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浙江温州的陈女士发了个视频,她家里的那口不锈钢炒锅已经用了快三十年,锅底一直没生锈,锅面也不粘东西,手柄还很牢固,陈女士想再买一口同样的锅,结果视频一下子火了,点赞超过四十万,播放量达到两千多万,很多人开始寻找这口锅的下落,有人注意到锅柄上刻着数字,顺
前几天,浙江温州的陈女士发了个视频,她家里的那口不锈钢炒锅已经用了快三十年,锅底一直没生锈,锅面也不粘东西,手柄还很牢固,陈女士想再买一口同样的锅,结果视频一下子火了,点赞超过四十万,播放量达到两千多万,很多人开始寻找这口锅的下落,有人注意到锅柄上刻着数字,顺着线索查到这是瑞安一家叫富强不锈钢制品厂的老厂子生产的。
这家工厂在九十年代创办,傅克萍和父亲兄弟几人起初手工打制铁锅,每天只能完成几口锅,后来添置了机器设备,产量提高起来,每天能做出几十口锅,那时候国内生产的锅具数量不多,进口锅价格偏高,傅克萍家的锅既实惠又耐用,受到温州当地人的欢迎,为了防范假冒产品,1995年申请了专利保护,还把专利号码直接刻在锅柄上面,当作产品的身份证明。
在2010年前后,这家工厂停掉了,因为人工费用变贵、材料价格也涨了,小厂子根本比不过大厂的流水线生产,车床不再运转,工人们都离开了,但那些图纸和模具一直留着没丢掉,这十年来,市场上到处是薄皮的锅子,敲起来叮当作响,表面的涂层一抹就掉,很多人以为不锈钢锅就该轻飘飘、便宜、容易坏,反倒把以前的老锅当成宝贝一样传说着。
网友询问老锅耐用的原因,其实道理很实在,老锅选用实心304不锈钢制作,厚度达到0.8毫米,现在市面上多数产品只有0.5毫米左右,锅体是一次冲压成型的整体结构,没有接缝,不容易开裂,再加上冷作硬化工艺让金属更加密实耐用,用户陈女士平时习惯用热锅凉油的方式慢慢烹饪,不会开大火爆炒,所以这口锅自然用得长久。
看到网上讨论热度很高,傅家决定重新开始生产这种锅,他们把材料加厚到1.1毫米,把手焊接方式从氩弧焊改为激光焊接,让锅更结实耐用,原来的专利号仍然保留,还新增了二维码用来防伪,包装盒里放了一本《三十年老锅使用手册》,教大家如何保养锅具、不要用铁铲翻炒、怎样掌握火候大小,第一批样品已经制作完成,计划在十一月中旬上市销售,定价为六十元。
这口锅能够流行起来,是因为现在很多人担心带涂层的锅在高温下会产生有害物质,转而选择没有涂层的锅具,日本和韩国的锅往往靠着工匠的故事卖出高价,而这口中国锅靠的是长时间的使用验证,它不是依赖广告宣传,而是老百姓用了三十年还在继续使用,温州曾经是小家电产业集中的地方,这些年大多在做代工贴牌,传统的手艺没人传承下去,这口锅的重新出现,就像是一点微弱的回声,唤起了大家对过去制造能力的记忆。
我自己也琢磨过这件事,现在人们买东西总想着“快消”,东西坏了就直接换掉,没人愿意等一口锅用上三十年,可真有东西能经得住时间考验,大家反而觉得稀奇,这口锅不算多高级,就是做得扎实,它不讲情怀,也不打广告,全靠用户自己用了之后说好,这样的东西,其实最难得。
来源:霞光映翠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