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用消防培训PPT!覆盖燃烧、灭火、逃生全知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11:07 1

摘要:今天,安全生产文库给大家介绍一款内容全面、实用性极强的《2025企业通用消防基础知识培训(167页).pptx》。该PPT系统整合了消防领域核心知识,从理论到实操、从预防到应对均有涉及,是企业开展消防培训的优质资料。

今天,安全生产文库给大家介绍一款内容全面、实用性极强的《2025企业通用消防基础知识培训(167页).pptx》。该PPT系统整合了消防领域核心知识,从理论到实操、从预防到应对均有涉及,是企业开展消防培训的优质资料。

一、培训课件概述

(一)课件核心定位

该PPT是专为企业消防安全培训打造的通用型教材,聚焦“夯实消防基础、提升应急能力”,涵盖消防知识全链条,既适用于日常安全培训,也可作为应急演练配套资料

(二)适用行业与人群

适用行业:覆盖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化工行业、建筑行业等几乎所有企业,尤其针对存在易燃物、电气设备、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工厂车间、办公楼)。

适用人群:企业全体员工(包括基层员工、管理人员)、消防安全负责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也可作为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素材。

(三)课件形式优势

篇幅充足(167页),内容详实且逻辑清晰,搭配图片、表格辅助理解,降低学习难度;

采用“理论+案例+实操”结构,从基础概念到典型场景应对,层层递进,实用性强。

二、培训课件具体内容

(一)燃烧与爆炸知识

燃烧核心内容 (1)燃烧概念:明确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的放热反应,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实质是游离基的链锁反应; (2)燃烧类型: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详细解释每种类型的触发条件与表现(如闪燃含液体表面瞬间燃烧和密闭空间燃爆两种情况); (3)燃烧必要条件:提出“燃烧三角形”(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燃烧四面体”(增加“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强调可燃物是燃烧内因; (4)关键概念:详解闪点、燃点、自燃点、氧指数等,明确闪点是液体火灾危险分类依据(甲类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是氧气250倍)的毒性。

爆炸相关内容 (1)爆炸分类:分为物理爆炸(如钢瓶、锅炉爆炸)、化学爆炸(如炸药、可燃气体混合爆炸,消防重点防范)、核爆炸; (2)爆炸极限:明确可燃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上下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据此划分甲类(下限

(二)火灾过程及其基本规律

火灾定义与分类 (1)定义: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灾害; (2)分类:按可燃物类型分为A(固体)、B(液体/可熔化固体)、C(气体)、D(金属)、E(带电)、F(烹饪物)六类; (3)分级:按伤亡、损失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如特别重大火灾指30人以上死亡或1亿以上损失)。

火灾发展阶段 (1)划分: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五阶段,强调初起阶段(15分钟内)是最佳扑救时机,70%火灾可在此时扑灭; (2)各阶段特征: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小、辐射热弱;猛烈阶段温度骤升、建筑承重能力下降,需大量灭火力量。

火灾热传播与蔓延 (1)热传播途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其中热对流是初期火灾主因,热辐射是发展阶段主因; (2)蔓延途径:包括门窗洞口、通风管道、未防火分隔的空间、穿越隔墙的金属构件等。

火灾影响因素与成因 (1)影响因素:涵盖建筑结构(耐火等级)、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文化)、气象(风、湿度)、行业性质(公众聚集场所风险高); (2)主要成因:用火不慎(27.8%,首位)、违反电气规定(21.3%,次位)、原因不明(13.9%)、玩火(11.4%)、吸烟(8.1%)等。

燃烧产物影响 (1)有利方面:高浓度产物(如30%CO₂)可抑制燃烧,烟气可早期报警(不同物质烟气有特定颜色/气味); (2)不利方面:降低能见度、导致缺氧窒息(氧含量

(三)灭火基础知识

灭火基本原理 (1)四大原理:冷却灭火(如水降温至燃点以下)、窒息灭火(如CO₂降低氧浓度)、隔离灭火(切断可燃物来源)、化学抑制灭火(如干粉中断链式反应)。

常用灭火剂 (1)水:最廉价,靠冷却、窒息灭火,但不能扑救碱金属、轻于水的易燃液体、高压电气火灾; (2)泡沫灭火剂:分低/中/高倍数,靠覆盖隔离灭火,不能用于带电火灾; (3)干粉灭火剂:分BC、ABC类,靠化学抑制+覆盖灭火,对精密仪器有污染; (4)二氧化碳:靠窒息+冷却灭火,需注意人员窒息风险; (5)七氟丙烷:灭火速度快,适用于精密设备,但高温分解产生氟化氢,液态接触致冻伤。

常见消防设备 (1)基础设备:消防水带(25m/条,配消防栓)、消防水枪(19mm密集直流)、消防栓(配水带+水枪); (2)灭火器: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2-4kg,2具/100㎡)、推车式灭火器(35kg,重点区域用)、悬挂式干粉装置(煤气房用,68℃玻璃管爆裂); (3)探测与报警:感温玻璃球喷头(68℃爆裂喷水)、烟感/温感探测器(50-60㎡/个)、消防警铃报警按钮; (4)逃生设备:消防应急灯(6m/个,停电自动亮)、过滤式自救呼吸器(防毒≥40分钟); (5)消防标志:包括紧急出口、疏散方向、灭火设备位置等。

(四)火灾处理与扑救

火灾报警规范 (1)法律要求:《消防法》规定任何人须立即报警,不得阻拦、谎报; (2)报警途径:拨打119/110,或用手动报警、警铃、有线广播等; (3)报警内容:说清火灾地点、起火物、火势、被困人员、报警人信息; (4)配合事项:安排人在路口接消防车,及时更新火场变化。

火灾扑救六项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小:初起火灾及时报警+扑救; (2)边报警,边扑救:利用初起阶段易扑救特点; (3)先控制,后灭火:如切断可燃气体来源再灭火; (4)先救人,后救物:优先抢救被困人员; (5)防中毒、防窒息:佩戴防护装备,站在上风向; (6)听指挥,莫惊慌:避免误用可燃物灭火,服从火场指挥。

典型火灾扑救方法 (1)覆盖多场景:包括化工企业、油池、油桶垛、液化石油气瓶、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电气火灾、地下工程、汽车等; (2)关键要点:如电气火灾先断电,用CO₂/干粉灭火;地下工程可采用直接扑救、隔离封闭、惰性气体法。

(五)火灾逃生与自救

火场逃生十三诀 (1)核心要点:涵盖逃生预演、熟悉环境、畅通通道、扑灭小火、保持镇静、不贪财物、简易防护(蒙鼻匍匐)、善用通道(不乘电梯)、缓降自救、固守待援、寻求援助、火已及身不跑、跳楼有术,每诀配具体操作(如身上着火就地打滚)。

特定场景逃生 (1)高层建筑:用消防电梯/楼梯,忌普通电梯,可自制绳滑降; (2)地下建筑:低姿匍匐,开启排烟,利用避难间; (3)影剧院/歌舞厅:听从指挥,低姿疏散,破窗逃生(歌舞厅出口少); (4)单元住宅:利用门窗、阳台、管道逃生,紧闭房门阻火; (5)商业市场:用疏散通道、自制器材(如毛巾防烟),找避难处; (6)列车/客船:列车忌开窗,破窗逃生;客船向露天甲板疏散,穿救生衣。

(六)结语

消防词源:“消防”源于日本,清代传入中国,原指“消防火灾水患”,后特指火灾防控;

惨痛案例:列举克拉玛依友谊馆(1994,325死)、洛阳东都商厦(2000,309死)、上海教师公寓(2010,58死)、昆山中荣金属(2014,146死)等火灾,警示隐患危害;

安全理念:强调“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普及“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等理念。

三、预期学习效果 (一)知识层面:掌握消防核心概念

清晰理解燃烧三要素/四要素、火灾六类分级、爆炸极限、闪点等关键术语,能辨别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燃烧特点;

熟知常见灭火剂(水、干粉、CO₂等)的适用场景与禁忌,能区分不同消防设备(灭火器、消防栓、探测器)的功能。

(二)技能层面:提升应急实操能力

能规范操作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掌握初起火灾扑救方法(如针对B类火灾用泡沫/干粉灭火);

具备火场逃生技能:熟悉“蒙鼻匍匐、不乘电梯、固守待援”等技巧,能在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场景中正确自救,会使用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掌握火灾报警流程:能准确说清报警信息,配合消防车引导,避免谎报、延误。

(三)意识层面:强化消防安全责任

树立“预防优先”意识,能识别工作中的火灾隐患(如电气违规、通道堵塞),理解“用火不慎、电气问题”是主要起火原因;

明确自身消防责任:知晓《消防法》中“任何人须立即报警”的义务,在火灾中能服从指挥,不贪财物、优先救人,避免慌乱导致事故扩大;

形成全员消防共识:理解“消防连着你我他”,主动参与消防培训与演练,推动企业构建安全环境。

来源:安全生产文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