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1日,“五谷庙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一期)”评标工作正安静有序推进。三位主场专家端坐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独立分散式智能评标席内,两位客场专家在湖北宜城市通过远程系统同步评审,全程不见面、不交流,依托电子系统“背靠背”完成打分——这是丹江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曾凡玲
10月21日,“五谷庙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一期)”评标工作正安静有序推进。三位主场专家端坐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独立分散式智能评标席内,两位客场专家在湖北宜城市通过远程系统同步评审,全程不见面、不交流,依托电子系统“背靠背”完成打分——这是丹江口市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开展全国首创性“暗标盲评+席位制分散评审”改革试点的生动实践场景。
如今,这座肩负“国家重要战略水源地”使命的城市,正以招投标领域的制度创新与技术突破,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丹江口方案”。
远程异地评标
破解“熟人干扰”难题
公共资源交易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长期存在的“明招暗定”“围标串标”等问题,不仅破坏公平竞争,更暗藏腐败隐患。
业内人士坦言,过去本地评标常面临“三大痛点”:专家库资源有限,“熟面孔”扎堆导致“圈子化”评审;专家易受人情、地域因素干扰,“人情分”“关系分”难以杜绝;传统评标室空间开放,专家间串联风险高,监督难以全覆盖。
为破解这些难题,丹江口市锚定打造改革先行区目标,以“阳光交易”破局,从2019年起逐步探索创新路径。当年10月,该市与郧西县合作完成首例远程异地评标,打破地域壁垒;2020年5月,“三官殿办事处马湾村田家湾小区配套停车场建设项目”实现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首次将省外优质专家资源“引进来”。
截至目前,丹江口市已与山东日照、陕西安康等6个城市建立合作关系,与省内12个兄弟单位签订远程异地评标协议,连续三年实现远程异地评标率100%,为后续深化改革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三位一体”改革
重塑公共资源交易流程
“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必须用技术筑牢‘防火墙’,用制度扎紧‘笼子’。”丹江口市纪委负责人表示。基于这一理念,该市创新推出“暗标盲评+席位制分散评审+全流程智能监管”三位一体改革模式,重塑公共资源交易流程。
在评审模式上,“暗标盲评”从源头阻断干扰。依托全省招投标电子交易平台,统一技术标文件编制标准,系统自动隐藏投标人名称、logo等身份标识,对文件格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随机生成编码。评标专家仅能看到编码与技术方案,完全无法获悉投标人信息,倒逼评审焦点从“关系”回归“技术”,从“利益”聚焦“方案”。一位资深评标专家感慨:“现在打分只看技术实力,不用再顾虑人情压力,评审更纯粹了。”
在硬件支撑上,分散式席位制实现物理隔离。今年6月,丹江口市将原3个传统评标室、16个评标机位,升级改造为18个独立封闭式智能评标席。每个评标席配备双屏显示器、专业隔音设施与定制化评审设备,专家凭身份证通过“智能门禁+席位分配”系统自助入驻,全程与其他专家“零接触”。改造后,评标容量实现跨越式提升——可同步支持6个主场或9个客场项目评审,项目容量较改革前提升200%以上,席位利用率提高,客场拒绝率下降为0,彻底告别过去机位闲置、项目排队的窘境。
在监督机制上,“全流程智能监管”确保阳光透明。丹江口市搭建“同屏见证”平台,综合监管部门、行政监督部门、交易中心、招标人可在专属见证室,通过高清音视频实时查看专家评标操作,发现程序偏差或疑问可即时提醒纠偏。同时,省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的留痕追溯功能,可实时调取、下载评审过程数据,结合现场音视频监控,形成“综合监督+行政监管+数字见证”三重监督格局,让权力运行全程处于“数据铁笼”约束之下。
效率公平兼得
显著增强经营主体信心
改革落地以来,丹江口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呈现“效率提升、投诉归零、信心增强”的良好态势。智能辅助评标系统的引入,让原本需要1~2小时的人工评审工作量,缩短至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完成,综合评审效率提升30%以上;双屏显示器的配置,减少专家文档翻查频次,进一步缓解评审疲劳,提升评审质量。
更显著的变化在于市场信心的重塑。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彻底打破“人情壁垒”,中小微企业与外地企业参与竞争的信心显著增强。自“暗标盲评+席位制分散评审”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丹江口市所有招投标项目实现“零质疑、零投诉、零客场拒绝”,经营主体信任度、参与感持续提升。一家外地建筑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前担心本地‘关系网’,不敢轻易参与投标,现在有了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更愿意来丹江口发展。”
与此同时,丹江口市的改革实践也为全国招投标领域提供了宝贵经验。其首创的“暗标盲评+席位制分散评审”模式,不仅是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的率先响应,更推动湖北省远程异地评标从“一主一客”向“一主多客、同标不同地”的高级形态跨越,为“全省评标分散席位一张网”建设奠定基础。
站在新起点,丹江口市并未止步。未来,这座城市将继续以“制度+设备+技术”多轮驱动,持续优化评标流程、强化权力制约、深化区域协作,持续将“丹江口方案”打造为全国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推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