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中回头看,凡是小学阶段有这3个特征的,都是潜在“学霸”,占一个就偷着乐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21:47 1

摘要:于是我和很多初中妈妈聊了一下,她们一致认为:“小学成绩没有很强的参考建议,小学成绩好的,上了初中也可以成为学渣,小学成绩不好的,上了初中也可以成为学霸”。

我家孩子即将上初中,我还是很焦虑的,担心孩子跟不上。

于是我和很多初中妈妈聊了一下,她们一致认为:“小学成绩没有很强的参考建议,小学成绩好的,上了初中也可以成为学渣,小学成绩不好的,上了初中也可以成为学霸”。

听了以后,我感觉确实如此,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为上初中打好基础。

不盯成绩,盯能力,以下3个能力,一定要在小学毕业前给孩子培养起来。

01

“钻进去”的能力

很多家长认为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好,但其实你会发现作业是针对大对数人的,你要想突出,就不能仅仅完成作业就行。

“真学霸”和“乖孩子”的区别在于:他们是“钻进去”,而不是“熬时间”。

当你看到他对着一个数学题皱眉、在纸上写写画画时,他不是在发呆,而是在和问题“较劲”。

当你发现他读一本书时叫他都听不见,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了故事的世界里。

这种“钻进去”的能力,叫做“心流”体验。

这是深度思考和高效学习的前提。

建议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避开以下误区,培养孩子“钻进去”的能力。

①、突然大声提醒

我见过有的家长很喜欢提醒孩子,孩子刚发呆,妈妈立马:“快写,又在发什么呆?”

但其实,很多数学题需要孩子认真思考,尤其三年级以后。

如果家长可以不去打扰,孩子就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认真思考这道题应该如何去做。

②、一直盯着

有的家长,特别负责,孩子写作业,她什么都不做,就在旁边盯着。

孩子一有错别字马上吼一下,孩子一有错题,再吼一下。

长此以往,孩子的专注力都被破坏了。

02

拥有“海绵式”的阅读习惯

很多家长喜欢在网上要书单,然后照着买回来,发现孩子并不喜欢看。

我家孩子看书,我从来不会找书单,只会看这套书有没有意思,孩子愿不愿意看。

漫画、百科全书、历史、名人故事、化学、物理、侦探、财商、神话、故事......我家孩子都会看。

当孩子各种书籍都接触的时候,她的大脑就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种知识点。

阅读的广度,决定了孩子知识背景的厚度。

上了初中,语文的阅读理解、历史的史料分析、甚至物理题的题干理解,都需要强大的信息处理和文本解析能力。

这些都是海量阅读打下的底子。

建议家长这样做

①、家里多放书

就是多买书,到处都是书,孩子不由自主就会拿起来去看。

我家小二宝幼儿园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根本不需要说:“去看会书”。

她自己就会拿书去看。

②、多带孩子去图书馆

带孩子过去图书馆,你不需要把你认为好的书推荐给他,让他自己找感兴趣的书就行。

03

做事有“条理”,心中有“规划”

如果你的孩子回家就把作业、运动、阅读安排的明明白白,就真的不要在乎顺序了。

我家老二下午放学后👇

①、运动1小时

有时候我们去公园扒单杠,有时候小区滑轮滑,每天雷打不动运动1小时。

②、吃饭前完成作业

回到家,我去煮饭,她就自己写作业,写写语文、写写数学,我的饭好了,她的作业也完成了。

③、阅读

更确切的说就是看书,我家孩子喜欢自己看书,不会发出来声音,就是看。

因为看书就是深度阅读,她会思考画面、思考故事情节,读出来只是加深记忆,并不能称为深度阅读。

她的规划能力很强,一点也不用担心她上了初中,科目一下子增多,她会手忙脚乱。

没有条理的孩子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而有规划的孩子,能清晰地安排各科学习时间,做到忙而不乱,效率自然高出好几倍。

建议家长这样做👇

①、让孩子自己对放学时间规划

比如我家小二宝,她就会安排自己的放学时间,而不是想别的孩子整天被妈妈们安排满,推着走。

②、自己写作业清单

作业的完成顺序也让孩子自己来安排,时间一长她就会对时间以及任务有很强的敏感度。

规划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小学六年,是播种的季节,而不是抢收的季节。多培养孩子这几项能力,真的可以“赢在起跑线”。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以上一两条特征,恭喜您,您已经为孩子埋下了一颗“学霸”的种子。

如果暂时还没有完全显现,也别着急,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加以培养,永远为时不晚。

来源:山东省成人高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