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播迅速,一般每年秋季出现上升、冬春季会出现季节性高发流行。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
叠加早晚温差大和空气干燥等因素影响
个人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增加
儿童本身抵抗力弱
适应能力较差
是流感的高发人群
请广大师生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典型症状有哪些?
这篇“流感防御指南”送给你
教你科学应对流感季的病毒攻击
流感是什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播迅速,一般每年秋季出现上升、冬春季会出现季节性高发流行。
流感有什么症状?
流感病毒感染后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常出现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大多呈自限性,也可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儿童、老人、孕妇和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
流感≠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全年散发,在季节交替时多发,症状通常较流感轻,传染性不如流感强。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病因不同。
流感通常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而普通感冒主要是由于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
症状不同。
流感往往来势较急,由于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内复制,常引起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卡他症状’可能不是流感特别明显的临床表现。
普通感冒更多表现出上呼吸道的不适,称之为'卡他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痒等,病程相对较短,在3-7天内就能明显缓解。
流行特点不同。
流感呈明显的季节性流通常在冬春季高发。普通感冒无明显季节性流行特点,其传播范围较为局限,在人群中以零星散发为主。
流感是怎么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更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因此人群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降低发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接种流感疫苗。
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①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公共卫生和卫生检疫人员等;
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③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④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⑤孕妇;
⑥6~59月龄儿童;
⑦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⑧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做好日常防护
做好日常防护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包括: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身体抵抗力;
⭐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环境清洁;
⭐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如果孩子不幸出现了流感症状,家长切勿慌张。
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一旦怀疑流感,应立即带孩子就医,经咽拭子流感抗原或核酸快速检测阳性即可确诊。
轻症流感在医生指导下,早期(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效果最好;重症流感需及时住院治疗,防治并发症。
切记: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流感病毒无效!不要乱吃成人感冒药。
家庭护理,助力康复
充分休息:让孩子在家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补充水分:鼓励孩子多喝温水、清淡的汤粥,防止脱水。
清淡饮食: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烂面条、粥等。
物理降温:若孩子发烧,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方法辅助降温,并遵照医嘱使用退烧药。
隔离观察:让孩子居家隔离,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后48小时,再返校上课,以免传染给他人。
流感虽凶猛
但可防可控
防治要点:
“疫苗提前打,习惯日常抓
生病早就医,居家宜休息”
让我们用科学的防治知识
化作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铠甲
陪伴他们安然度过每一个流感季
健康、快乐地成长!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
来源|成都疾控、北京发布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小邹 校对|木子、石头
来源:暮光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