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 年 9 月,荷兰突然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夺走 99% 股份和 147 亿资产。其借口是 50 年前的老法案,德国还夸此举 “明智”。这真是维护安全,还是另有所图?
2024 年 9 月,荷兰突然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夺走 99% 股份和 147 亿资产。其借口是 50 年前的老法案,德国还夸此举 “明智”。这真是维护安全,还是另有所图?
今天咱就好好扒一扒荷兰这波操作的来龙去脉,看看所谓的 “明智且无罪” 到底藏着多少猫腻。这事儿表面是企业控制权之争,骨子里其实是全球化时代的利益博弈,每个细节都透着耐人寻味的荒诞。
安世半导体早年可不是啥风光企业,一度濒临破产,就像街边快倒闭的小饭馆,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这时候中国的闻泰科技出手接盘,就跟懂行的厨师接手小店似的,没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只想慢慢调理。
调理的法子其实特实在:把生产链搬到国内。这步棋一走,成本直接降了一大块,而且产品质量没打折扣,就像饭馆换了新厨房,菜价便宜了味道还更好。短短几年,安世的芯片就拿下了车企市场的半壁江山,大众、宝马这些巨头都成了常客,营收一下冲到巅峰,从 “烂摊子” 变成了人人眼馋的 “香饽饽”。
谁能想到,这好日子刚过上没几天,麻烦就找上门了。荷兰突然就盯上了这块肥肉,眼神里全是算计,就像看到邻居家种的菜丰收了,转头就想往自己家里搬。
今年年初,荷兰拉着 8 个国家搞了个 “欧洲半导体联盟”,张口闭口就是 “维护科技生态安全”。当时不少人还真以为他们要搞技术合作,结果回头才看清,这联盟根本就是为抢安世铺路的 “幌子联盟”。
联盟刚搭起来没几个月,荷兰就迫不及待动手了。它翻出 20 世纪 70 年代的《商品供应法》,这法案比好多年轻打工人的父母年纪都大,居然成了接管企业的 “尚方宝剑”。动作快得吓人,一夜之间就把安世的核心高层全换了,资产冻了,技术封了,直接派自己人接管,活脱脱一副 “我的地盘我做主” 的架势。
9 月 29 号那天,也就是联盟刚 “歃血为盟” 没多久,荷兰就正式拿下了安世 99% 的股份和 147 亿元的资产。更讽刺的是,德国经济部长舒尔茨还跳出来夸赞这事儿 “明智且无罪”。这操作让我想起小时候邻居家抢了别人养肥的鸡,还说 “帮你照顾家禽是积德行善”,简直刷新认知。
安世中国后来发的《致客户信》里直接戳破了谎言:“荷兰管理层散布不实信息,企图干扰采购决策。”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 “别装了,你们那点心思谁看不懂”。闻泰科技的中方 CEO 张学政连办公室椅子都没来得及收拾,就被赶了出去,这哪是 “接管”,分明是明火执仗的抢夺。
荷兰本以为抢了个金疙瘩,没成想好日子只持续了几天,反噬就排着队来了。中国直接出手限制了安世在华产品的出口,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欧洲车企率先崩了。
大众、宝马、奔驰这些平时风光无限的车企,瞬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安世的芯片占了全球汽车芯片市场 40% 的份额,供应一断,生产线直接停摆。有数据说欧洲车企这波损失起步就是 10 亿欧元,客户的违约金索赔单像雪片一样寄过来,比双十一的快递还密集。
之前跟着喊 “科技安全” 的车企们,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联名跑到荷兰政府门口闹,要求按期限供芯片。可问题是,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同价同质芯片,大多还得找中国制造商,说白了就是得求中国放开管制。这场景跟小时候偷摸把家里的柴火扔了,冬天冻得发抖又求着家人烧炕一模一样,既可笑又可悲。
更糟的是中欧关系也被搅僵了。德国外交部部长瓦德富尔本来说好要来访华,结果临时取消行程,对外还嘴硬说 “双方没时间”。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贸易关系紧张的信号。德国在华的订单眼看着要缩水,之前赚的钱还不够填车企的亏空,这波真是 “偷鸡不成蚀把米”。
荷兰经济部长后来只能厚着脸皮主动找中国,前后态度转变比川剧变脸还快。挣钱的时候把中国排除在外,说有风险;亏钱了就立刻想起中国,这文字游戏玩得确实溜,可惜观众早就看腻了。
荷兰抢来安世后才发现,这企业看着光鲜,其实有个致命短板 —— 稀土。制造半导体芯片离不了稀土,而全球稀土供应链里,中国的地位根本绕不开,就像做馒头离不了面粉,就算有再好的蒸笼也白搭。
安世的生产线大部分还在东莞,荷兰抢走的不过是个营业执照,就像抢了餐厅的招牌,却发现厨师和食材全在别人手里。安世中国内部直接下了通知,员工 “有权拒绝执行外部指示”,这简直是企业版的 “釜底抽薪”,荷兰派来的管理层看着空荡荡的生产线,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中国这边的应对也挺稳,没跟着荷兰的节奏乱,而是按自己的步调来。启用 CIPS、推进人民币结算、弃用 ERP,这些动作都是在对冲欧洲的霸凌,就像给自家院子扎上篱笆,谁想来随便薅羊毛都得先掂量掂量。
现在再看欧盟的处境,简直是进退两难。它在全球产业链里处于末端,生产能力薄弱,想突破瓶颈却找错了方向。之前想挑中旺旺 “回血”,后来又搞反胁迫工具,这些操作看着精明,实则治标不治本。欧盟知道自己建不起强悍的生态链,又没美国薅羊毛的底气,只能用老掉牙的掠夺手段,可偏偏惹了惹不起的中国。
更要命的是,欧盟把安全命脉交到了美国手里。就说数字经济吧,欧洲再怎么发展,命脉还被美国捏着,美国一个巨头就能掐断欧洲的数据库。这样的状态根本算不上独立的政治体,连安全都没法自己做主,还谈啥搞经济?
现在欧盟已经急火攻心了,要是过不了经济难关,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和罢工恐怕不远了。最惨的还是底层民众,政客一出手,他们可能就面临失业,就像台风天里的树叶,只能跟着乱晃。德国经济部长舒尔茨说荷兰的操作 “明智”,可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短视,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断了千万人的生计。
网友观点展示“这哪是维护安全,分明是强盗逻辑!中国救活的企业,凭啥荷兰说抢就抢?”“欧洲车企也是活该,跟着起哄喊安全,现在芯片断供了知道急了,早干啥去了?”“稀土这张牌太关键了,没有中国的原材料,抢来的工厂就是一堆废铁,荷兰想啥呢?”“全球化时代还玩掠夺那套,荷兰这是把路走窄了,以后谁还敢跟他们合作?”“德国取消访华就是心虚,真要是硬气,咋不先解决自家车企的芯片问题?”
总结荷兰抢安世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短视的利益算计。以为抢了企业就能占着便宜,既讨好美国又捞到好处,没成想砸了自己的招牌,还坑了盟友。这就像打牌时只盯着眼前的单张,忘了对手手里还有王炸,最后输得一塌糊涂。
政治干预企业经营从来没有好结果,不管是抢企业的荷兰,还是被坑的车企,最后买单的都是普通民众。全球化的今天,合作才是共赢的出路,靠掠夺和打压,根本走不远。欧盟要是还不清醒,早晚得栽更大的跟头。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荷兰用 50 年前的法案抢中企资产,还喊着 “明智无罪”,这种操作真能算 “维护安全” 吗?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雕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