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引领志愿红 —— 吴桥文化志愿者协会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09:42 1

摘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吴桥镇,一群文化志愿者用十余年的坚守,将这份自信化作具体行动,让“党建红”与“志愿红”交相辉映,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吴桥镇,一群文化志愿者用十余年的坚守,将这份自信化作具体行动,让“党建红”与“志愿红”交相辉映,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党建领航

筑牢志愿服务根基

吴桥文化志愿者协会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党建强则志愿兴的朴素道理。

组织创新激活一池春水。2016年7月,全省首家乡镇文化志愿者党支部在吴桥成立,为志愿服务装上了“红色引擎”。吴桥镇文化志愿者联合党支部创新构建“党建+群团组织”联动体系,18个分会配齐党建指导员,将512名志愿者中的121名党员有效凝聚起来,其中7名党员主动将组织关系转入支部,展现了强大的组织向心力。

思想引领凝聚前行力量。2024年6月,全国乡镇首家志愿者党校在这里揭牌,与3个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共同构成教育矩阵。每月开展的“初心课堂”“红色研学”等活动,年培训超1200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

共建共享汇聚八方资源。在党建强大磁场效应的吸引下,4家单位党组织主动上门结对共建:扬州大学带来旅游规划智力支持,南京农业大学提供乡风建设理论支撑,江都邮储银行则投放了1.76亿元贷款赋能实体经济……党建“朋友圈”不断扩容,为志愿服务注入源源活水。

先锋示范

绽放文明实践之花

在吴桥,121名党员志愿者始终冲在服务一线,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队伍中闪耀着一个个动人的身影:支部党员、应急分会秘书长陆海军虽然自营一家电动车专卖店,但只要志愿服务需要,他总能随叫随到;老党员、调解分会会长袁成祥,积极投身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他们共同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文化惠民润民心。“欢乐村村行”公益巡演是协会的金字招牌,十多年来,这支由党员带队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走遍全镇15个村(社区),开展演出超千场,惠及群众30万人次。他们用歌舞传递快乐,用小品宣传政策,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薪火相传育新人。公益国学讲堂连续九年暑期开班,成为万名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党员志愿者夏云飞作为扬州市优秀校外辅导员,连续多年辅导少儿诵读诗词经典,让孩子们在朗朗书声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扶贫济困显担当。5名党员结对5名困境儿童,实施“未来文明之星”培育计划;累计帮扶、慰问困境儿童、孤寡老人等1000余人次……志愿服务的温暖在点滴中汇聚。

文化赋能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吴桥的实践,为全区乃至更广区域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志愿者们不仅登台表演,更致力于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如今在吴桥,每个村都有了自己的文化队伍和文艺骨干,实现了从“文化输血”到“文化造血”的转变。文化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更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从“独唱”到“合唱”。随着“吴桥经验”声名远播,其影响力已超出本地,辐射更广区域。今年9月,扬泰淮镇四市省级优秀群文团队齐聚吴桥交流取经,推动文化志愿服务从“一花独放”走向“百花满园”。这种以文化人的实践,正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播撒种子,绽放芬芳。

展望未来,吴桥镇文化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张正才的发言掷地有声:“我们将继续深化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让志愿服务薪火相传;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精准施策,推动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通过深化‘一群人带动一城人’的模式,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的每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大的文化力量。”

夜幕降临,吴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院内广场灯火通明,文化志愿者们汗流浃背,正在一丝不苟地排练新节目,为下一场的演出作准备。悠扬的音乐声,融合着欢快的节奏,让人陶醉。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江都乡村夜晚最美的风景之一。文化如泉,润物无声,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滋养着百姓心灵——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动人的答卷。

来源:江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