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时纽约的顶级金融圈内,能否在自己家里为一位政要名流设宴款待,是其社交资本与地位的直接体现。若能请动一国首脑成为晚宴的荣誉主宾,那更是个人影响力的巅峰证明。这实际上是圈内人之间的一场微妙较量,争夺的是金钱无法直接买到的权力。在他们看来,邻近权力中心,本身就是
在当时纽约的顶级金融圈内,能否在自己家里为一位政要名流设宴款待,是其社交资本与地位的直接体现。若能请动一国首脑成为晚宴的荣誉主宾,那更是个人影响力的巅峰证明。这实际上是圈内人之间的一场微妙较量,争夺的是金钱无法直接买到的权力。在他们看来,邻近权力中心,本身就是权力。
正因如此,当托马斯·拉蒙特的老朋友、不久前再度出任英国首相的拉姆齐·麦克唐纳接受他于10月10日举办的正式晚宴邀请时,拉蒙特才会欣喜若狂——要知道,就在四个月前,麦克唐纳刚刚将丘吉尔从财政大臣的职位上排挤下去。拉蒙特精心拟定了十六人的宾客名单,堪称纽约精英荟萃,并亲笔寄出邀请函。受邀者包括:勒恩德·汉德法官、小约翰·D·洛克菲勒、通用电气公司的欧文·杨、政治家伊莱休·鲁特、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乔治·L·哈里森、美国钢铁公司董事长迈伦·C·泰勒,以及摩根公司的合伙人罗素·康奈尔·莱芬韦尔等人。
对于政治家们来说,这类晚宴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它为他们提供了接触“金主”的渠道。在拉蒙特晚宴的几周前,麦克唐纳的幕僚长就曾特意探问拉蒙特是否会邀请小约翰·D·洛克菲勒。而当天早些时候,当麦克唐纳在费城遇到一名记者时,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说:“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位美国顶级富豪。”随即,麦克唐纳便与费城金融家E·T·斯托茨伯里握了手。
晚宴上,麦克唐纳滔滔不绝地表达了他对《非战公约》(即《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热忱。这份和平条约由十五个国家于1928年夏在巴黎签订,旨在宣布战争为非法手段,不得用于解决国际争端。各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从今往后,战争即是违法。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再也不会通过将年轻人送上战场牺牲的方式来解决彼此的纷争。然而,弗洛伦斯·拉蒙特对此却并不信服。“这听起来美好得不切实际,”她在给儿子的信中如此写道。她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因女性不能与男宾同桌)在一旁听到麦克唐纳支持该公约的,“拉姆齐竟然能如此郑重其事地宣称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战争必须终结,而在座的十六位美国头面人物竟也洗耳恭听,连声赞同,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在那一刻,她并未表露自己的想法。弗洛伦斯和托马斯·拉蒙特夫妇在这样的场合中总是如鱼得水,他们坚信,与国际级的政治家们觥筹交错,鼓励他们向善的本能,未来必有回报。
尽管托马斯·拉蒙特脸上挂着愉快的笑容,但他和他的门生莱芬韦尔私下里一直在探讨经济与世界的真实景况。
应胡佛总统的请求,拉蒙特正与莱芬韦尔一同撰写一份关于股票市场的长篇备忘录。胡佛本倾向于对华尔街放任自流,但他逐渐认识到,这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
天生就是个怀疑论者的莱芬韦尔,对风险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他认为:“这波牛市已经涨得完全失控了。它不仅从实体经济中抽走了过多的信贷,更要命的是,它让人们无心工作,把心思全都放在了投机上。”莱芬韦尔建议拉蒙特将这些看法转告胡佛。
然而,拉蒙特却觉得这样的评价太过刺耳——“用如此绝对的措辞,恐怕有风险”——他担心这会激发胡佛某个宏大的改革念头,进而可能制定新的监管法规,而这恰恰是拉蒙特极力想避免的。
10月15日,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教授站到了讲台上。他那修剪过的白色小胡子和山羊胡,让他看起来比他本身更像一位举足轻重的学者。尽管他本人看涨,但市场在过去一个月已回调了约7%。他希望能借此安抚市场的恐慌情绪。当晚,他在公园大道的建筑商交易俱乐部,向采购代理协会的成员们发表演讲,为当时兴起的投机性投资信托进行辩护。
“主要是在投资信托运动的影响下,公众正逐渐认识到权益类资产(股票)相比于固定收益资产(债券)的优越性,”他说道,“而且我相信,投资信托的整体运作,对稳定股市起到了积极作用,而非加剧其波动。”
演讲结束后的问答时间里,费雪依旧表现出毫不掩饰的乐观。
“股价已经到达了一个看起来像是永久性的高平台……我不认为市场会很快——甚至是有可能——像那些空头们预测的那样,从当前价位出现50或60个点的大幅下挫。我预计,在未来数月内,股市还会创出新高。”
几天后,费雪在另一场演讲中又强化了他的观点:“即便在当前的高位,股价也尚未完全反映其内在价值,”并且市场“也尚未反映出禁酒令的正面效果,这项法令让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和可靠性都更高了。”
胡佛政府的商务部长罗伯特·P·拉蒙特(与托马斯·拉蒙特没有亲戚关系)也同样保持着坚决的积极态度。“1929年前九个月的工商业活动,延续了过去五年美国商业一贯的高水平,”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常被视为工业状况精确指标的生铁和钢锭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以上……常用于衡量消费者购买力的汽车产量,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可比时期。工业就业人数多于去年同期,同时工资总额也出现了相当大的增长。”
拉蒙特部长断言,各项数据均显示经济正处于非凡的稳定之中。他和费雪一样,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健康状况没有表露任何疑虑。
就在同一天,10月15日,结束了欧洲金融中心之行的查尔斯·米切尔,登上了返回美国的客轮。他认为,市场上最大声的唱空者罗杰·巴布森所预言的崩盘,是毫无道理的。在国外的这段时间丝毫没有动摇他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他完全赞同费雪教授的评估。“虽然在美国,某些投机行为确实有些过火,”他表态说,“但总体来看,市场目前是健康的。过去六周的调整极大地挤压了泡沫,是件大好事。许多龙头工业股的价位,即使用十年前的标准来衡量,也完全称得上稳健和保守。”
但是,胡佛总统却并未因此安心。他是第一位在办公桌上安装电话的总统——此前的总统打电话都得去电话亭或是椭圆形办公室旁的书房。他时常在白宫住所用早餐前,一天刚开始处理公务时,就打电话给托मस·拉蒙特,听取他对华尔街的盘感和看法。此刻,过山车般的股市行情让他心烦意乱,而巴布森、费雪和米切尔之间相互矛盾的说法更让他感到困惑。于是,总统派了他的朋友、实业家亨利·M·罗宾逊为代表,去和拉蒙特进行一次更深入的谈话。
胡佛虽然继续倚重拉蒙特,但内心或许抱有一丝怀疑,因为他很清楚,在1928年的总统大选中,摩根公司并未支持他。选战激烈时,民主党曾披露了一份摩根合伙人莱芬韦尔多年前在财政部工作时写的备忘录,其中用词刻薄:“胡佛对金融、外汇和经济学一窍不通,”备忘录写道,“每当职责要求他处理这类问题时,胡佛……就没对过。”与此同时,另一位摩根合伙人帕克·吉尔伯特则嘲讽胡佛是“商务部长兼所有其他部门的副部长”。他认为,这个人简直不知道自己的本分。其他摩根合伙人私下里也瞧不上胡佛,认为他为人冷淡、自负,而且不是一般的固执。
罗宾逊见到拉蒙特后,转达了胡佛的担忧:日益增多的股票并购与整合是不是个问题?政府是否应该在为时已晚之前,采取行动遏制投机?
10月19日,星期六,拉蒙特寄给胡佛一封长达十八页的信,其中对美国经济趋势的分析充满了压倒性的乐观,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天真。在一份给莱芬韦尔的备忘录中,拉蒙特这样描述这封信的基调:“远不像你那么看空,但我们得出的结论当然是,无论在华盛顿还是在华尔街23号(摩根公司总部),都不需要做什么。”
“我们必须记住,当前关于投机的流言蜚语中,有大量的夸大之词,”他在信中告诉胡佛。拉蒙特为市场上的并购行为以及主导铁路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控股公司——包括摩根自己创建的联合公司和阿勒格尼公司——进行了辩护,并对新进入股市的中产阶级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不断完善的股票交易机制与新兴的投资信托,正在吸引全国小额投资者的储蓄。他们最初也许只是想赚笔快钱,或是听了别人的暴富故事才进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转变为最优秀公司的优质股票的价值投资者?”
当然,对于这个自问自答式的问题,他没有给出答案。
“如果事实证明,公众对股票的投机兴趣和投资信托正在引导美国人民的储蓄,让他们成为伟大而成功的美国企业的股东,那么,通过向大众提供优质股票,因发行垃圾证券而导致的资本浪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将大型企业的所有权广泛地分散到成千上万的股东手中,这将极大地帮助我们解决社会不安的问题,以及化解企业与民众之间实际或想象中的冲突。”
因此,“采取任何形式的过早行动,都可能给这台金融与经济机器的运转添乱,而它从整体上看,正在为人民的更大利益服务。这样做,显然是不明智的。”
美国的未来,拉蒙特接着写道,“一片光明……我们拥有最伟大、最稳固的繁荣,以及最优质的物质资源……我们庞大的国内市场、高效率以及充裕的资本,使得我们的证券成为全世界最值得拥有的核心资产。”
他给总统的最终结论是:“无论是政府当局还是个人,目前都不必考虑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胡佛对拉蒙特的建议可以说是望眼欲穿。当摩根公司的公关负责人马丁·伊根将信送到白宫时,总统甚至为此推迟了一项官方议程,花了数分钟来阅读和讨论这封信。这位世界上最杰出的银行家之一,正在劝他不要紧张。
在华尔街的圈内人中,莱芬韦尔比大多数人都要焦虑。他认为,牛市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一些不健全甚至不道德的操作,比如坐庄(即‘股票池’)和各类投资信托,这些玩法在设计上就见不得光。虽然发行新股确实为工业和新技术提供了融资,但真正把市场推向高点的并非这些股票。恰恰相反,绝大多数投机者是通过炒作存量股票——比如当时像RCA(美国无线电公司)这样的龙头股——才将股价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宽松信贷的基础之上。
但天性乐观的拉蒙特,则希望胡佛能延续柯立芝总统的“自由放任”哲学,让市场自行发展。
在将信件副本分享给小摩根(杰克·摩根)时,他附上了一张字条,如此评价信的内容:“这里面写的,几乎都是明摆着的道理。”
10月19日是星期六,这意味着股市只交易到中午。当天收盘前,市场出现了一次剧烈且出乎意料的下挫,道琼斯指数收于323.87点,当周累计下跌8%,这随即引发了经纪人向客户大规模发出追加保证金的通知。许多银行和券商早已将保证金比例要求从许多老客户习惯的10%提高到了50%。现金流紧张的投资者顿时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处境,只能无助地看着经纪人为了追回欠款而强行平掉他们的仓位。这就启动了一个恶性循环:经纪人不断强平账户,为了回收资金而低价抛售股票,他们的行为又进一步打压股价,从而引发更多追加保证金的通知,以及更大规模的强平潮。短短几小时内,价值10亿美元的市值就此灰飞烟灭。而就在当天上午,胡佛才刚刚收到拉蒙特那封乐观的信。
10月20日,星期日,经历了周六的暴跌之后,《纽约时报》报道称,杰西·利弗莫尔正率领一个包括沃尔特·克莱斯勒在内的空头集团,与他的老对手亚瑟·卡顿领导的多头集团争夺“市场定价权”。报道的标题是:“据传J·L·利弗莫尔正带头砸盘高价股”。这位曾经的“少年投机客”——利弗莫尔——如今,在《纽约时报》的描述中,已是“投机界有史以来盘感最好的人”。
看到这篇报道,利弗莫尔起初是震惊,随后是一丝得意,但紧接着便对这种暗示他是市场暴跌元凶的说法感到勃然大怒。
冷静下来后,利弗莫尔意识到,他可以利用这篇报道。10月21日,星期一上午10点,利弗莫尔正坐在他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一名职员领着一位他特意请来的《纽约时报》记者走了进来。
利弗莫尔先是故意冷落了客人几分钟,任由他潦草地记录着关于自己举止、办公室环境的笔记。记者们向来喜欢这些细节。随后,利弗莫尔微笑着示意对方就座。
当记者以“您是否确实是那个正在华尔街兴风作浪的庞大空头集团的头目”作为开场提问时,利弗莫尔递给他一份打印好的声明,自己一言未发。
记者重复了问题。
“看我的书面声明,”利弗莫尔说。那份文件否认了《纽约时报》前一天的全部指控。
记者试探着问了下一个问题:“市场为什么跌?”
利弗莫尔宣称,市场整体估值过高,股价正处于“高得离谱的水平”。
记者反驳说,根据欧文·费雪教授的观点,目前的股价仍然相对便宜。
“一个象牙塔里的教授,他懂什么叫投机,什么叫市场?”利弗莫尔反问道,“他拿保证金交易过吗?在他觉得便宜的那些泡沫里,他自己放了一分钱吗?你得小心所谓的内幕消息——所有内幕消息都是陷阱……公众怎么能去信一个从没下过场的人在教室里说的话?我告诉你,市场永远不会停下来,它就像大海,有涨潮,也有退潮。你错了,市场会教你做人。所以,还是让市场自己来说话吧——不管有没有大学教授的指点。”
这位《纽约时报》的记者确信自己抓到了大新闻,便继续追问:“既然您认为市场会崩盘,那您本人是否也在做空?”
利弗莫尔拿起他准备好的声明,一字一顿地念道:
“本人在股市中的一点交易,向来是以个人身份进行,将来也是如此。认为任何个人或团体能够在一个像美国这样疆域辽阔、国力昌盛的国家,人为地造成股市下跌,这种想法是极其愚蠢的。”
10月22日,星期二,刚结束海外假期的米切尔返回纽约。当他走下客轮,踏上码头时,立刻被记者们围住,请他对弥漫于华尔街乃至全美的忧虑发表评论。“当前的市场下跌是一次健康的回调,可能回调得有些过头了,但没什么可惊慌的,”他说道,“在这样的市场里,要看的是基本面。如果你能指出宏观基本面有什么不对劲,我才会担心。”那天,市场似乎听了他的话:道琼斯指数出现了近两周来的首次微弱上涨。
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定于第二天开会。米切尔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和其他理事们沟通了。美联储不久前才将贴现率从5%上调至6%,但在米切尔看来,是时候考虑再次降息了。“毫无疑问,降低当前利率是可取的。这将有助于实体经济,有益于债券和抵押贷款市场,并能在总体上帮助经济重回全面繁荣,”他说。
他的这番话被许多人看作是一个积极信号。但他的言论本身是自相矛盾的。他前脚还坚称市场没问题,后脚却又主张需要降息来扶助实体经济,让美国重回“全面繁荣”。
就在同一天,一个远没有那么乐观的人——胡佛总统——就“在他看来已经完全失控的投机状况”向拉蒙特发去了一封语气警惕的电报。拉蒙特没有立即回复,而是将电报转给了小摩根——此举意在向他的老板展示自己与总统的关系何等密切。
接着,便是10月23日,星期三。开盘仅一小时,蓝筹股便遭遇了恐慌性抛售。西屋电气的股价暴跌35点,通用电气下跌20点。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是“本年度规模最大、波及最广的下跌”,影响不仅限于交易所主板,还蔓延到了场外交易市场,并引发了新一轮的追加保证金通知。
在交易所的最后一个小时交易中,疯狂的抛售使260万股股票成交,抹去了10亿美元的纸面价值。行情收报机直到收盘后一小时四十五分钟,才打印出最终的报价。道琼斯指数收于305.85点,单日跌幅达到7%。
当然,有些投资者成功套现离场,但更多的人则因此爆仓出局。一位多少有些冷漠的银行家预测,市场的急剧恶化或许也有一点好处。
“它会让许多过去一年多里游手好闲、整天守在券商营业部里想赚快钱的人,重新回去工作,”他说,“我听过无数这样的事,商人、农民,各行各业的人,为了炒股几乎把自己的正经事都荒废了。现在,生活所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不得不回归正常的方式去谋生。”
有一个群体却为近期的市场变化感到高兴,他们就是债券交易商。多年来,他们的客户一直被那些许诺更高回报的股票经纪人吸引走。然而在过去的几天里,债券价格却在稳步回升。
不知疲倦的欧文·费雪又发表了一场演讲,这次是面向哥伦比亚特区银行家协会。他依然不赞同巴布森关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将“暴跌60至80点”的预测。但即便是这位坚定的多头,此时也开始让步,承认下跌的可能性,但在他看来,只可能是以每次5%到12%的幅度逐步回调。
“这样的回调或许是必需的,”他说,“因为总有成千上万缺乏经验的小散户,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挤上牛市的列车,他们往往凭着不足的保证金悬在市场里,对自己追高买入的股票又缺乏必要的了解。”
来源:蓝天大海沙滩上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