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姐把惠灵顿牛排烤成“外焦内冰”那天,小凤刚好刷到视频——10万点赞里,一半在笑,一半在问“这阿姨哪家公司的?
红姐把惠灵顿牛排烤成“外焦内冰”那天,小凤刚好刷到视频——10万点赞里,一半在笑,一半在问“这阿姨哪家公司的?
我想请”。
屏幕里,红姐拿刀切开生肉,一脸认真:“外国菜也不难嘛。
”弹幕飞过一句“姐,您这是五分熟直接跳到负一分熟”。
别笑太早,红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家政平台刚出的年报说,像红姐这种“养生派”保姆,全国占比15%,特征鲜明:自带理论、敢怼雇主、还爱升级打怪。
她们把职场当副本,一路捡技能点,顺手把雇主的日常拍成连续剧。
小凤最早体会到“副本难度”,是洗头那关。
红姐一句“天天洗会秃”,直接把小凤的洗发水藏到三天开一次盲盒。
头皮专家出来圆场:不洗头超过72小时,油脂+灰尘=给毛囊灌水泥,秃得更快。
红姐听完点点头,转头把西医截图发到家族群:“看见没,专家也说要少洗。
”小凤只能叹气,毕竟红姐连电动车都想省脚力,能坐着绝不站着,能三天洗头绝不两天。
可懒人也有春天。
西餐店“蓝带坊”里,主厨王师傅最近被阿姨们包围:炖牛肉要不要先冷水下锅?
蛋黄酱打不发能不能加豆腐?
王师傅一合计,干脆开“家政西餐速成班”,2024年春节后开班,学费比雇主一顿私厨便宜一半。
报名名单里,红姐的名字写在第一行,备注栏里歪歪扭扭:“学会回去给小凤做生日大餐,省得她说我只会番茄炒蛋。
”
故事走到这儿,观众以为红姐只是凑热闹,她却悄悄把账号做成“中老年美食101”。
最新一条更新,她端着勉强熟透的惠灵顿,对着镜头说:“失败也算进度条,你们年轻人不是爱讲‘迭代’吗?
我这就是银发迭代。
”评论区里,年轻社畜集体破防:原来自己熬夜改PPT的劲儿,跟60后阿姨烤牛排没啥区别——都在跟生活对线,一边翻车一边点技能树。
小凤看完,默默把原本打算辞退红姐的对话框删掉,改成一句:“明天班我帮你请假,咱们一起去买牛排,顺便把电动车充满电。
”她算看明白了,红姐不是爱偷懒,她是把省下来的力气,全拿去解锁新地图。
请阿姨不再是“雇个人”,而是搭伙升级:雇主给舞台,阿姨给惊喜,谁也别嫌弃谁进度慢。
所以,下次你划到“红姐的厨房日记”,别急着笑她牛排带血。
想一想,自己上次敢把失败公开,是几年前?
红姐把厨房当直播间,把翻车当履历,硬是把一份体力活干成养成游戏。
她提醒我们:学习这事儿,从来不分年龄、不分场景,只分“要不要脸”。
要脸,永远只能做观众;不要脸,才能当主角——哪怕主角偶尔把牛排烤成冰淇淋芯。
关掉视频前,红姐挥着锅铲留作业:“明天想看我挑战啥?
留言里点赞最高的,我烤给你们看。
”十万赞里,小凤默默点了个“法式羊排”,外加一句评论:“姐,烤熟点,我下班早,回家吃饭。
”
来源:元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