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和力・浦未来”营商会客厅系列活动持续举办,在青浦区收获大量关注!不仅众多企业踊跃报名,不少企业更是参加一次后希望再度参与。在此前与青浦区商务委沟通时,原本计划把主题聚焦“出海”,但考虑到商务委职能覆盖广、企业需求多元,最终决定“放开”主题——不仅邀请各类企
营商会客厅
“青和力・浦未来”营商会客厅系列活动持续举办,在青浦区收获大量关注!不仅众多企业踊跃报名,不少企业更是参加一次后希望再度参与。在此前与青浦区商务委沟通时,原本计划把主题聚焦“出海”,但考虑到商务委职能覆盖广、企业需求多元,最终决定“放开”主题——不仅邀请各类企业参与,还请来了高校、商圈及职能部门。各方现场直面问题、只讲“干货”,许多原本带着“问题诉求”而来的参与者,当场就将诉求聊成了“合作机会”!
(视频制作:楼嘉寅、张趱)
想开移动门店难不难?
企业痛点敞开说
果然,第一个发言就跳出了“出海”主题。
妮维雅(上海)有限公司企业事务总经理雷开霆一开口就抛出了“开移动门店”的需求:“我们计划把拖挂房车改成移动门店,开到蟠龙新天地、青浦奥特莱斯,C6驾照都考好了,现在就差合规资质!”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青和力・浦未来”营商会客厅,比起第一次“坐等发言”,这次他更主动,还提议“攒局”:“青浦有妮维雅、贝亲、家化,还有好丽友、上好佳,不如凑个市集!”
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林海军带着一口“网红锅”来到现场,他说:“这口锅烧了27天没坏,网上已经有不少流量,我们想知道怎么把这波流量稳住?”话音刚落,深耕直播领域的电商顾俊杰立刻接话:“您作为品牌方跟我们卖货的渠道方做一个资源的对接,你们负责产品,我们负责带货!”
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桉的烦恼聚焦在科研技术上,“我们做外贸,年产20亿双棉袜,占美国丝袜市场60%份额,现在想突破技术瓶颈,把前沿技术用在袜子上,却对接不到资源。”
没想到,现场就有“答案”——上海龙元天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萍当即介绍:“据我所知,西虹桥有家上市公司叫天纺标,国内顶尖的面料科技都在那送检,凉感、肤感、裸感、丝质这些技术他们都有。”
而针对研发需求,青浦区科委副主任崔蕴补充道:“我们正在搭建产学研平台,通过‘揭榜挂帅’,对接企业研发需求与高校科研力量,帮企业化解研发焦虑。”
企业之间的需求与对接,得到了职能部门的积极回应。青浦区商务委主任张隽当场表态:“企业家们提出的‘内循环’思路特别好!既贴合当下发展趋势,又能解决企业实际需求,后续我们将充分对接。”
企业出海需求旺!
政府一揽子服务激活动能
果然,企业“出海”成了现场热议的核心焦点。
圆通速递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叶锋用三个“随着”点出企业出海路径——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随着“华人华企”走出去、随着“跨境电商”走出去。他直言,在出海过程中,企业既需要精准的资讯支持,也有综合类服务的需求待满足。
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曲春燕道出了外派员工的现实难题:“外派时要么社保手续繁杂,要么可能面临‘双重缴费’,合规和运营成本都很高!”
社保青浦分中心副主任蒋俊亮当场建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44条规定,派遣到国外的员工,劳动关系是保留在上海这里,员工的社保费就是在上海这里交。一旦他在国外发生相应的工伤之后,是可以进行工伤认定,认定好之后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第二点如果他到国外去,像有些国家本地是有保险的,可以参加本地保险,之后一旦发生相应的事故,是按照当地国家的保险来进行计算及享受的。”他同时表示,后续会优化咨询通道,精准对接有需求的企业。
如何用“一揽子”服务解决企业出海的各类需求?青浦区商务委主任张隽给出了方向:“青浦区正在打造‘出海服务中心’,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随后,出海服务中心的施海渊老师进一步介绍:“我们的‘一揽子服务’,不仅能解决刚才提到的社保问题,像热门出海地的本地用工比例要求、最低薪酬标准等,都能帮企业梳理,每周还会在新城办设咨询窗口,专门答疑解惑、对接资源。”
深耕纺织品行业的卓饰纺织品(上海)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朱网萍关注到了一个细节问题:“我们参加不同国家的展会时,常因没及时收到补贴通知而错失机会;而且每年政策、申报要求有变化,要是能提前告知就能充分准备了。”
针对这份遗憾,青浦区经委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钱尉蓝立刻回应:“目前‘企呼我应’平台已上线,在‘投资青浦’公众号就能查政策、提诉求,每月还会开政策解读会。”现场不少企业当即掏出手机搜索关注,第一时间锁定政策获取入口。
听需求的同时,难题也在逐一化解。上海龙元天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萍刚介绍完“AI出海选址平台”——可免费帮企业缩短海外选址周期,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林海军立即举手:“我们越南工厂年底开业,正好想咨询后续政策和服务!”
另一边,上海弘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管仲甫提到“海运前置集货仓”试单成功,圆通速递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叶锋就当场约定,要去仓库实地考察,深入探讨跨境物流合作。
青浦让商业活力加速迸发
现场最有意思的是一家小微企业的发言——现场茶歇从冷泡茶、鲜花饼到美味烘焙,均由青浦本土企业N21TEA精心准备,美味之余更让人眼前一亮。主理人沈壮带着疑问而来:“作为青浦企业,我们想知道有没有小众市集能参与,移动车已经有了,但去大景区办资质一直没头绪。”
他的诉求立刻得到现场企业响应。蟠龙新天地总经理黄敏主动邀约:“我们一直在办‘蟠龙水集’,特别欢迎有特色的小众品牌,你可以先来市集,移动车只要符合条件,就能帮你申请入场资质。”
青浦奥特莱斯副总经理殷勤也给出建议:“我们有品牌入门通道,你可以一步步申报合作。”崧泽映象代表宋海龙直接抛出橄榄枝:“我们在做‘崧泽印象上海第一村’,正缺乡村主理人和场地合作方。”沈壮当场就找到了多个合作契机。
青浦区商务委主任张隽也为小微企业支招:“现在商圈里的快闪店、市集,本质是让市场检验产品。只要产品有特色、消费者喜欢,商圈肯定欢迎;政府也会帮大家争取组团参展的机会,降低入场门槛。”
现场不仅有小微企业的诉求落地,大企业的难题也有了新解法。青浦奥特莱斯副总经理殷勤提出两个实际问题:“明年1月1日是我们开业20周年庆,想在今年12月31日办一场特别的烟花秀,需要相关支持;另外,现在离境退税人工办理耗时长、成本高,自助设备又有费用负担,也是个痛点。”
她的话音刚落,青浦公安当即表示会对接沟通烟花秀事宜;上海鲲之益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曹颉也主动接话:“我们在做AIAgent技术,不管是营销提效还是流程优化,都能帮上忙,离境退税的效率问题可以聊聊。”
整场互动充满“一拍即合”的默契,原本分散的资源瞬间拧成一股绳。青浦区商务委主任张隽表示:“今天最大的收获,是听到了企业的‘具体痛点’,后续我们会针对性举办小型对接会,解决‘具体问题’。从平台到品牌再到渠道,打通供应链体系,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转得更顺。”
当前,青浦区正以提升企业感受为核心,持续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不仅要把青浦建成企业“走出去”的理想起点,更要与企业携手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让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迸发。
来源:绿色青浦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