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吉林蛟河山野间,一条事关国家广播安全的供电“生命线”焕然新生。截至10月27日,历经70余个日夜的连续奋战,66千伏九五线老旧杆塔改造工程(以下简称“九五工程”)主体建设全面完工,进入最终验收阶段。59基崭新铁塔取代了过去的88基老旧水泥杆,一条更为
金秋时节,吉林蛟河山野间,一条事关国家广播安全的供电“生命线”焕然新生。截至10月27日,历经70余个日夜的连续奋战,66千伏九五线老旧杆塔改造工程(以下简称“九五工程”)主体建设全面完工,进入最终验收阶段。59基崭新铁塔取代了过去的88基老旧水泥杆,一条更为安全可靠的电力动脉已然成型,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九五三台的稳定运行筑牢坚实基础。
使命如山:唯一电源的升级之战
66千伏九五线是九五三台的唯一外部供电电源,其安全稳定直接关乎国家重要信号的播发,责任重大。本次改造工程核心目标即为彻底解决原线路水泥杆塔抗灾能力不足的瓶颈,通过“水泥杆改铁塔”的彻底升级,从根本上提升线路可靠性,铸就一道坚实的供电安全防线。
全力以赴:70个日夜的极限攻坚
自8月16日全面启动以来,项目现场便进入争分夺秒的冲刺状态。承建方吉林吉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送电工程分公司投入了最大的人力物力,峰值期施工人员达93名,机械车辆13台,展现出决战的决心。
“每天18个小时的连续作业,是我们这70多个日夜的常态。”吉林吉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送电工程分公司经理赵勇表示。项目团队克服今秋雨水频繁的不利影响,坚持“雨停即开工”,实现不间断施工。他们在确保不影响周边农户秋收的前提下,以非凡的毅力与时间赛跑,最终圆满完成全部59基铁塔的组立与15.089公里新导地线的架设任务。
攻坚克难:智慧与担当的现场实践
成功的背后,是三项核心难题被逐一破解的奋斗历程。破解“行路难”,面对雨后泥泞的进场道路,团队采取“动态修路、随干随修”的策略,确保设备物资运输通道始终畅通,为工程推进扫清了障碍。化解“协调难”,针对局部阻工挑战,项目部联合属地政府与相关单位成立专班,依法依规积极沟通,一线人员敢于担当,在保障农民秋收的同时,坚决维护了正常施工秩序,确保了工程的连续性。严守“安全关”,对于近电作业的巨大风险,项目部执行最严格的“一基一档”专项方案,每基铁塔施工期间全程专人监护,精准管控安全距离,从源头彻底杜绝了触电风险。
目前,工程已进入最后的自检验收与消缺阶段。项目团队表示,将继续坚守安全、质量底线,确保工程按期零缺陷投运,圆满完成这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以卓越的工程实绩兑现承诺。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添奥
图片来源吉林吉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责编 张添奥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
来源:芯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