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跟俄罗斯不共戴天的车臣人,怎么又变成了普京的“小迷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07:33 1

摘要:这不仅是因为这支服务于俄军的车臣部队走到哪里,朋友圈就拍到哪里,在互联网上肆意营造一种“车臣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景象,在镜头中竭力展示自己永远值得莫斯科信赖的强大。

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初期,或许有且只有来自车臣的武装力量,能够配得上“互联网上普京第一忠臣”这一称号。

这不仅是因为这支服务于俄军的车臣部队走到哪里,朋友圈就拍到哪里,在互联网上肆意营造一种“车臣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景象,在镜头中竭力展示自己永远值得莫斯科信赖的强大。

更关键的是,车臣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那颗“溢出屏幕的忠诚之心”。

他多次在社交平台上表态,不需要普京大帝御驾亲征,只需克里姆林宫一声令下,他就能让乌克兰并入俄罗斯版图,还称手下部队就是为大帝的恩情而生。

(普京与卡德罗夫)

那么,曾经两次发起车臣战争、与俄罗斯不死不休的车臣人,怎么就变成了昔日仇人的“小迷弟”呢?车臣人在战场上又究竟是怎样一番表现呢?

其实车臣人成为“迷弟”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被普京的雷霆手段打怕了。

要知道,普京之所以在俄罗斯国内享有如此高的声望,首先就得益于他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的力挽狂澜之举。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之前,俄罗斯国内对车臣问题可谓伤透了脑筋,甚至到了谈之色变的地步。1994年,车臣首次竖起“反旗”宣布独立,俄罗斯见状,在该年12月出兵干预。

在这场战争中,俄罗斯动员了38000名士兵,其中不乏VDV(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这样的精锐。

可就是这样一群精锐,到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后,却因指挥混乱、协同失调,被车臣部队打得节节败退。

其中,仅俄军王牌部队131摩步旅就损失了超过700名军人,以及上百辆装甲车辆,以至于“格罗兹尼的鲜血”成了那一代俄罗斯人心中永远不愿提及的伤疤。

往后两年,俄罗斯军队和车臣武装屡次在前线拉锯,虽然也曾成功攻克格罗兹尼,但最后还是被车臣人反击得手,再次丢失了这座战略要地。

俄罗斯军队的屡战屡败,也成了车臣人和俄罗斯人讨价还价的底气,双方甚至因此签署了停火协议,车臣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而获得事实“独立”后,车臣的野心并未收敛,反而多次发起武装摩擦,肆意挑衅莫斯科的底线。

莫斯科考虑到车臣战争的失利,多次选择了忍让,甚至宁可请求俄罗斯黑手党的大哥哈桑老爹出面,借由黑道的力量来调解与车臣的冲突,也不愿意再和车臣起任何冲突。

(哈桑老爹)

直到1999年,在车臣野心的推动下,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普京临危受命,以强硬的姿态接过了指挥权。

俄罗斯这才一改当初的忍让作风,效仿科索沃战争中的美军打法,派出空军和陆航对车臣军队的据点狂轰滥炸,同时授权情报部门执行任务,在全世界范围内对逃出俄罗斯境外的车臣恐怖分子头目展开追杀,仅用了六个月时间就成功收复失地,结束了车臣的割据状态。

小迷弟的命运,也因为这场战争,迎来了改变的契机

与此同时,普京考虑到车臣地区情况特殊,决定在当地人中选拔和培养一批亲俄的地方管理人才,通过他们来实施有效的治理,逐步恢复车臣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

此时,原本出身于车臣叛军、但在战时选择投靠俄军的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成为了普京重点考虑的人选,他同时也是拉姆赞·卡德罗夫的亲生父亲。

只不过,小迷弟这位父亲似乎有点流年不利,2003年10月刚上任,第二年5月便遭暗杀。

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在任期间,小迷弟担任第一副总理,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父亲去世后,小迷弟先是代理总理,随后在2006年正式当选总理,2007年又获普京提名并当选总统,当时恰巧就是当选总统的最低年龄要求。

这段时间,他既见证了俄军六个月平定车臣的雷霆战力,更亲历了家族与普京的深度绑定:父亲被扶上车臣总统之位,自己29岁时因普京特批突破年龄限制当选总统,俄军还动用各种手段帮他解除车臣残余叛军的威胁,克里姆林宫每年还向车臣拨付超500 亿卢布经济补贴。

在这样的恩情下,他化身普京迷弟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必然选择.

毕竟他也知道,若没有普京的支持,以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这个职位的拉仇恨程度,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各种势力暗杀。

因此,他上任后,在政治上紧密追随普京的步伐,动辄以普京的禁卫军自居,甚至在俄乌战争中每日发布各类视频,极力渲染自己及车臣对普京的忠诚。

然而,在忠诚之外,谈及打仗这一本职工作,车臣部队的表现似乎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尽管在社交媒体视频中,车臣人出镜时总是全副武装,连面部也被面罩严实遮盖,营造出一种“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蚂蚁窝被开水浇灌,蚯蚓被竖直劈开,路过的狗也得挨两巴掌”的凶狠形象,并且这些狠人还时刻高呼“愿为普京而献出生命”

但在实际战斗中,车臣部队的表现却让人不禁想要吐槽:“难道他们在战场上就只记得给狗来上两巴掌了吗?”

就比如,哈尔科夫溃败期间,由于与友军沟通不畅,车臣部队损失惨重,气得小迷弟公开辱骂俄军主将。

2024年8月乌克兰突袭库尔斯克前,上一次被俄军拖累的车臣,这一次却主动坑起了队友。乌军进攻时,车臣“阿赫马特”特种部队未战先撤,导致俄军部队伤亡惨重。

还有一次,车臣部队因过度专注于网络直播,信号位置被乌军定位,乌军化身金主“刷了火箭”,导致数十名士兵在定点打击中丧生。

事实上,比起打仗这件事来说,拍短视频或许才是小迷弟最关注的工作。

他带到军中的拍摄团队,从士兵训练、装备展示到战场“摆拍”,全方位记录车臣部队的“英勇”瞬间,甚至制作了“泽连斯基投降微vlog”等娱乐化内容,以及时不时给普京高唱赞歌。

有数据显示,车臣部队发布的视频数量是实战行动的三倍,士兵在战壕中拍变装秀、用滤镜展示军装的画面早已成为车臣部队标志性场景,这也难怪他和他的部队得了一个“战场第一网红”,以及“互联网上普京第一忠臣”的称号,网友们用这种方式调侃他只在网上贡献忠诚,战场上却鲜有亮眼表现的实际情况。

不过,考虑到卡德罗夫家族在车臣的拉仇恨指数,或许这样的“重网轻战”也算是情有可原。毕竟他也需要保持旧部的完整程度去应对车臣内部的复杂局势,保证自己家族的安全。

只不过就算是这样,也真的不用在拍那么多歌颂大帝恩情的迷弟视频了吧。

1、新华网《用众进止:淝水之战与第二次车臣战争》

2、澎湃新闻《听普京讲话“泪流满面”的高加索强人:曾在战争中失去420位亲人》

来源:坐景观天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