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0日,在确认美国大豆有望重回中国市场后,美国大豆协会(ASA)发布了一则声明。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作者——王思远|媒体人
10月30日,在确认美国大豆有望重回中国市场后,美国大豆协会(ASA)发布了一则声明。
协会主席拉格兰感激地说,这是一个大消息,对农民家庭、对下一代来说,能重建一个长期、稳定贸易关系,意义重大。
在过去的几个月,美豆经历了难熬的市场断档,在中国的出口已经完全暂停。
大豆期货价格也比2022年降了50%。
按照美国媒体报道,恢复采购后,美国豆农有望恢复到“正常份额”,即中国每年采购2500万吨以上。
如果达到这个水平,意味着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再次回到巴美二重奏。
那么,今年在中国市场一骑绝尘的巴西大豆会担心吗?
按照巴西全国粮食出口商协会10月初的数据,今年1-10月,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达到1.02亿吨,创了记录。
其中80%运往中国。
也就是说,在中国市场出口了将近8000万吨,按照中国每年约1亿吨的进口量,巴西大豆占了80%市场份额。
美国大豆重获市场入场券后,巴西大豆仍然在大干快上。
眼下是巴西大豆的播种季节,据巴西国家农业供应公司(Conab)10月中旬发布的预测,种植面积将增长3.5%。
达到1.21亿英亩(约合7.2亿亩)。
相比之下,美国农民今年的种植季,一共种了8100英亩的大豆。
如果风调雨顺,一切顺利,那么巴西大豆在2026年3月,产量有望达到65亿蒲式耳,相当于1.77亿吨,再一次刷新记录。
这也意味着,美国大豆是否回归,巴西大豆一点不在乎。
南华早报的一篇报道证实,在听说中美达成了采购协议后,巴西大豆生产商协会认为,不会对出口造成冲击。
很多人认为,巴西大豆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是中国需求在支撑。
的确没错。
巴西大豆每年在中国市场7000-8000万吨的销售,给了种植户扩产的底气。
如果明年达到1.7亿吨的产量,按照中国目前每年约1亿吨的进口量,巴西一个人就可以扛起整个中国市场。
中国进口大豆虽然全球最多,但是最近几年,通过高粱替代等方式,进口实际并未增加,始终维持在1亿吨左右。
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基本是巴西70%VS美国22%。
这也意味着,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增加的份额,其实都是从美国大豆手里抢过来的。
随着美国大豆回归,在中国市场空间不增加的情况下,可能在市场份额上,要回到2025年之前的状态。
巴西大豆之所以不担心,是因为它国内市场也很大。
巴西的生物柴油政策对大豆种植户比较有利,目前掺混比例提高到了B15,也就是柴油燃料中,要掺混15%的生物柴油。
提高一个百分点,生物柴油用量就能增加7%。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巴西2025/2026年度的大豆压榨量,将达到创纪录的6000万吨,高于上一季的5800万吨。
另外,巴西大豆除了有中国巨大市场的保底之外,其他国家也有大量出口。
在全球大豆出口市场,只有两个玩家,一个是巴西大豆,一个是美国大豆。
从上面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双方在全球的销售本来不分上下,但2018年之后,巴西大豆扩大了领先优势。
并且在最近几年一直碾压美豆。
巴西大豆自2017/2018年度开始,产量坐上了火箭,7年时间,从45亿蒲式耳 一下子增加到了63亿蒲式耳。
这要归功于美国关税战的助攻。
因为欧盟、墨西哥也从美国进口大豆、豆粕,关税战同样遭到了这些客户的反击。
根据美国普渡大学的数据,2024年,巴西大豆在国际市场一共出口了36.3亿蒲式耳,而美国只卖了19.25亿蒲式耳。
巴西大豆之所以不在乎,是因为它相信国际、国内的市场的双重支撑,能消化掉1.77亿吨产量。
有的人认为,美豆回归是一件好事。
中国进口需求这么大,巴西、美国大豆之间的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只有一个供应商,风险终归有点大。
其实从巴西角度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双方都不担心,反而越走越近呢?答案是中国与巴西之间的贸易,远不止大豆这么简单。
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一是中国化肥在巴西的出口额,在2023年增长到了180亿美元,几乎是2018年的3倍。
自2014年以来,中国一家农业公司在巴西的投资就超过了23亿美元。
巴西桑托斯建设港口粮食吞吐能力一年能达到1400万吨,也是因为中国加大投资的结果。
可以说,中国市场与巴西大豆,从种植到销售环节,实现了深度绑定。
二是在大豆之外,还有潜在的铁路项目,以人民币结算的大宗商品贸易等。
最近几年,中国的比亚迪、美团等企业,都在巴西投资。这与美国大豆的贸易环境,完全不同。
美国之前其实拿了一手好牌,但是7年来两次折腾,损失非常大。
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大豆在中国需求的牵引下,出口也翻了一倍,自2016年后,出口量达到了19.93亿蒲式耳。
此后产量一直没有增加。
在2018、2025年两次挑起贸易战后,巴西和美国大豆之间的竞争也失去了悬念。
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大约2700万吨的大豆,占到了中国大豆进口份额的22%左右,比2017的市场份额下降了约9个百分点。
今年应该还会更低。
应该说,美国挑起的关税,让中国市场完成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压力测试”,即大量减少美豆采购,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在未来几年,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仍将保持对美国大豆的领先优势。
来源:诗与星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