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重性抑郁快速治疗」的教授自杀,抑郁症真「无解」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23:05 2

摘要:威廉姆斯博士的研究聚焦于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这是一种对标准治疗反应不佳的严重抑郁症。

据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诺兰·威廉姆斯博士去世。

10月10日上午,他的实验室接到通知,称其死因是自杀。

威廉姆斯博士的研究聚焦于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这是一种对标准治疗反应不佳的严重抑郁症。

威廉姆斯博士主要研究“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SAINT-SI),据报道,这是世界上首个针对难治性抑郁症的非侵入性快速起效疗法。

研究显示,超过80%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接受SAINT治疗后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该疗法于2021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突破性设备认证,并于2022年成为首个纳入联邦医疗保险的精神科治疗方案。

然而,即使是最杰出的专家,也可能在个人生活中面临挑战。

年仅42岁的杰出科学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引得一片哗然——

一位研究抑郁症并且创造出有效疗法的医学家,竟然会自杀?

他为什么不给自己治疗,是「医者难自医」吗?

抑郁症不是人生失败的标志。

它只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精神疾病

根据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它被定义为持续至少两周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并伴随其他症状如睡眠障碍、疲劳或自杀念头(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然而,抑郁症并不等同于自杀。

抑郁症和自杀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抑郁症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而自杀是一种多因素驱动的行为。

从关联来看,抑郁症患者有较高的自杀风险。

根据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抑郁症患者中约有10-15%会尝试自杀(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自杀念头在抑郁症中常见,它们可能源于疾病带来的的认知扭曲。如无价值感或对未来的悲观看法。

然而,并非所有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自杀行为。

自杀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包括生物因素(如遗传易感性或神经化学失衡)、心理因素(如创伤或人格特质)和社会因素(如孤立或经济压力)。

也并非所有自杀者都患有抑郁症。

其他精神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或严重的心理创伤、急性应激事件也可能导致自杀。

此外,睡眠障碍是抑郁症与自杀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研究显示,失眠或睡眠过多可能加剧抑郁症状,并增加自杀风险。

《Sleep》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元分析发现,睡眠问题与自杀意念显著相关。可能是因为睡眠剥夺会削弱情绪调节能力,持续失眠会使自杀风险增加三倍(Pigeon et al., 2012)。

及时的干预可以在任何阶段中断自杀(提供支持、去除致命工具、专业治疗)!

这提醒我们,治疗抑郁症时,必须关注整体症状,而不仅仅是情绪问题。

总之,抑郁症和自杀存在一定关联,但并非因果关系。

这提醒我们,一定要在抑郁和自杀被动意念产生初期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疾病可以治疗,自杀并非污名。

我们要警惕将抑郁和自杀「因果叙事」的错误认知。

更要科学的给自己「抑郁症可治疗,自杀可预防」的希望。

生命珍贵,对你自己而言尤为如此。

审核医生:彭旭

插图:金三儿


免责声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内容均为科普知识介绍,不含有推荐、证明等广告属性。科普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无广告属性。如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或对文中来自网络未能找到出处的图片有版权异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

来源:幸福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