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0号的A股,不少人看盘看到手心冒汗:沪指早上还冲到4025点,结果下午直线跳水,最后直接丢了4000点,收在3986.90点,跌了0.73%。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惨,分别跌了1.16%和1.84%,全市场4100只股票在跌,能涨的才1242只。最让人费解
10月30号的A股,不少人看盘看到手心冒汗:沪指早上还冲到4025点,结果下午直线跳水,最后直接丢了4000点,收在3986.90点,跌了0.73%。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惨,分别跌了1.16%和1.84%,全市场4100只股票在跌,能涨的才1242只。最让人费解的是,成交额反而飙到了2.42万亿,比前一天还多了1656亿。一边是大面积下跌,一边是放量成交,大伙儿都在问:这到底为啥跌?是行情到头了还是正常休整?明天能反弹吗?
今天的市场看着是普跌,其实暗地里资金在偷偷换仓,分歧特别大。
板块之间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之前涨得最猛的科技股跌惨了,CPO概念里的天孚通信跌超10%,新易盛也跌了7%多;但另一边,能源金属、钢铁这些防御板块逆势大涨,锂矿指数涨了超2.5%,天齐锂业这些直接封了涨停,安阳钢铁、鄂尔多斯也跟着涨停。这种“贵的股票跌、便宜的股票扛住”的情况,明摆着是资金在从高位往低位挪。
资金动向更能说明问题。北向资金今天成交了2920.74亿,占了两市总成交额的12.06%,但整体是净卖出的,大概卖了80亿,而且主要卖的是科技成长股,转头去买了消费和周期股的龙头。主力资金更直接,光通信设备、半导体这三个科技板块,加起来就流出超300亿,而能源金属、钢铁这些板块反而被加仓了。
还有个细节得注意:下午1点开始,人民币汇率突然波动,不少外资因为这个被动离场,刚好和沪指从4018点跌到3984点的时间对上了,这是下午跳水的直接推手。不过好在尾盘港股在A股收盘后又拉起来了,恒生指数都快翻红了,说明外资也不是彻底看空,只是短期调仓。
今天的放量下跌不是单一原因闹的,是利好兑现、汇率扰动和业绩分化这三件事撞在了一起,搞懂这三个真相就明白咋回事了。
真相1:利好落地变利空,“卖事实”行情上演
最直接的诱因是“利好兑现了反而有人卖”。10月30号中美经贸磋商出了成果,美方取消了10%的芬太尼关税,还暂停了出口管制的穿透性规则,但这些利好其实前半个月就被市场炒过了——沪指从9月底的3700点附近涨到4025点,涨了8%还多。这在A股其实很常见,“听到消息先买,消息落地就卖”,尤其是前期涨了不少,获利盘都想趁机落袋为安,结果利好出来当天反而成了抛售潮。
真相2:汇率波动逼外资调仓,不是真跑路
下午的快速下跌和外资的短期动作直接相关。华泰证券都说了,最近人民币升值是因为中美利差收窄、出口超预期,但短期一波动,外资就会被动调仓。从盘面看,外资不是全在卖,只是卖了之前重仓的科技股,低估值的周期股反而在买,这是结构性调仓,不是彻底出逃。而且三季度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光电子行业的持股市值就涨了67.78%,长期配置的趋势根本没变。
真相3:三季报验真金,资金从贵的往便宜的挪
更深层的原因是三季报在“筛股票”。截至10月26号,已经有1311家公司披露了三季报,钢铁、电子、有色金属这些板块净利润同比增幅都超50%,但有些前期炒得凶的科技股,因为业绩没达标直接被抛售。估值差距实在太大了:半导体板块的市盈率百分位都到96.9%了,快是近5年最高水平,而保险板块才1.32%。资金肯定要从估值高的地方往业绩确定、估值低的地方跑,这才导致了今天的分化。
面对今天的放量调整,大伙儿最关心的就是明天能不能反弹。结合盘面和机构的说法,反弹有希望,但得看两个关键信号给不给力。
先看支撑因素,现在市场其实不缺“托底的力量”。政策上,“十五五”规划明确要“超常规”搞科技发展、建新型能源体系,广发基金都说这会一直提振市场信心;资金上,今天放量更多是筹码交换,不是大家都在逃,跌停的股票才61只,比极端调整的时候少多了,说明市场还有韧性;技术上,沪指现在快到3950点了,这个位置在10月中下旬的调整里好几次都撑住了,历史数据显示,这种关键位置稳住后,第二天反弹的概率超65%。
但反弹能不能成,得重点看两个信号。第一个是量能能不能稳住:要是明天成交额掉到2万亿以下,反弹很可能因为没人接盘而冲高回落;要是能保持在2.2万亿以上,说明交投还活跃,反弹能更持久。第二个是科技股能不能止跌:科技股是之前的行情核心,要是半导体、AI算力板块能在今天的低点稳住,市场情绪就能回来;要是接着大跌,指数可能还得探底。
主流机构的看法是“谨慎乐观”。中信建投说,现在成长股跌了超10%,短期风险已经释放得差不多了,下跌空间有限;太平洋证券也觉得,有色、银行这些低估值板块还有修复空间,牛市里会“填平每一处洼地”。不过也有机构提醒,要是明天3950点撑不住,可能会二次探底,得小心短期波动。
面对这种震荡行情,普通投资者不用瞎慌,找准方向控好风险就行。
布局方向:盯着“低估值+强政策”
1. 能扛跌的低估值板块:钢铁、能源金属这些板块三季报净利润增速超50%,现在估值还在历史低位,今天调整的时候还在吸金,能当持仓的“压舱石”。
2. 政策力挺的科技赛道:“十五五”规划重点提的AI算力、量子科技、新能源这些,虽然今天跌了,但长期逻辑没变,等板块止跌了可以分批买,优先选三季度社保基金加仓的龙头。
3. 业绩稳的消费龙头:食品饮料、航空这些板块估值现在很低,而且9月结汇率涨了不少,内需在改善,中国银河证券说这些股大概率会估值修复。
• 躲开三季报业绩不行的高位题材股,尤其是CPO、游戏这些前期涨得多、又没业绩撑着的,短期还得跌。
• 别碰没政策支撑的概念炒作股,这类股在资金换仓的时候最容易被抛弃,今天不少连板股跌停就是信号。
仓位管理:别满仓,等信号
短期投资者保持5-6成仓位就行,等前面说的两个反弹信号都确认了再加仓;长期投资者可以趁调整分批买,在3950-4000点之间,每跌10点就加5%仓位,不用纠结精准抄底。止损位设在3900点,要是跌破了就果断减仓,别硬扛被套深。
4100股下跌、2.4万亿成交,今天的行情确实让人揪心,但放在长线看,这更像是牛市里的“换仓洗牌”。政策有“十五五”规划托底,资金有长线资金进场,基本面有三季报验过的业绩主线,支撑市场的核心逻辑压根没变。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别老盯着单日涨跌,不如多看看股票本身:那些业绩真增长、符合政策方向的,调整完了肯定还会涨。就像以前的行情证明的,每一次放量调整都是筛优质股的“试金石”,避开高估值的坑、抓住低估值的机会,就能在震荡里握主动权。明天的反弹不一定能来,但只要支撑信号明确了,市场重回上涨轨道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林深有梦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