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听完当场掏手机查余额,有人默默把“以房养老”从黑名单里拖回来。
“80万打底,20万救命,房子还得攥手里。
”
这不是中介口播,是民政部一季度发布会刚甩出的养老新价码。
有人听完当场掏手机查余额,有人默默把“以房养老”从黑名单里拖回来。
南京秦淮区,72岁的老周把90平老房押给建信,月领6800,比退休金还多两千。
他原话:“钱到账那天,才第一次觉得时间站在我这边。
”
别急着羡慕,同款操作在杭州已经排队到明年3月,名额按秒没。
“时间银行”更魔幻。
成都84岁的刘奶奶,去年帮邻居带娃攒了120个积分,今年换到免费陪护,一周三次上门助浴。
积分当钱花,比儿女电话还准时。
年轻人也别看热闹。
央行新出的养老储蓄,5年期利率直接给基准上浮20%,比大额存单还香。
苏州已经用数字人民币发养老补贴,到账速度比外卖骑手还快60%。
一句话:政策把梯子搭好了,爬不爬看你。
最扎心的是“孝心评估”。
深圳那边真有机构给你打分:收入、陪伴时长、朋友圈晒爸妈频率,全算。
分低的,社区先谈话,再给你推“代际共居”——政府贴钱,让你搬去和陌生老人拼房。
别笑,西城区试点半年,空巢老人急诊率降了四成。
房子、票子、保险,新三样缺一不可。
上海那个独居老头,把房子一半产权卖给保险公司,自己住到死,另一半变现拿每月6800,临走还留了一笔遗产。
儿女一开始骂,看完合同闭嘴了——白纸黑字,比遗嘱还硬。
说穿了,养老不是攒钱,是买选择权。
选在家还是去机构,选被照顾还是互相照顾,选让儿女欠人情还是让银行欠你利息。
80万只是门票,玩法才决定下半场是躺平还是躺赢。
你手里那张房本,打算继续落灰,还是让它开始给你打工?
来源:勇敢牛牛不怕困难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