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打开财经APP、刷财经新闻,黄金直接霸屏热搜!伦敦金现前段时间一路狂飙,冲到4382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国内黄金T+D也跟着同步大涨,站上914元/克的高位。就连小区门口那家开了五年的金店,价格牌一周能换两三回,现在足金价格都飙到1280元/克了,比三个
最近打开财经APP、刷财经新闻,黄金直接霸屏热搜!伦敦金现前段时间一路狂飙,冲到4382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国内黄金T+D也跟着同步大涨,站上914元/克的高位。就连小区门口那家开了五年的金店,价格牌一周能换两三回,现在足金价格都飙到1280元/克了,比三个月前贵了快200块。更让人心里痒痒的是,不少行业分析师直言“下月可能重现2011年的黄金疯涨史”,这话一出来,不管是刚需买金的年轻人,还是想靠黄金理财的大爷大妈,都开始坐不住了。
可能年轻朋友对2011年的行情没概念,但经历过的人都记得那波“黄金热”有多疯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价从1414美元/盎司起步,一路开挂式上涨,到2011年直接冲到1921美元/盎司的高点,短短三年涨幅超180%。当时不管是银行柜台,还是金店、黄金交易平台,到处都是跟风入市的人。有精明的投资者提前布局,趁着上涨行情赚得盆满钵满,把买房首付都赚了出来;也有不少人看着别人赚钱眼红,在高点跟风入场,结果没多久金价回调,直接被套牢,有的甚至到现在还没解套。
现在分析师说要重现2011年的历史,到底靠谱吗?咱们得先把当年和现在的行情逻辑掰扯清楚,不能光听着“赚钱机会”就盲目往里冲。先看2011年金价暴涨的核心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搞宽松货币政策,市场上资金多了,大家为了避险纷纷买入黄金;再加上当时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大增,黄金作为“硬通货”的避险属性被放大,再叠加新兴市场的黄金需求激增,多重因素凑在一起,才造就了那波超级牛市。
而现在的金价上涨,背后的逻辑看似相似,但市场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当下推动金价上涨的,主要是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大家为了规避风险增持黄金;还有主要经济体的降息预期越来越浓,存钱利息变低,黄金的吸引力自然上升;再加上部分地区通胀压力还没完全消退,大家想靠黄金保值增值。但不一样的是,现在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分化,各国政策调控比当年更谨慎,而且黄金已经涨到历史高位,后续上涨的动力和空间,未必能和2011年相提并论。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黄金市场和2011年相比,参与渠道更多,投资者结构也更复杂。当年很多人是通过实物黄金、银行纸黄金投资,而现在除了这些,还有黄金ETF、黄金期货、黄金T+D等多种渠道,不同渠道的风险等级完全不一样,对投资者的专业度要求也更高。而且现在信息传播更快,市场情绪更容易被放大,可能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金价大幅波动,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风险也更大。
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要问:那现在到底能不能买黄金?其实得分情况来看。如果是刚需买金,比如准备结婚买三金、给长辈买金饰,没必要因为金价涨就急着入手,也别想着抄底,毕竟刚需是用来消费的,不是理财,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节点,择机分批买,避免在历史高位一次性梭哈;如果是想把黄金作为理财配置,那就要更谨慎了,黄金虽然有避险、保值的属性,但绝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价格波动一点都不小。
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千万别把所有积蓄都砸进黄金里,建议只拿一部分闲钱配置,而且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渠道。比如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可以考虑银行的积存金、黄金ETF;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再考虑黄金期货、黄金T+D,但一定要先搞懂交易规则,别盲目跟风。另外,也别轻信所谓的“分析师预测”,市场变化无常,就算是专家也没法精准预判后续走势,投资还是要靠自己理性判断。
现在身边已经有不少人在讨论买黄金的事儿,有的大爷大妈组团去金店看实物金,有的年轻人在手机上研究黄金ETF。金价屡创新高的当下,到底是难得的投资机会,还是高位站岗的陷阱?
你会趁着现在的行情入手黄金吗?如果是刚需买金,你会选择现在买还是再等等?
来源:橘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