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整!孩子5岁还尿床?看看儿科医生怎么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07:03 1

摘要:对于孩子来说,尿床可能造成天大的困扰,让孩子对睡眠产生恐惧,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多人认为小孩子哪有不尿床的,长大了就好了。可很多大孩子上学后还会尿床。

对于孩子来说,尿床可能造成天大的困扰,让孩子对睡眠产生恐惧,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01

多大年龄的孩子尿床属于病理现象?

儿童夜遗尿是指≥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也就是说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还有较频繁的尿床,就应该注意了。当然,偶尔有一次或者持续数周的尿床并不能诊断遗尿症,但是年龄较大的儿童诊断时可适当放宽标准。

02

尿床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遗尿症的病因比较复杂,比如内分泌因素-缺乏抗利尿激素、膀胱尿道功能异常、睡眠觉醒障碍等,诸多原因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尿多了”“膀胱小了”“醒不来”。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也对尿床有一定影响,如遗传因素,约62%的遗尿症患儿的父母或者其他亲属曾有类似的病史;另外如果存在便秘,粪便压迫膀胱也容易引起尿床。

03

遗尿症的危害有哪些?

心理与情绪上

长期夜间遗尿影响儿童睡眠,影响儿童自尊心和注意力,遗尿症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评价低,造成焦虑情绪,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常常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青春期遗尿更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社会交往活动,并影响到以后的成人生活。

身体上:

可能造成局部皮肤刺激与感染、睡眠质量下降等,需要注意的是,遗尿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潜在信号,比如:神经系统疾病、隐性脊柱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所以应尽早排查疾病,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治。

04

是否随着年龄增长就能好转?

随着年龄增长,部分遗尿症儿童的确会逐渐好转,但未好转的部分儿童,其严重程度也可能增加。所以建议遗尿症儿童尽早进行正规的医疗干预

首先要指出尿床并不是孩子的“过错”,孩子不应受到指责,而是要鼓励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要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习惯,比如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食物和饮料,晚餐宜早、宜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宜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不必限制饮水,但要尽量将饮水量安排在白天,睡前2-3小时限制饮水和含水丰富的水果,多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天定时排便,对伴有便秘的孩子应同时积极治疗便秘,还要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尽早睡眠,规律作息。另外,可尝试奖励机制,当孩子很好的完成这些后,可以给小朋友一些奖励和鼓励,促进小朋友习惯的养成。

除此之外,我们要记录排尿日记,区分孩子是由于“尿多了”“膀胱小了”“醒不来”中的哪个原因造成的遗尿,然后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强调要给予患儿时间、耐心和关爱,医生、家长和孩子三方紧密配合必不可少。

王文红

天津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

肾内科主任、教授

硕士生导师

本文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

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