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洁特生物成立于2001年4月11日,于2020年1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广东省广州市。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企业,技术实力领先,产品远销欧美等70多个国家及地区。
洁特生物成立于2001年4月11日,于2020年1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广东省广州市。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企业,技术实力领先,产品远销欧美等70多个国家及地区。
洁特生物主营业务为细胞培养类及与之相关的液体处理类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 - 医疗器械 - 医疗耗材,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医用耗材、微盘股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35,净利润第32
2025年三季度,洁特生物营业收入3.98亿元,在行业50家公司中排名第35,远低于行业第一名英科医疗的74.25亿元和第二名国科恒泰的53.53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的13.79亿元和中位数7.55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液体处理类3.37亿元占比60.24%,生物培养类1.72亿元占比30.74%,其他(补充)2783.53万元占比4.98%,仪器设备及其他类2259.68万元占比4.04%。当期净利润5862.57万元,行业排名第32,与第一名乐普医疗的9.96亿元和第二名英科医疗的9.52亿元差距较大,低于行业平均的1.83亿元和中位数7588.01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洁特生物资产负债率为28.75%,高于去年同期的28.30%,也高于行业平均的23.66%,这表明公司偿债能力方面面临一定压力。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2.17%,高于去年同期的39.78%,但低于行业平均的48.78%,说明公司盈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董事长袁建华薪酬107万元,同比减少13万元
洁特生物控股股东为袁建华,实际控制人为袁建华、袁晔。董事长袁建华,195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南京医学院医学硕士,主管医师(中级职称)。曾在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诊断研究室担任主任,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访问学者,2001年4月创办广州洁特生物过滤制品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等职,2014年11月至今在公司担任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其薪酬从2023年的120万降至2024年的107万。总经理Yuan Ye James,1979年出生,加拿大国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文科学士,2005年起在公司任职,2014年11月至今担任总经理、董事,2024年薪酬201.65万,较2023年的180.49万有所增加。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增加5.43%
截至2025年9月30日,洁特生物A股股东户数为8274,较上期增加5.43%;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7万,较上期减少5.12%。十大流通股东中,诺安多策略混合A为新进股东,持股85.91万股;嘉实领先优势混合A、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信达证券指出,洁特生物深耕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二十余年,技术实力领先,产品矩阵完善。海外市场以ODM为基础加速自主品牌输出,2024年海外自主品牌收入同比增加46.07%,占境外收入比达18.89%;国内市场把握进口替代机会,科研与工业市场双轮驱动,2024年细胞工厂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8.55%。公司还推进产品高端化和智能制造降成本。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2亿元、7.72亿元、9.1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98亿元、1.18亿元、1.4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长江证券指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68亿元,归母净利润4633.86万元。公司积极拓展客户,新增客户623家,改良或新开发产品涉及13个系列共56个规格。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2.57%,净利率17.74%。海外市场以ODM销售为主,自主品牌销售提速,在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区域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产品品类齐全。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0、1.13和1.4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图:洁特生物营收及增速
图:洁特生物净利润及增速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财汇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