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香港好几所大学开始认真查假学历,从一月到七月,警察接了126起相关报案,港大说发现几百份假硕士申请,理工查出十来宗,中大更厉害,光是2025到26学年就拦下几百宗假本科申请,这些人都没被录,但申请流程都走完了,学校也查出来了,最后没人去管,事情就这么
2025年香港好几所大学开始认真查假学历,从一月到七月,警察接了126起相关报案,港大说发现几百份假硕士申请,理工查出十来宗,中大更厉害,光是2025到26学年就拦下几百宗假本科申请,这些人都没被录,但申请流程都走完了,学校也查出来了,最后没人去管,事情就这么算了。
造假不是一个人干的事,是一整套生意,中介开口就明码标价,澳门科大、城大三十万起,浸会、城大六十万,港大、港中文八十万起步,有的直接喊一百万,他们不光卖录取,还帮你改背景,你要是二本毕业,他们给你弄个加拿大OSSD高中文凭,或者菲律宾的本科证,成绩单也能买,OSSD课程七成是网课,成绩能刷,一个学籍卖近十万,面试有人替你去,找个人长得像的,线上帮你答,加八千块就行,语言考试不用考,拿海外学历直接免掉。
这些中介说自己有内部关系,其实就只是转手倒卖,有个叫李丰的,说自己是源头厂家,实际上就是个批发商,把名额卖给下家,真正操作的链条很长,从伪造学籍、刷分、代面,到最后交材料,每一步都有人干,他们专挑监管松的地方下手,比如加拿大的OSSD系统,机构能批量代修课,成绩想改就改,国内一些国际学校也掺和,生源少了,干脆卖学籍、造GPA,三年的课半年就刷完,这种事挺常见的。
境外学校也有责任,英国和美国一些大学对非主流学历的审核很松,推荐信和成绩单常常不核对真假,这跟2019年美国Varsity Blues案不一样,那个是个别家长花钱买通教授,现在亚洲这边是整条产业链,有人专门造假学历,有人负责中间分钱,还有人代考代面,每一步都分工清楚。
买假学历的人不是被骗,是自己找上门的,一类是普通一本二本的学生,想进名校,觉得花钱能走捷径,另一类是挂科太多快毕不了业的,急着找条退路,这些人家里不缺钱,也不太把规则当回事,觉得有钱啥事都能摆平,但他们不敢说,一说学校就取消录取,移民、工作全得泡汤,所以谁都装不知道,大家心照不宣。
这事不只在香港,假学历的目标已经扩到新加坡国立、马来亚大学、澳洲八大、美国州立大学,2024年澳门城市大学发公告点名了十几家黑中介,是第一个敢公开动手的学校,现在高校也开始防了,要求本科院校直接发官方成绩单,不再信学生自己交上来的材料,还有更隐蔽的,中介和境外认证机构勾结,弄出能查到编号的假学历,有些系统真能过初审。
整个链条转得挺顺,没人管,也没人敢管,造假的赚得痛快,买的人心里清楚,学校查到了也不深究,大家都各取所需,谁也不想把这层纸捅破。
来源:新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