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现实和耳朵里听到的说法能差这么远?台湾那位有点话题的网红“馆长”陈之汉,到大陆转了几天直播,恰巧用自己的所见所感给了许多人一记响亮的“现实耳光”。你要是真被以前那些什么“大陆人穷得吃不起茶叶蛋、啃榨菜、住烂泥房,连个厕所门都装不起”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现实和耳朵里听到的说法能差这么远?台湾那位有点话题的网红“馆长”陈之汉,到大陆转了几天直播,恰巧用自己的所见所感给了许多人一记响亮的“现实耳光”。你要是真被以前那些什么“大陆人穷得吃不起茶叶蛋、啃榨菜、住烂泥房,连个厕所门都装不起”的传闻蒙了眼,可能也会像馆长那样,来了之后直呼大开眼界。那些一度在两岸社交圈四处流传的偏见和调侃,随着抖音上他一会儿炫高铁、一会儿刷城市夜景外加收一堆粉丝投喂“大陆特色美食”的片段,算是被掀了底。
说起来,陈之汉这个人,在台湾岛内混得风生水起,有粉丝几十万,脾气直,话糙理不糙。可要说之前大陆网友对他有多熟悉,倒也未必。甚至有人揶揄他初到大陆那副“新鲜出门”的样子,还真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闯进大观园。其实这也不奇怪,毕竟他吃过的苦、爬过的坑,不少人可能一辈子都体会不到。
他家底子太一般,父母没啥背景,父亲走得早,撑家全靠妈妈,过日子小心翼翼。小时候要是生活不够坚强,那真有可能被邻里相轻——这种压力下,他索性让自己“表面生猛”,还玩起了健身格斗。不求成绩有多好,只想别人少来招惹。其实,岛内像这样底层慢慢熬出来的孩子还真不少。
等熬到年纪合适,他去当了兵,部队的铁律和操场让他那点少年气转成了正规章法,练得又结实又能吃苦。后来在台湾海军陆战队混了几年,还做了排长。可即便有了点资本,陈之汉倒没想一辈子扎根军旅,退伍后社会混得倒也自在,人脉生意都自己撑起来。风头上,开健身房、带小兄弟、网上教人练块头,这套搞下来,在岛内已然有份小名气。
你别以为他就一副“狠角色”样,正是那股子“有啥说啥”的直性子,让他跑网上言论也敢拍桌子。这两年岛内舆论环境有多复杂,常人不敢乱说的,偏他就敢提一句。可惜的是,他对大陆的“认知”,全靠耳听,还混着那些媒体添油加醋的说法,说啥信啥,难免有些荒唐。
后来被善意“忽悠”过了头,这一趟真来到大陆,才发现原来一切不过是小道消息。有网友戏称:“见识过他一脸懵,才知道信息差有多大。”高铁速度跟坐飞机似的,城市也不是灰头土脸的旧模样,人来人往,楼高得让人脖子疼。最让他觉着新鲜的是去一趟餐馆,下单、点餐、付款全在手机里,点个外卖还真有机器人端菜到跟前,弄得他琢磨半天。
说到这里,其实有件小事很有意思。直播时仨粉丝带着“榨菜、鸡蛋、泡面”去找他,原本是逗个乐,被他开玩笑说“还以为咱们只能吃这个”,可桌上一会儿就堆满了各种地道小吃,美滋滋地边尝边聊,那股亲切劲儿让屏幕那头的网友们一个劲儿点赞。回过头想,他也忍不住感慨,过去那些关于大陆的“谣言八卦”,大部分实在荒谬,连他自己都觉得脸疼。
其实陈之汉挺有担当。撒过的谎、说过的错,他直播里直接认了,讲以前灰头土脸相信了那些离谱描述,觉得对不起大陆网友。“原来咱们啥都好,都是我以前被骗了。”这种转变,说简单点,是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信息传递快,眼见为实。
他这一通实拍体验,正好给台湾许多同样好奇、但没机会亲临大陆的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两岸的误解,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岛内传统媒体总热衷于用“恶趣味”描绘大陆,什么落后穷苦、管理混乱,一副乌烟瘴气的样子。可短视频、大V自带粉丝效应的新传播,本身就天生打破这种新闻藩篱。
央媒出来表态,对馆长的旅程表示认可与欢迎,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其实挺明显——两岸民间交流到了新阶段。以前一遇到台湾名人公开说大陆好,岛内可能一堆“舆情管理”来个冷处理。现在倒好,网红走在前头,自己拍、自己讲,普通人翻个手机全能看到,要说大陆到底什么样,谁嘴里都藏不住。
有网友评论,央媒的力挺有几个深意。首先,绿媒抹黑大陆那套老把戏快玩不转了。只要有越来越多“眼见为实”的事例,谣言自破。再个,四十多年变革发展,大陆变化早让外人咋舌。馆长自己都说,自动驾驶、智慧出行这些“未来感”项目,本地年轻人一眼新不出来,还得是大陆小朋友带他刷刷脸支付、AR购物才服气。
别小看这样的体验。在台湾,有的长辈至今还觉得两岸差距悬殊。“大陆人还用煤油灯吧?”类似玩笑是真有。但这几年留学、旅游、商业交流频繁,两岸话题炒得越来越活,90后、00后的台湾年轻人亲身来大陆后,八成会回去家里劝上一句:“咱印象落伍了!”
陈之汉的冒泡不算头一回,有名的时评人邱毅,这些年自费参加两岸活动,义务当“沟通员”。他常跟人讲,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两岸血浓于水这事没法改。即使被岛内大媒体敲打,他也咬紧牙关推自媒体、办讲座,背后不少粉丝悄悄点赞。你看,这种把真实大陆带回台湾的路子,最终靠的还是真心和点滴努力。
让人感慨的是,疫情前后许多台胞在大陆就业、开餐馆、搞艺术。不是没有难题,可更多人对交流好感上升。曾采访过一位台北的小青年,他第一次在杭州过马路,看见无人车送外卖,半天反应不过来,再也不会一口咬定“大陆落后”了。至于“厕所没门”之类的调侃,人家直说——现在写字楼的厕所比台北新多了。
当然,两岸问题没那么简单,家国大事背后说穿了,也是人生处处绕不开的冷暖酸甜。现实里的相互误解常因细节堆积,而小小一段视频、一场旅行,却能拉近人心。看着陈之汉直播时难掩的好奇、入乡随俗的小尴尬,我们这些当网友的会心一笑——其实,谁没对陌生地方抱过疑虑?
也许这正是新风气。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想走出来看看,也有人带着偏见扎扎实实体验一遭,回来后主动说出内心感受。这力量说大不大,但日积月累总会慢慢发酵。有网友调皮地说:“以后只要谁再说咱们大陆土,直接甩他一串陈之汉的直播视频。”这倒也不失为个办法。
潮水总会变向,故事讲到这,谁又能笃定历史的下一页呢?或许等哪天岛内夜市里,啃着茶叶蛋的大叔望着手机里飞驰的大陆高铁,心头一动,想的会不会是“到底有多少误会,还得亲自走一趟才能解开”呢?
来源:卧云散人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