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不久在长沙举办的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提出,抢抓机遇,找准赛道,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在湖南落地见效。
前不久在长沙举办的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提出,抢抓机遇,找准赛道,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在湖南落地见效。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湖南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发力的重点领域是哪些?
9月15日,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在长沙开幕
01、湖南要达成怎样的目标?
《方案》按照“两年有突破、五年见成效、十年成高地”的要求,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和应用示范地。
按时间节点,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智能算力达5.25EFlops,实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文化等重点方向深度融合,形成50个左右行业垂类大模型、200个左右典型应用场景,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5%。
到2030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智能算力达12EFlops,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引领区。
到2035年,全省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跻身全国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2、湖南向哪些领域发力?
湖南“人工智能+”行动将在五大领域重点发力。
第一,科学技术领域。
“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加快推动类脑芯片、量超智融合计算等前沿领域探索研究,支持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判断、伦理规范等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等。
“人工智能+”神经科学。
聚焦脑科学、脑机接口、神经康复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开展脑认知机理与脑机智能、脑机接口基础软硬件、智能康复评估系统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
第二,产业发展领域。
“人工智能+”先进制造。
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以制造领域垂类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力,围绕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及北斗、智能衡器计量、先进钢铁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应用,提升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水平等。
9月24日,北斗场景示范展在株洲国际会展中心开展,上千个应用示范场景亮相,集中展示北斗系统在多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成果
“人工智能+”文化旅游。
全力争取文化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布局湖南,建设岳麓山文化数智传播实验室等平台,建立“数字湖湘基因库”等。
“人工智能+”农业。
推动传统育种向智能育种转变,有效缩短育种周期。打造一批无人农场、渔场等。
具身智能。
加快升级深度学习、模仿学习、迁移学习等智能算法,加快研发视觉、听觉、触觉等高精度智能传感技术与多模态融合算法,实现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等。
第三,消费提质领域。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
加大自动驾驶车辆投放力度。加快无人清扫、洒水等作业车辆参与城市道路养护巡检。推动快递配送、外卖零售、货物运输等无人车在园区、景区、矿山等封闭场景加快应用。推动在机场、火车站等客运枢纽应用无人接驳车辆等。
中联重科自主研发多款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终端设备。
持续迭代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AR/VR设备等穿戴设备,加快升级智能手机,加快推广智能计算机、智能平板,满足办公、家庭场景数据管理与实时交互控制需求等。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
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探索开展智能无人机空中通勤等。
第四,民生福祉领域。
“人工智能+”教育教学。
深入推进长沙市、株洲市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试点。开发一批通用型人工智能教学工具等。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
深化人工智能在临床辅助决策、医学影像诊断、慢病管理、医保控费、智能门诊分诊、药物疗效评估、传染病监测预警等融合应用。加大医用机器人、脑机交互等智能产品在手术、康养、护理等场景的推广力度。加快在乡村两级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
“人工智能+”高危作业。
加大智能机器人在带电作业、光伏清洗、线路巡检、油气场站巡检、煤矿采掘(剥)、瓦斯检测、高空外墙清洗等高危作业岗位应用。提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燃气等行业安全生产智能化水平等。
五、治理能力领域。
“人工智能+”政务服务。
持续迭代“湘易办”“湘办通”。推进“机器管招投标”垂类大模型建设,探索主观分评审、投标文件监测等应用场景等。
1月8日,湖南省“机器管招投标”系统省本级上线试运行
“人工智能+”应急管理。
加大推广全地形、轻型化智能机器人和“铁塔哨兵”系统。加大在巡堤查险、隐患排查、灾害事故救援、森林防灭火等场景中的应用。围绕堤坝渗漏、管涌、空洞、崩岸等隐患,加快应用智能感知探测设备,实现从人防、技防向智防转变等。
03、湖南将如何实施?
湖南将通过六大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加速落地。
第一,产业提质行动。
加快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零部件及整机产品研发生产。推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加快发展数字人,构建完整数字人产业链生态图谱等。
6月18日,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湖南展台,AI数字人左宗棠与观众在线对话
第二,科技创新行动。
纵深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战略合作,联合开展一批新技术攻关。依托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四大实验室”、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供给更多人工智能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等。
10月17日,Hitch Open世界AI竞速锦标赛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举行决赛。这是世界首个以AI算法为核心的电动汽车极限竞速赛事,湖南大学、清华大学等7支高校战队参赛
第三,筑底强基行动。
积极推动绿电与算力协同发展。培育壮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产业。综合湖南优势领域,支持加快研发布局智能制造、音视频、医疗健康等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等。
第四,人才引育行动。
深入实施“芙蓉计划”,积极引进海外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支持举办高水平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大赛活动。支持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工智能领域与海外合作伙伴共建联合实验室。支持省内高校整合汇聚优势资源,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学院等。
第五,改革赋能行动。
适时推动《湖南省人工智能应用促进条例》立法,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全面推行“非禁即入”,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创新主体在特定区域、特定场景内开展首创探索等。
第六,开放合作行动。
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在湘布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全力争取面向非洲的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布局湖南,推动更多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标准、应用落地非洲等。
为保障《方案》顺利落地实施,湖南将在省级层面建立“人工智能+”行动协调机制,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双牵头,统筹推进全省“人工智能+”行动。
湖南将积极争取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政策支持。出台并落实十大支持措施,对评选出的重点企业、示范场景、未来场景、重点科技创新平台给予支持。推动金芙蓉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人工智能应用。
湖南还将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器。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推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先行先试创新型产品和应用场景。
同时,湖南会加快应用数据空间、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防止算法漏洞、数据泄露、身份伪造等风险。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伦理治理体系,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方案》有效期5年,并公布了湖南省“人工智能+”十大重点企业、湖南省“人工智能+”十大示范场景、湖南省“人工智能+”十大未来场景、湖南省“人工智能+”十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首批),以及湖南省“人工智能+”十大支持措施。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