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巨变!25年大多数汽车博主将死,头部新势力削减投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8 19:14 1

摘要:2025年初,某新势力品牌市场负责人私下透露将砍掉80%导购类评测预算,随后传统品牌跟进调整,这一趋势被行业观察者称为汽车内容营销的诺曼底登陆。此次车企的集体转向,实则是消费者内容消费习惯的基因突变——当年轻人刷短视频只为看美女车评人讲段子,却对参数对比、配置

2025年初,某新势力品牌市场负责人私下透露将砍掉80%导购类评测预算,随后传统品牌跟进调整,这一趋势被行业观察者称为汽车内容营销的诺曼底登陆。此次车企的集体转向,实则是消费者内容消费习惯的基因突变——当年轻人刷短视频只为看美女车评人讲段子,却对参数对比、配置解读快速划走时,车企终于意识到:流量≠决策影响力。

回溯2015-2020年,汽车垂直平台的黄金时代恰逢70后、80后购车主力军的信息需求爆发期。彼时一篇《10万级SUV横评》等硬核技术内容留存率翻倍。这种割裂印证了核心矛盾:消费者需要的不再是买哪款,而是为什么买——当智能汽车变成带轮子的手机,参数罗列式的导购如同教用户比较充电器功率,早已脱离真实需求。

过去(2010-2020):60后、70后购车依赖权威声音,汽车媒体扮演专业导购,评测结论直接挂钩销量。某合资品牌曾测算,头部KOL的推荐可带来15%的成交转化。

现在(2025):90后、00后通过多平台交叉验证决策。太平洋汽车频道调研显示,35%用户同时关注数码板块,他们会用手机评测逻辑质疑车机响应延迟,甚至因自动驾驶算力数据放弃某新势力车型。更致命的是,这类用户对商业化内容极度敏感——某车企市场总监坦言:我们在短视频投的口语化TVC,评论区最高赞是恰饭姿势太明显。

当传统导购失效,两类内容逆势崛起:

极致专业化:易车《真十万公里长测》自购19台车真实拆解,用“汽车全生命周期报告”重构信任,单期播放量破亿;

跨界降维打击:太平洋汽车频道用示波器测车机延迟,其智能座舱评测标准被车企直接写入改款宣传手册。

更值得玩味的是商业化路径——这些内容不再依赖车企投放,而是通过技术咨询、检测标准授权等B端服务盈利,形成“内容即产品”的新生态。

优质专业内容流量占比已从22%飙升至33%,而流水线生产的导购类内容正被算法自然选择。这场变革的本质,是汽车从社交符号回归科技产品的属性重置:当年轻人买车如同买手机,比较参数、研究OTA成为本能,媒体要么像数码博主一样深耕技术,要么像茅台开发冰淇淋一般重构场景——否则,只会和酒桌上的劝酒文化一样,沦为时代的眼泪。

来源:90后不客观数据分析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