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秀洲首期非遗讲堂在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开讲。活动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其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综合办副主任郑为贵担任主讲人,以专业视角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新思路,推动秀洲区非遗传承与创新迈向新阶段。
转自:嘉兴日报
首部民间非遗类图书
《无极桩教程》同步发布
■记者 钟淑婷 通讯员 陈 琳
本报讯 昨天,秀洲首期非遗讲堂在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开讲。活动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其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综合办副主任郑为贵担任主讲人,以专业视角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新思路,推动秀洲区非遗传承与创新迈向新阶段。
两位专家的分享聚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王其全教授以《非遗电商助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为题,深入解锁非遗市场化的新路径。他列举非遗在国内外重大活动中的重要文化窗口效应,鼓励非遗企业和个人从薪火传承的立场出发,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主动顺应电商发展趋势,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努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保护。郑为贵则以《AI赋能非遗数字化保护的范式变革》为切入点,梳理AI发展的五大趋势,倡导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积极探索数智赋能路径,最终实现非遗的系统性保护。
活动现场同步发布了秀洲区首部民间非遗类图书《无极桩教程》。叶家无极桩是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该书系统整理了这一技艺的精髓,让叶家无极桩的保护与传承迈入“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新阶段。该书既是连接古老智慧与当代需求的“桥梁”,也是播撒非遗的种子,将为读者探寻文化根源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近年来,秀洲区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持续夯实非遗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已拥有非遗项目95项、代表性传承人101人。2024年12月,全市首家县级非遗协会——秀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协会成立,积极搭建政府、市场与行业的沟通桥梁,助力秀洲非遗瑰宝走向世界,绽放光彩。
此次非遗讲堂的开设,是秀洲区在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道路上的又一次重要探索,目的就是通过学术讲座、交流等形式,加强秀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队伍建设,凝聚保护力量,加强对优秀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同时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开辟新阵地、新方法,推动非遗成果融入现代生活,让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亮起来、传下去”。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