65.75亿元,同比增长30.84%;归母净利润3041.39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6.67%;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1.84亿元,同比变动-108.18%。第三季度业绩却彻底翻盘,营收26.63亿元,同比激增68.06%;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暴涨563.77%;扣非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457.26%。
业绩波动背后是存储价格的周期性变化。存储价格从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逐季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触及阶段性低点,导致公司一季度产品售价降幅较大。第二季度起,存储价格企稳回升,叠加重点项目陆续交付,公司销售收入和毛利率逐步反弹,经营业绩随之改善。
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达到56.95亿元,环比增长30%,同比增长52%;存货周转天数434.4天,较去年同期的369.3天有所延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4.83亿元,主要因公司为满足大客户需求加大备货。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前三季度达4.10亿元,同比增加20.98%,重点投向芯片设计、固件开发及先进封测领域。
更关键的是行业层面的积极变化。2025年第三季度,闪迪启动年内第二次涨价,长存、美光等企业也纷纷发布涨价函。经过上半年减产与库存去化,NAND供需失衡明显改善。行业机构预测,NAND Flash价格三季度上涨3-8%,四季度将继续上涨5-10%。
来源网络
DRAM市场同样迎来涨价潮。三星、美光、海力士聚焦HBM等高端产品,陆续缩减DDR4及Mobile用LPDDR4X供应并宣布相关产品进入生命周期末期,引发供应短缺。一般型DRAM价格三季度上涨10-15%,四季度预计再涨8-13%。传统旺季备货需求叠加AI眼镜等新兴应用拉动,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
佰维存储自身也在构筑技术壁垒。首款主控芯片SP1800 eMMC 5.1实现多项国产突破,已成功量产并送样国内头部客户,关键性能与功耗指标均达标。10月28日,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投向自研芯片、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及晶圆级封测能力建设。
这轮行业复苏绝非偶然,而是需求驱动与国产替代共振的结果。AI大模型推动AI服务器需求激增,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9年服务器领域市场规模将达1458亿美元。全球数据中心扩张及AI推理需求增长,持续拉动高性能存储产品需求。国内存储产业链也在突破,介质、芯片、系统实现三级突破,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
来源网络
行业趋势已清晰显现。AI在云、边、端的深度应用,对存储产品的容量、性能、功耗提出更高要求。全球贸易摩擦下,本地化交付能力愈发重要。存储与先进封装的深度整合,成为技术升级的核心方向。这些趋势下,有技术积累和本地化能力的企业将更具优势。
“存储行业的复苏从来不是简单的价格反弹,而是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的必然。”佰维存储的业绩反转,既是行业周期的写照,更是国产存储企业成长的缩影。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布局,国产存储正在崛起。
AI时代的“存力”竞争已拉开序幕,你觉得下一个爆发的存储应用场景会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来源:谢芒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