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2025.10.30)看到消息,乐普的EGFR ADC维贝柯妥塔单抗国内获批上市,适用于治疗既往经至少二线系统化疗和 PD-1/PD-L1 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
今天(2025.10.30)看到消息,乐普的EGFR ADC维贝柯妥塔单抗国内获批上市,适用于治疗既往经至少二线系统化疗和 PD-1/PD-L1 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
看了一下今年ASCO上公布的临床数据——共有173例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配至维贝柯妥塔单抗(n=86)或化疗组(n=87),两组既往中位治疗线数均为三线,分别有46.5%和47.1% 的患者基线存在肝转移。截至2024年6月30日,维贝柯妥塔单抗组经BICR评估的ORR为30.2%,化疗组ORR为11.5%,中位PFS 获益翻倍,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37%(5.82个月vs. 2.83个月;HR=0.63,P=0.0146)。截至2024年12月30日,期中分析时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7.08个月vs. 11.99个月(HR=0.73),维贝柯妥塔单抗已显示出明确的获益趋势。排除交叉治疗的影响后,两组的OS HR为0.59(95%CI 0.37-0.93)。
看了一下项目进度,2016年8月就申报临床了,2024年9月首次申报上市,2025年3月撤回,同月又再次申报(2025.03.06承办),2025年10月获批(优先审评品种),目前进入III期的适应症有鼻咽癌的联合用药(普特利单抗),还有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比较有意思的是,东耀药业是联合申报方,这算不算东耀转型CMO的一个代表作呢。
EGFR这个经典靶点,在小分子药物不断迭代重磅品种辈出的同时,其他的技术路线也没落下。单抗应该是成药早的技术路线了西妥昔单抗国内2005年获批,在国内只比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山之作吉非替尼(2004年)慢一年。今年2月强生的EGFR/c-MET双抗国内获批,紧接着10月单抗ADC获批,后面有机会撞线的技术路线可能是双抗ADC了(BMS从百利天恒引进的EGFR/HER3靶点的伦康依隆妥单抗 )。另外还有处于比较早期阶段的PROTAC等技术路线,感觉有些宝藏靶点,当我们认为已经把它盘包浆了,也许对它的开发又将迎来突破。
然后想聊一个我初看觉得很神奇再想觉得影响蛮大的事,10月28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是下发给各中央预算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的。
文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公众号上已经总结了,出现以下4种情况,投标单位要响应审查:1.投标(响应)报价低于全部通过符合性审查供应商投标(响应)报价平均值50%的,即投标(响应)报价
如果解释不过去,结局是凉凉,其实第十一批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的时候,就标出了需要提交“报价合理性声明”的企业所涉及的品种。关键是以上4种情况中的前3种,特别是第3条报价低于最高限价的45%,基本上现在拟中选的企业都应该降幅超过45%吧,因为取消了降价50%以上获得拟中选入围资格的保底。
但话说回来,降幅这种数字游戏,想要调整分分钟就能调整好,把最高限价打下来,降幅不就更容易达标了嘛。但问题是,当天花板低了,房间里生活的人总会觉得压抑。
随想随笔,欢迎交流
来源:狂想回归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