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他默默在沙漠深处,干了一件震撼世界的大事,靠着不上市、不借贷、全靠自有资金,一块一块拼出一个横跨十几大工业链的庞大帝国。
中国最“另类”的首富,终于藏不住了。在过去三十年里,他既没有资本市场的镁光灯,也很少出现在财经头条。
但是他默默在沙漠深处,干了一件震撼世界的大事,靠着不上市、不借贷、全靠自有资金,一块一块拼出一个横跨十几大工业链的庞大帝国。
这个低调到极致的男人,不得不被人重新认识——他就是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
刘永行这个名字几乎从不出现在流量榜单。但他用实力证明真正的强者,不靠喧嚣取胜。
很多人知道他的哥哥刘永好,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在饲料和农业圈名动一时。但刘永行的成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2年他父子以1500亿身家冲上胡润百富榜第18名,一度超越光伏大佬李振国,成为多晶硅行业的新王者。
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全部,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刘永行是中国商业版图中最大的“隐形冠军”之一。他治企理念里有六个字特别扎眼,自有资金、不借钱。
这不是噱头,也不是保守。他真的是靠一分钱一分钱攒出来的本钱,在每个最难做的领域,横冲直撞几十年,硬是把战争打成了工艺。
从1995年分家之后刘永行带领的东方希望开始全面转型。
当初从做鹌鹑蛋起家,到后来横跨饲料、电解铝、水泥、氧化铝、多晶硅、煤化工,再到如今稳坐全球十大电解铝、多晶硅生产商之列,这中间没有奇迹,只有常人无法想象的坚持与算计。
一句话总结他这三十年的发家史,只有四个字,刀刀向内。
刘永行最早公开被称为“低调的首富”,但在业内他有个外号叫“红海屠夫”。什么行业最卷?他偏要进去玩。而且卷的不是规模,是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循环产业效率。
最典型的,就是他在新疆准东煤田的“六谷丰登”产业园。2010年,新疆政府邀请他去投资,专门留了几个交通便利、靠近城市的好地段。
但刘永行闲都不闲,直接挑了一块戈壁滩的“地狱之地”,因为这里靠近全球最整装的煤田,准东煤田。
别人觉得他疯了,他却清醒得很:“能不能做世界上最低成本的循环重化工产业,这里是天选之地!”
十多年时间,刘永行在那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里,真造出了一个庞大的工业循环体。全球最长的传送带之一、全长26公里、每小时能运送4000吨煤炭,连三峡电站都得甘拜下风。
这些煤一部分被拿来发电,一部分用来炼工业硅、甲醇、电解铝、多晶硅。再将电解铝和多晶硅收益回补系统,再进一步误差级优化,用有机残值发展养殖业,最终形成沙漠改良的农业闭环。
从这个项目单项计算,东方希望的资产投入只有国外项目的1/6,国企的1/3,发电成本低至0.09元/度,省下的成本不是千万,是以“亿”为单位的年流水底盘优势。
而这种魔鬼般的底层设计能力,正是刘永行的招牌。
见过有人“把大事当小事办”,但你见过哪个首富亲自关注“一吨水、一度电”的实时能耗改进?
刘永行做到了不光关注还每天盯着。他亲自制定的成本日报表,对比着包括矿号、电耗、煤耗等将近100项数据,工厂上下都被训练成了细节疯子。
他不是搞“规模崇拜”的人。他说:“中国不缺领导力,缺的是持之以恒做小事的耐心。”
这句话在别的企业家口中,可能是鸡汤。但在他这里,是成本优势堆出的真金白银。
比如2002年中国电解铝的人均产能大概才30吨/人年。刘永行上来就定了个行业疯子才敢定的目标,300吨/人年!直接拉行业10倍。
几年后不仅实现了,还做到650吨/人年的行业巅峰。就是靠“挤”,把每一个微小环节的效率压榨到极致,最后拼出行业不败的工业模型。
有人会问,这不是非人工作法吗?他靠什么让员工愿意跟他拼?
答案还是两个字,真诚。、他穿着总是普通衬衫、黑布鞋,从不动辄不安的外表商务腔。别人拼性感漂亮的商业模型,他只认“搞干货”。
别人说重化工资本密集、周期长、回报低,是最不适合民企涉足的泥潭。但他偏要这么走,甚至连钱都不去借。
银行上门求着给他放款,他笑着回:“怕有钱了把人逼疯。”
放今天这个金融杠杆为王的时代来看,这简直不可理喻。
但刘永行就用全自持的模式,彻彻底底证明了一件事,即使不靠融资、也不靠烧钱换规模,中国企业照样能慢慢拼出真世界级的制造帝国。
这里边的难度,远比做一轮火一轮的互联网公司复杂一百倍。
以新疆准东为代表的封闭低能耗产业迭代路径,不止是一家企业的商业奇迹,更可能是中国能源转型与现代工业系统国产化重塑的样板。
你可以说刘永行是民营企业的泥腿子,但他还是个专利近千项的发明家和首席科学家。
深蓝能源系统、变频节能器、三相模拟稳速系统……这些听着“没流量”的硬核技术,都一次次拿下行业难题。
他不是靠概念包装发家,而是真刀真枪啃下来每一个技术关口,把它变成产品,再倒逼全行业成本线重构。
很少人注意到,东方希望旗下的科技公司,如希望森兰科技、希望深蓝空调,已经成为中国节能与传动设备、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核心力量,不光市占率领先,而且不少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南美市场,甚至在重工复杂度上对标西方十强企业,毫不逊色。
别看他低调,甚至在网上搜不出几段公开演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挺起中国制造在能源、化工、新材料上的筋骨。
未来再说到谁是中国最有分量的企业家,刘永行绝对排得上前五。
这盘棋能落到今天这个局面,说到底靠的一个词,定力。
时代有它的造富逻辑,但刘永行选择用一条冷门、长线、逆势而行的路径,走出一个庞大而深沉的产业巨人。
他不讲梦想,也不表决心,但却让中国这个“被轻视的制造国”,有了踏实走到世界前面的可能。
在如今这个万物都讲求“快”、讲求“爆”的时代,刘永行的故事是一种反潮流——不靠融资、不追热点,把重资产拼成黄金产线,把“笨办法”做到极致。
他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制造强国的最朴素底色,也给很多浮躁的创业者泼了一盆清醒剂,中国不缺聪明人,缺的是几十年死磕细节的“行动者”。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科普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