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者,得也。” ——《大学》财富如水,德行如器,器小水满则溢,器大水聚成海。
“德者,得也。” ——《大学》财富如水,德行如器,器小水满则溢,器大水聚成海。
《了凡四训》讲:“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
《礼记·大学》中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你的德行,决定了你能承载多少财富,
利他福气自来,走正道,路才会长远,有形的东西靠不住,知足者富,修好德行利益别人,走正道,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为什么“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德是根财是果,根深才能叶茂——德行深厚,财富自然稳固,根浅树必摇,若德行不足,财富终会流失。
《周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范仲淹设立“义田”,家族兴盛800年;和珅贪得无厌,最终抄家灭门。
《道德经》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靠欺诈赚钱,终会因欺诈失去; 靠德行积累,财富才能长久。
修德聚财,财富的本质是能量,富不是“争”来的,而是“感召”来的,越贪财越远,越舍财越近。
《了凡四训》讲:“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易经》曰:“君子以厚德载物。”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利他是最高级的商业模式,德到财自到,心平气和财运亨通。
曾国藩:“天道忌巧,谦退是保身 修德 = 修财,德厚财自来,德薄财必去,真正的财富,是内心的丰盛。
《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执着财富,财富反而追随你。“小财靠勤,中财靠智,大财靠德。”
修好德行,财富自然汇聚;
德行有亏,万金终将散尽。
以德养财,财源广进;
以善聚福,福慧双修。
“德”为什么是这一切财富的根本呢?
一个人有德,就像河流遵循河道才能奔腾不息,树木扎根大地才能枝繁叶茂一样,有德之人,其生命能够与天地之正气、宇宙之能量顺畅连接,滋养生命、增长福报的源泉。
无德之人,则如同河道堵塞、树木断根,难以获得天地滋养,甚至可能被自身的负面能量所消耗。
德是积累福报的基石,播种善良、正直、宽容、奉献,就是在积累正面的能量和“福”的种子,当这些种子成熟时,自然会结出各种“财富”的果实。
没有德的积累,即使暂时获得财富,也如同建立在沙土上的楼阁,容易失去,甚至可能因为根基不稳而带来灾祸。
一个有德之人,其人格魅力、信誉、影响力会自然吸引到资源和机会,人们愿意与他合作、支持他、跟随他,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人若想真正富足,必先培德,要想发财先修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财富是哪里得来的?勤奋和努力固然很重要,但真正的大富大贵,不是争来的,也不是挣来的,千金的财富要有千金之体来承载,德在先,财在后,所谓厚德载物,所以,修德比挣钱更重要!
《了凡四训》:世间最厉害的财富术,不是投机取巧,不是一夜暴富,而是修己、践行、利他智慧若不付诸行动,便如同未出鞘的剑,无法斩断命运的枷锁。
财富的获取,不仅需要智慧,更要将认知化为行动,知行合一,方能成就大业,真知必含行动,在行动中积累,是将内心的智慧转化为财富的必经之路。
《道德经》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唯有为他人创造价值,财富才会追随你,你为世界解决的问题越大,你获得的回报就越丰厚。
水满则溢,践行利他,必定能成就更加广阔的人生,财富终非外求,而在内修,以智慧照见方向,以德行夯实根基,知行合一者破,利他之心者通大道。
财富本质,修德在先,厚德载物,德是根,财是果,修德才是真正的聚财之道。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来源:中华大家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