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近期从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国文化中心专场上了解到,“十四五”时期,北京以“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为总体框架,统筹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理论武装、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千年古都焕发时代光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记者近期从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国文化中心专场上了解到,“十四五”时期,北京以“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为总体框架,统筹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理论武装、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千年古都焕发时代光彩。
其中,文化创作生产繁荣发展,优质供给更加丰富多元。“北京大视听”品牌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亮丽名片。五年来,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规模实现翻倍,累计投入超5亿元扶持奖励作品700余部,推出《觉醒年代》《我的阿勒泰》《南来北往》等300余部精品力作,其中10部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位列全国第一。
在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北京着力建设“演艺之都”“博物馆之城”“书香京城”,2024年举办营业性演出5.7万场,观众超128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全市备案博物馆达246家,地坛书市销售码洋超1亿元,同比增长37.8%。北京环球度假区、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等新地标建成开放,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文化消费选择。
北京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消费活力持续迸发。北京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3.7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6722.4亿元,双创历史新高。通过出台《关于推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北京市首创“漫步北京”计划,推出500多条主题游线路,认定100家文化旅游体验基地。
在文商旅体融合方面,北京创新推出“票根经济”“第二现场”等模式,成立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202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首次推出“中网嘉年华第二现场”,场内综合消费超3600万元,同比增长44%。北京国际电影节带动相关商圈客流达3995万人次,同比增长7.8%。
北京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关于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1.4%,同时,认定107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98、首钢园等成为优质文化企业集聚地。
北京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文化新业态企业营业收入占比超七成,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备案人工大模型数量等均居全国首位。电竞文化综合体“微博IN”建成,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顶级赛事落户北京,为文化消费注入新动能。
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国文化中心专场现场。主办方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