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持续推进的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让上海阿姨、爷叔们离不开的菜市场纷纷“出圈”:不再只姓“菜”,也不光只有银发族穿梭其间;不仅年轻人爱逛,甚至还成为入境游的景点……
持续推进的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让上海阿姨、爷叔们离不开的菜市场纷纷“出圈”:不再只姓“菜”,也不光只有银发族穿梭其间;不仅年轻人爱逛,甚至还成为入境游的景点……
10月29日,记者从由上海市副食品行业协会组织的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提质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获悉:
截至目前,
上海16个区今年已初步升级改造了
93家标准化菜市场,
超额完成80家的建设任务。
会上,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上海菜市场的建设实际,计划继续争取把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列入明年的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建设。
上海菜市场纷纷“出圈”,
在于积极融入“15分钟生活圈”,
主动植入“菜场+”“+菜场”多元服务,
它们不仅为菜市场带来了流量,
也带来了实打实的销量。
地处普陀区泰山人民坊的永昌集市泰山店打造“菜市场+食街+临街市集”一体化的综合空间,为市民提供“买菜、吃饭、休闲”一站式体验。在临街市集的业态选择上,引进社区食堂、药店、理发店,以及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咖啡店、上海首家社区内部肯德基门店。市场东侧开出永昌食街,以餐饮服务为主,设有公共就餐区,满足社区居民从早到晚三餐所需。据悉,目前,市集月客流及交易额较升级改造前增幅近130%。
今年7月全新开业的浦东新区书房市集,内场40个摊位涵盖蔬菜、猪肉、牛羊肉、水产等基础食材全品类,稳稳留住老顾客;外场30个商铺则引入肯德基、Manner咖啡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开业首月,老商户“光头平价海鲜”销售额比改建前增长45%,“生态农庄猪肉”复购率飙升至75%,向天鹅、蔡小七等熟食店日均销售额超万元,肯德基更是日均接待客流超1000人次。
长宁区九华邻居里·美天天山菜市场2023年5月经过改造后重新开业。它引入一家由日本留学归来的创业者经营、名为“叁福食堂”的日式蛋包饭小店。该餐厅以平价的餐食和独特的口味迅速吸引了东华大学学生、周边年轻客群以及游客的关注,每日能卖出100多份蛋包饭。由于生意火爆,菜市场腾出一块更大的地方供其扩大经营面积,并鼓励其增加更多的产品品类,如特色小吃、日式啤酒等,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社交属性和顾客粘性,该商户的营业额也提升了90%。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持高人气的同时,“出圈”后的菜市场依然坚守着平价亲民的定位。2024年底重新开业的静安区宁家·黄山市集,每日供应的平价蔬菜品种仍然坚持超过10种,其价格始终低于周边市场均价。在现炒餐饮区,“3菜+饭汤”的10元套餐,让周边居民花小钱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理发店为55岁以上的群体提供10元理发服务,面馆则凭借老年卡可享受8.8折优惠。截至目前,宁家·黄山市集日均客流量达1200人次,日均销售额稳定在15万元左右,新增业态为市集注入强劲活力。
位于永昌集市泰山店的上海首家社区内部肯德基门店。
伴随着消费升级,市民群众对菜市场的需求不再是单纯购物,而是转变为“品质生活+社交服务”的复合型需求。上海这座文化大都市,浓郁的时尚与艺术氛围,更让菜市场的“出圈”充满文艺范。
说到上海时尚的网红菜市场,徐汇乌中市集绝对是榜上有名的存在。这家在小红书上长期热度居高不下的菜市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往打卡体验。乌中市集之所以能成为“网红市集”,一方面,其设计风格别具一格,与传统市集大相径庭,墨绿色调、拱形门廊、弧形窗户等外观与徐汇衡复风貌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其与PRADA、祖玛珑、亨氏等品牌合作开展多场快闪活动,进一步提升“名气”和“人气”。时尚餐饮“柴米多”的引进,使乌中市集的热闹不仅在早七晚五,而是全经营时段的覆盖,更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选择。
“网红市集”乌中市集。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静安区的大沽·静邻市集。走进菜市场,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立柱、摊位墙面、通道墙面以及电梯口等处,都精心布置了色彩斑斓的彩绘漫画。摊位上,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还在墙上张贴了印有“吃肉,让焦虑安分一点”“做一颗很阳光的蛋,每天同你道声早安”“‘姜’最好的都留给你”等俏皮话语的海报。新鲜切面上的透明罩、五谷杂粮上的七彩标签,都是摊主从细节出发的巧思……大沽·静邻市集比邻LV“路易号”,很多年轻人逛罢顶流景点,也纷纷走进这座菜市场来感受魔都特有的时尚“烟火”。
上海菜市场纷纷“出圈”,不光吸引了年轻人,也吸引了海外游客的到访。去年4月,中国旅游集团将浦东新区上钢集贸市场纳入邮轮客上海特色旅游线路,打造继外滩、豫园后的“烟火气地标”。为接住这波“泼天的富贵”,市场在门头、厕所、16个出入口新增了56处中英文标识,电子屏滚动播放双语欢迎词,还增派了双语保安……市场负责人胡海波回忆道,更让人暖心的是摊主们的主动参与:卖葱姜的周阿婆特意学了 “Welcome to Shanghai”,见到外国游客就热情打招呼;水产摊位的老张每天仔细清洁摊位,生怕影响游客体验;水果摊的小王还自己制作了英文价签,方便游客挑选。“这就是国际化上海的烟火气,接地气又有温度。”
这些举措吸引了众多海外游客、博主专程前来探访。这些自发到访的外国游客通过真实体验,在市场点评页面留下大量积极评价,推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评分持续攀升。
上钢集贸市场吸引境外旅游团的老外们前来打卡。
今年,乌中市集成为携程旅游“上海入境免费半日游”项目内的一个打卡景点,同样吸引了一众海外游客前来参观打卡,据介绍,乌中市集为此还专门聘请了一名会说英语和法语的“海归”担任海外游客的导购员呢!
来源:大事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