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圈炸了!BC电池火到缺货,这5家企业凭啥被盯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19:01 1

摘要:最近光伏圈热度直接飙到顶点!身边做光伏贸易的老友天天跟我吐槽,现在抢BC电池组件比抢热门车票还难,部分订单都排到2026年初了,还得眼巴巴等产能逐步释放;下游电站项目方更干脆,为了提前锁定货源,主动加价都不带犹豫的。我刷行业论坛、看资讯的时候发现,“BC电池缺

最近光伏圈热度直接飙到顶点!身边做光伏贸易的老友天天跟我吐槽,现在抢BC电池组件比抢热门车票还难,部分订单都排到2026年初了,还得眼巴巴等产能逐步释放;下游电站项目方更干脆,为了提前锁定货源,主动加价都不带犹豫的。我刷行业论坛、看资讯的时候发现,“BC电池缺货”“技术突破”“产能扩张”这几个词简直刷屏,就连平时对光伏一窍不通的投资者,都在四处打听相关企业动向,生怕错过了这波风口红利。

这波热潮绝非偶然。2025年国家两会将“降碳、减污、增绿”列为重点工作,明确要推进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力量,顺理成章踩上了政策东风。如今农村屋顶光伏安装量持续攀升,工商业分布式电站扎堆落地,海外高端市场需求也在持续激增,光伏行业直接迈入新一轮增长期。而BC电池(背接触电池)作为技术迭代的新晋主力,凭借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灵活的适配能力,迅速成为市场争抢的香饽饽。

更关键的是,行业政策门槛正在悄然提高。比如陕西省2025年已明确规定,光伏组件效率必须达到≥24.2%,而BC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轻松就能突破26%,比传统PERC电池高出1-2个百分点,刚好精准契合新规要求。权威数据显示,2025年BC电池的市场渗透率正从3%快速向15%-20%区间迈进,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0亿元,供需缺口瞬间被放大,这也是缺货现象的核心原因之一。

一边是订单排到明年的缺货热潮,一边是千亿级别的市场蓝海,有5家企业始终被行业和资本紧紧盯着。它们到底凭借什么能在BC电池热潮中站稳脚跟?是独家技术垄断、领先产能优势,还是硬核客户资源?今天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话,结合最新行业数据和企业动态,给大家把其中的门道扒得明明白白。

一、先搞懂:BC电池为啥突然爆火?

想弄明白企业为啥被疯抢,得先摸清BC电池的核心竞争力。简单来说,它是一种“背接触”结构的光伏电池,核心设计就是把原本在正面的栅线全部转移到背面,让电池正面完全无遮挡——这不仅让发电效率实现质的提升,外观还特别简洁耐看,农村屋顶装着不突兀,工商业厂房用着也美观,受欢迎程度自然居高不下。

从性能层面看,BC电池的温度系数表现更出色,即便夏天遭遇高温暴晒,发电稳定性也比传统电池高出不少,同时双面发电效率也更优。无论是农村住宅屋顶、工商业厂房屋面,还是大型地面电站,它的适配场景都十分广泛,几乎没有使用限制。从政策导向来看,2025年工信部提高电池效率门槛后,BC电池成为少数能稳定达标的技术路线,企业想要抢占市场份额,布局BC电池成了必然选择。

从市场需求来看,国内光伏抢装潮与海外高端市场溢价效应叠加,直接让BC电池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欧洲户用光伏市场对BC组件的溢价幅度高达20%以上,即便在国内市场,优质BC组件也比普通组件抢手得多。再加上2025年全球BC电池扩产计划虽达52GW,但实际产能释放需要时间,短时间内供需缺口难以填补,缺货也就成了必然结果。

这种供需失衡的背景下,那些手握核心技术、能稳定供货的企业,自然成了行业里的“香饽饽”。下面这5家企业,要么垄断关键设备供应,要么掌控核心材料资源,要么绑定头部客户渠道,每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二、深度解析:5家核心企业的“制胜密码”

1. 帝尔激光(300776.SH):BC电池的“设备霸主”

要说BC电池领域谁的技术壁垒最硬核,帝尔激光绝对是头把交椅。作为全球BC电池激光设备的“隐形冠军”,它的市占率超过70%,几乎包揽了头部组件企业的核心设备供应,其他厂商想分一杯羹都难。

BC电池生产中,激光掺杂、激光开模这两个环节是关键中的关键,少了它们电池效率根本无从保证,而帝尔激光的设备能实现高效低损伤加工,这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给隆基的HPBC电池、爱旭的ABC电池供应核心设备,单GW设备的价值量就高达5000-6000万元,赚钱能力相当突出。2025年BC电池扩产潮来袭,帝尔激光的设备需求直接迎来爆发,预计全年BC设备收入占比能超过50%。这种技术垄断优势,让它在缺货潮中稳坐钓鱼台——毕竟不管企业想扩多少BC电池产能,都绕不开它的核心设备。

2. 宇邦新材(301266.SZ):焊带领域的“配套王者”

光伏焊带看着不起眼,却是BC电池组件的“生命线”,没有它组件根本没法正常工作,而宇邦新材在这个细分领域直接做到了国内龙头地位。它2024年营收达到32.76亿元,近5年复合增速高达41.44%,实力可不是吹出来的。

BC电池的特殊结构对焊带要求极高,普通焊带容易出现焊接应力问题,直接影响组件使用寿命。宇邦新材针对性研发出适配BC电池的多层复合焊带,完美解决了这个行业痛点,而且单GW价值量比普通焊带提升30%,竞争力直接拉满。更关键的是,它跟隆基、爱旭这些头部组件企业合作得特别紧密,市占率超过40%。随着这些头部企业BC产能逐步释放,宇邦新材的订单也跟着水涨船高,在缺货潮中稳稳分到了一杯羹。

3. 捷佳伟创(300724.SZ):全产业链的“设备全能王”

如果说帝尔激光是“专精特新”的代表,那捷佳伟创就是光伏设备领域的“全能选手”。作为全球光伏设备龙头企业,它的PERC设备市占率稳居第一,TOPCon设备也率先实现规模化放量,2024年营收冲到188.87亿元,同比增长116.26%,近5年复合增速47.01%,实力碾压同行。

在BC电池领域,捷佳伟创的布局也相当全面,激光掺杂、钝化镀膜等关键设备都能自主供应,还能适配TOPCon、HJT等多种技术路线。不管企业选择哪种BC技术方案,都能在它这儿找到全套配套设备,不用东拼西凑找供应商,这就是它的核心优势。这种技术全面性让它覆盖了全产业链的头部客户,订单稳定性特别强。2025年BC电池产能扩张,捷佳伟创的设备需求也跟着爆发,凭着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在这场缺货潮中持续受益,自然成了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4. 海目星(688559.SH):激光装备的“后起之秀”

海目星虽然是激光装备领域的后起之秀,但成长速度快得惊人。它2024年营收达到45.25亿元,近5年复合增速36.05%,在激光&自动化装备领域稳稳站稳了脚跟。

在BC电池领域,海目星的创新能力尤其突出。它首创了Topcon激光SE一次掺杂设备,推出的BC激光开模设备能实现高效低损伤加工,目前已经进入批量验证阶段。随着BC电池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对激光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海目星的技术优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它的光伏激光设备市占率正在快速提升,加上技术迭代速度快,订单确定性越来越高,在这场BC电池热潮中,成功挤入核心玩家行列,未来潜力不小。

5. 双良节能(600481.SH):全产业链的“生态玩家”

双良节能走的是“节能+光伏”双主业发展路线,2024年营收130.38亿元,近5年复合增速高达58.39%,发展势头特别迅猛。它没有局限在单一环节,而是切入BC电池上游材料供应领域,覆盖硅片、组件等多个环节,打造了全产业链布局模式。

这种布局的优势特别明显:一方面能有效平滑行业周期波动,不用怕某一个环节不景气影响整体业绩;另一方面能更好地适配BC电池技术迭代,不管是硅片尺寸调整,还是组件工艺升级,双良节能都能快速响应,给下游企业提供稳定的材料支持。2025年在政策红利和缺货潮的双重推动下,双良节能的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回升,凭着全产业链优势,成为BC电池热潮中的“稳健选手”,适合长期关注。

三、总结:BC电池热潮下,机会在哪里?

看完这5家企业的布局,不难发现它们能被行业和资本紧盯,核心都是实打实的“硬实力”——要么手握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要么占据关键产业链环节,要么绑定了头部客户资源。在BC电池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规模冲击千亿的背景下,这些企业无疑是最先吃到行业红利的玩家。

从行业趋势来看,2025年BC电池成本正在快速下降,无银化、薄片化技术让它的单W成本逐渐逼近传统PERC电池,预计成本差将缩至0.06元/W,经济性越来越突出。再加上政策持续支持和海外市场不断扩张,BC电池的增长势头还会持续,未来几年都将处于风口期。

对于行业而言,BC电池的爆发是光伏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产能持续释放,缺货情况会慢慢缓解,但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依然稳固。对于投资者和从业者来说,重点关注技术领先、订单充足、产能释放明确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技术红利中抓住机会。

回到开篇的问题,BC电池火到缺货,本质是技术创新满足了市场需求,而这5家企业凭着各自的核心优势,成为了热潮中的核心玩家。它们的成功,也印证了光伏行业“技术为王”的发展逻辑——只有持续创新、深耕产业链,才能在行业变革中站稳脚跟。

最后想问大家:你身边有没有见过BC电池的应用案例?比如农村屋顶、工厂厂房的光伏板,有没有标注BC电池的?对于光伏技术迭代,你更看好BC电池还是其他技术路线?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咱们一起交流探讨!

股票有风险,只做分享不做推荐。

来源:暖阳映碧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