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当季节转换、气温“断崖式”下跌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裹紧外套。但您可能不知道,在这瑟瑟寒风中,我们的血管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压力测试”。而这场测试的关键考官,就是骤降的气温,它正悄无声息地拨动着脑卒中风险的“开关”。
世界卒中日
每当季节转换、气温“断崖式”下跌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裹紧外套。但您可能不知道,在这瑟瑟寒风中,我们的血管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压力测试”。而这场测试的关键考官,就是骤降的气温,它正悄无声息地拨动着脑卒中风险的“开关”。
天冷了,血管“缩”血压涨
当天气突然变冷,身体为了保存核心区域的热量,防止热量散失,会启动一套“自我保护”机制。然而,这套机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却可能是一场“灾难”。
血管“热胀冷缩”,阻力加大
寒冷刺激会使体表的血管收缩,变得狭窄。心脏要想把同样多的血液泵到全身,就不得不使用更大的力气,从而导致血压飙升。这被称为血管阻力增加。
神经“紧张备战”,加压指令下达
天气一冷,交感神经系统就如临大敌,进入“战斗状态”。它会释放更多的儿茶酚胺等激素,这些激素会给心脏和血管“加压”,让心跳更快、更有力,让血管收缩得更紧。有研究表明,冬季的平均血压可比夏季显著升高。
血液“浓稠易凝”,雪上加霜
在低温环境下,我们出汗减少,但通过呼吸散失的水分并未减少,有时反而因为干燥的暖气环境更容易隐性失水。人们常常因感觉不到口渴而饮水不足,导致血液相对“浓缩”,粘稠度增加。这对于已经狭窄的血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高血压:
脑卒中最“凶猛”的导火索
高血压之所以被列为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我国7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它对大脑血管的破坏是持续且致命的。脑卒中主要分为两大派: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高血压在两者中都扮演了“核心反派”的角色。
脑梗死是如何发生的?
长期的高血压,就像一股持续不断的高压水流,冲击着原本光滑的血管内壁。日积月累,血管内皮会被“冲”出一些小破口。此时,血液里的胆固醇、脂质等“垃圾”就会趁虚而入,沉积在血管壁下,形成像粥一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当这些不稳定的斑块在外界刺激下(如寒冷导致血压骤升)突然破裂,身体会误以为这里“出血”了,立刻派出“抢修队”——血小板和凝血物质,在破口处形成血栓(血凝块)。这个血栓很可能当场堵死本就狭窄的血管,或者脱落下来,随血流飘到更细的脑部血管,造成堵塞。大脑细胞一旦缺血缺氧,几分钟内就会死亡,这就是脑梗死。
脑出血是如何发生的?
当天气骤冷,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超过血管壁的承受极限时,这个脆弱的“微动脉瘤”或者本就硬化的血管,就可能在瞬间破裂,血液直接涌出进入脑组织,形成脑出血。这如同决堤的洪水,对脑组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识别脑卒中:
牢记“BE FAST”口诀
脑卒中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时间就是大脑”,每延迟一分钟,就有近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FAST”口诀,简单易记,是人们识别脑卒中最有效的工具。切记:不要犹豫,不要等待症状自行缓解,不要自行服药! 快速行动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
总结
当寒潮来袭,在为血管做好保暖、稳定血压的同时,请务必在心中刻下这组生命的密码——“BE FAST”口诀。正值第二十个“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多一份警惕,尽早识别脑卒中,关键时刻立刻就医!
Doctor Y
一个阳光勤勉的医学公益科普专家
WORLD STROKE DAY
全面工作
传播矩阵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
来源:健康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