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个开了二十年车的老司机,今天得好好跟大伙儿唠唠大众这款ID.2。说实话,第一次听说这车可能要改名叫Polo的时候,我正在小区门口修车铺跟老张头下象棋,手里的车差点没拿稳。这事儿吧,得从根儿上说起。
作为一个开了二十年车的老司机,今天得好好跟大伙儿唠唠大众这款ID.2。说实话,第一次听说这车可能要改名叫Polo的时候,我正在小区门口修车铺跟老张头下象棋,手里的车差点没拿稳。这事儿吧,得从根儿上说起。
我老王开过的车少说也有三五十辆,从最早的老普桑到后来的高尔夫,大众的车就像咱胡同口那家开了三十年的包子铺,说不上多惊艳,但胜在踏实。可这几年电动车这阵风刮得猛啊,连我家楼下卖煎饼果子的老李头都换了辆国产电动车。大众这时候掏出ID.2,明摆着是要跟国产电动车掰手腕。
这车我上个月在4S店仔细盘过,坐进去第一感觉就是"这味儿对了"。方向盘还是那个大众祖传的手感,中控台虽然多了块大屏,但按键布局跟燃油车差不太多。要我说啊,这就跟咱老北京人喝豆汁儿似的,突然给你换成玻璃杯装,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后备箱看着比高尔夫还大点儿,后排我这一米八的个头坐进去膝盖离前座还有两拳距离,家用是绰绰有余了。
动力这块儿我得重点说说。电动车加速快这不稀奇,但ID.2这个调校明显是冲着家用去的。电门踩下去不像某些新势力品牌那样窜得慌,更像是个2.0自吸发动机的线性输出。我家那口子坐电动车就晕,试乘这车居然破天荒没说头晕,这说明大众的工程师确实摸准了老百姓的脾气。
说到价格,现在市面上传的15万左右起步,这个价位可真是刀刀见血。往上得跟自家高尔夫抢饭碗,往下还得防着国产电动车偷家。我特意对比过配置表,像L2级辅助驾驶、全景天窗这些时髦配置一个不落,但仔细看才发现无线充电得选装,座椅加热只在顶配出现。这种"刀法"就很德国——该给的都给,但想舒服得多掏钱。
现在说说这个改名的事儿。要我说啊,大众这是被市场教育明白了。ID.系列名字绕口不说,老百姓根本记不住。你看隔壁特斯拉叫Model 3,比亚迪叫海豚,多接地气。要是真改回Polo这名儿,光省下的广告费就够给每辆车多装个座椅加热。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都觉得Polo是阿姨买菜车,这改名到底是妙招还是昏招,还得看大众怎么包装。
续航标称450公里,我特意问了几位提了车的车主,冬天开暖风实际能跑380公里左右。这个水平在北京城里转悠肯定够用,但要是跑长途还是得算计着来。充电速度倒是惊喜,30分钟能从30%充到80%,够我在服务区吃碗泡面的功夫。不过现在国产车都喊出800伏高压平台了,大众这套系统明年会不会落伍还真不好说。
最让我感慨的是底盘调校。过减速带时那个"咚咚"两声,还是熟悉的德系味道。后轮虽然改成鼓刹被网友喷惨了,但我实测连续下坡制动根本没热衰减,要不说大众工程师骨头里都流着机油呢,该省的成本绝不乱花,不该省的地方绝不含糊。
站在车贩子角度琢磨,这车保值率估计悬。现在电动车市场跟手机似的,新款一出老款就掉价。但话说回来,买大众的谁不是图个踏实?真要追求保值还不如去买黄金。我认识的好几个网约车司机都准备换这个,图的就是维修便宜、电池靠谱。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大众现在推ID.2就像老字号突然开始卖网红产品。你说它保守吧,它又跟着电动化大潮;你说它激进吧,骨子里还是那股子德系固执劲儿。要我说啊,在电动车乱战的年头,或许正是需要这么个"稳中带皮"的选择。至于要不要等它改名Polo再入手?要我说啊,早买早享受,汽车跟媳妇似的,看对眼了就别计较那点彩礼钱。
来源:隔壁说车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