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小白菜、小葱都是昨天下午从地里采摘下来连夜送到市场的,新鲜得很!”10月27日早上8时许,成都市青羊区益民菜市君平街店内,蔬菜摊主杨女士一边为市民称装蔬菜,一边告诉记者,摆摊卖菜近十年来,她感受最深的就是现在的蔬菜配送又快又好,“20小时就能从农田送到餐
“这些小白菜、小葱都是昨天下午从地里采摘下来连夜送到市场的,新鲜得很!”10月27日早上8时许,成都市青羊区益民菜市君平街店内,蔬菜摊主杨女士一边为市民称装蔬菜,一边告诉记者,摆摊卖菜近十年来,她感受最深的就是现在的蔬菜配送又快又好,“20小时就能从农田送到餐桌,中间还经历了多重农残检测,确保到消费者手中的蔬菜既新鲜又安全!”
如何实现20小时内将蔬菜送到市民手中?近日,记者走进成都蔬菜生产运输全过程,深入了解成都“菜篮子”工程,解析蔬菜的“来时路”。
确保安全
30分钟出检测结果
记者从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了解到,作为西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该市场辐射中国23个省市,对接13个国家,日均交易量达1.5万吨,其中蔬菜约占2/3,水果约占1/3。
为确保每日进入市场交易的蔬菜水果是健康安全的,市场会对送货车辆进行抽样检查。市场食品安全总监蒋勇告诉记者,对于国内的产品,市场会检查产品的承诺达标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对于国外的产品,则会检查入境检验检疫证明和报关单。
“而在蔬菜水果进入市场时,还会进行抽样检查,主要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残留,检验合格后才会允许其入场交易。”蒋勇介绍,“一般检测30分钟出结果,如果不合格则会暂停其销售并上报有关部门。”
检验合格的蔬菜水果入场交易后,一部分经过各级分销商抵达消费者,另一部分则进入蔬菜加工企业进行预处理。
四川彩食鲜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林小霖表示,其工厂主要从批发市场和种植户进购蔬菜,检测农残、重金属残留合格后,再将其运到生产区进行预处理。“我们日均处理蔬菜五六十吨,主要服务永辉超市各业态门店、红旗连锁等近300余家零售网点,同时为成都市20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医院和学校等单位提供一站式食材配送服务。”
保证新鲜
20小时从农田到餐桌
蔬菜从农田到消费者手中,中间需要经历层层分拣,如何做到新鲜的呢?带着疑惑,记者走进彭州市泓盛蔬菜产销家庭农场,农场负责人雷德华告诉记者,其农场共有500余亩蔬菜,同时还会向当地农户收购应季蔬菜,为了便于蔬菜的保鲜和运输,专门建立了一个集分拣、清洗、包装、保鲜于一体的现代化冷链设施系统。
雷德华打开其中一个冷藏库,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数十筐毛豆、儿菜等蔬菜齐齐整整地摆放在库内。“这都是刚从地里收起来的蔬菜,经过分拣、清洗后,暂时放在车间内等待发货。”雷德华说,“根据蔬菜种类的区别,我们在采收后1-2小时内便将农产品温度降至适宜储存范围(如叶菜类0-4℃),这样能显著降低蔬菜呼吸强度,使蔬菜损耗率从传统方式的20%以上降至5%以内。”
除此之外,采收后及时的冷链运输也是让市民吃到新鲜蔬菜的关键。“我们一般从早上开始,蔬菜陆续到厂,之后便开始分拣、清洗等一系列工作,等到蔬菜处理好之后,从第二天凌晨开始向各个合作方发货,以便于对方第二天一早就可以使用。”站在四川彩食鲜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加工车间内,林小霖表示,“总的算下来,蔬菜从农田到餐桌,用时大约只需要20个小时。”
据了解,安全新鲜的蔬菜快速到达市民餐桌,得益于成都持续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了“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稳价能力。今年上半年,全市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332.1万吨、52.3万吨。
在保证供应量充足的同时,成都还通过建设胶体金速测室500个,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9月底,完成产地农残速测31万批次,开展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抽检2.48万批次,合格率超过98%。(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