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新神经学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牙龈疾病可能正在以一种隐匿的方式损害人类大脑。南卡罗来纳大学领导的大规模研究显示,患有牙龈疾病的老年人大脑中出现更多白质高信号,这些异常信号反映了脑组织损伤区域,可能影响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运动协调功能。这项涉及1143名
信息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251029100147.htm
最新神经学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牙龈疾病可能正在以一种隐匿的方式损害人类大脑。南卡罗来纳大学领导的大规模研究显示,患有牙龈疾病的老年人大脑中出现更多白质高信号,这些异常信号反映了脑组织损伤区域,可能影响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运动协调功能。这项涉及1143名参与者的研究首次建立了口腔慢性炎症与脑血管损伤之间的直接关联,为"口腔-大脑轴"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白质高信号是大脑扫描中出现的小亮点区域,被神经学家视为潜在脑损伤的重要标志。这些异常信号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与中风风险增加、记忆衰退和运动障碍密切相关。白质由连接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纤维束构成,当这种关键组织受损时,会严重干扰大脑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导致认知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全面下降。
研究主持者、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苏维克·森医学博士表示:"这项研究表明牙龈疾病与白质高信号之间存在关联,表明口腔健康可能在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的大脑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需要更多研究来理解这种关系的机制,但这些发现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保持口腔健康可能有助于维护更健康的大脑功能。"
数据背后的惊人发现
研究团队对平均年龄77岁的1143名成年人进行了全面的牙科检查和脑部扫描。结果显示,800名参与者患有牙龋疾病,343人口腔健康状况良好。通过精密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人员测量了每位参与者大脑中白质高信号的体积和分布情况。
统计分析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模式:患有牙龈疾病的参与者平均白质高信号占脑总容量的2.83%,而口腔健康者仅为2.52%。这种差异虽然看似微小,但在神经学领域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白质损伤最严重的群体中,牙龈疾病患者占比高达28%,而口腔健康者仅占19%。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按白质高信号体积进行分组后发现,最严重组的受影响组织超过21.36立方厘米,而最轻微组的受影响组织小于6.41立方厘米。即使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血压、糖尿病和吸烟习惯等混杂因素后,患有牙龈疾病的参与者出现广泛白质损伤的风险仍增加了56%。
这种关联的特异性也值得关注。研究发现,牙龈疾病与白质高信号存在明显关联,但与脑微出血和腔隙性梗塞等其他小血管疾病标志物之间没有显著联系。这种选择性关联表明,口腔炎症可能通过特定的病理机制影响大脑白质,而非广泛影响所有类型的脑血管损伤。
炎症级联反应的生物学机制
患有牙龈疾病的老年人在大脑中表现出更多的白质损伤迹象,这会影响记忆力和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照顾好你的口腔也可能有助于保护你的大脑。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口腔与大脑之间的病理联系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复杂的生物学机制。牙龈疾病引发的慢性炎症会产生大量促炎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等。这些炎症介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大脑,可能直接损害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增加神经组织对炎症损伤的易感性。
慢性口腔感染还可能通过细菌血症途径影响大脑健康。牙龈疾病患者口腔中的病原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菌聚集杆菌,可以通过受损的牙龈组织进入血液循环。这些细菌及其毒素产物能够穿越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微血管损伤。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口腔细菌可能直接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科学家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组织中检测到了牙龈卟啉单胞菌,这种细菌产生的蛋白酶能够降解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可能加速神经退行性变化的进程。
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是连接口腔炎症与大脑损伤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慢性牙龈炎症会产生大量氧化应激产物,这些有害分子能够损害全身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包括大脑中的微小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调节异常和血栓形成风险升高,最终表现为大脑白质的缺血性损伤。
预防策略的临床转化意义
这项研究的发现对公共卫生政策和临床实践具有深远影响。传统上,口腔健康与认知功能被视为两个独立的医疗领域,但新证据表明需要建立更加综合的健康管理模式。预防牙龈疾病不仅能够维护口腔健康,还可能成为预防认知衰退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策略。
口腔卫生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优势使其成为理想的预防工具。与昂贵的神经保护药物相比,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口腔清洁和专业牙科治疗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可能带来显著的神经保护效益。这种预防策略特别适用于老年人群,因为他们既是牙龈疾病的高发人群,也是认知衰退的主要风险群体。
森医学博士强调:"牙龈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如果未来研究证实了这种联系,它可能会为通过针对口腔炎症来减少脑小血管疾病提供一条新途径。目前的发现强调了牙科护理如何支持长期的大脑健康。"
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牙科评估和脑部扫描都只进行了一次,难以追踪这些病理变化的时间进程和因果关系。未来需要开展长期纵向研究,观察口腔健康改善是否能够减缓或逆转大脑白质损伤的进展。
此外,不同人群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口腔炎症与大脑损伤之间关联的强度。个体化的风险评估和干预策略可能是未来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更广泛的科学视角来看,这项研究为"炎症衰老"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慢性低度炎症被认为是多种年龄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口腔作为人体最大的细菌储库之一,其健康状况可能在调节全身炎症水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认知功能保护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将口腔健康纳入脑健康管理的综合策略中,可能为应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等重大挑战提供新的思路。这种整体性健康管理理念的推广,需要医疗体系、教育机构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努力。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