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泰边境动真格!柬埔寨先撤重型武器,和平协议落地第一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7:06 1

摘要:这不是临时起意,是两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的和平协议,现在正式进入第一阶段执行,距离签协议也就几小时,动作挺快。

柬埔寨最近干了件实在事儿从柬泰共同边境把重型武器撤了。

这不是临时起意,是两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的和平协议,现在正式进入第一阶段执行,距离签协议也就几小时,动作挺快。

柬埔寨撤武器的时候,国家电视台全程直播,啥都拍了。

坦克、装甲运兵车、军用卡车这些重家伙,从柏威夏省的边境往暹粒省班迭斯雷区的军事基地开,整整齐齐的没乱。

上午11点左右,柬埔寨国防部的联合观察组,还有东盟的观察员小组,一起检查了装甲车回基地的情况。

这么做挺好,能保证撤军是透明的,没藏着掖着。

本来想觉得这可能就是走个过场,但后来发现观察员们看得挺细,装备数量、路线都对了一遍,合规这块没毛病。

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马利・索切塔中将接受采访时说,这次撤军是为了彰显执行吉隆坡《联合声明》的决心。

这话我信,柬埔寨还希望这步能增进和泰国的信任,让边境老百姓日子恢复正常,现在就等泰国也撤军,把协议第一阶段的双向履约完成。

其实柬埔寨这次先撤军,我觉得挺聪明的,之前7月边境刚打完仗,现在先释放善意,相当于在道义上占了主动。

而且东盟观察员全程跟着,也不是摆样子的。

这些观察员是东盟多国的军事代表和外交官员,会记录装备数量、写监督报告,能减少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猜忌。

之前东盟也调解过柬泰的争端,比如2011年柏威夏寺那回,经验还是有的,这次监督能给后续执行打个好基础。

讲完柬埔寨的动作,就得说说这和平协议到底是怎么来的,毕竟要是没之前的紧张局势,也不用费劲签这个。

今年7月,柬泰边境打了五天仗,打得还挺激烈,几十人没了,几十万平民只能往别的地方跑,局势差点就失控了。

后来双方先停了火,这次吉隆坡协议就是在停火基础上细化的,不只是撤军,第一阶段泰国还得放了关押的18名柬埔寨士兵。

“撤军+释俘”这组合挺好,能一步步降低两边的军事对峙强度,协议签署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都在场见证。

有国际社会看着,双方执行起来也会更认真,毕竟不想在外面面前失信,联合国之前也呼吁过两国用外交解决争端,这次见证也算是国际社会给的支持。

柬埔寨撤军后,泰国海军先回应了,夸双方用外交机制缓解紧张是对的,说这体现了两国想促进边境和平的共同决心。

泰国海军还说,从冲突开始,泰国就把和平解决放第一位,这和他们一贯的立场一致,不过泰国海军也没光说好听的,挺清醒地指出冲突根源还没彻底解决。

比如边界划界的事儿,还有边境埋的水雷,已经造成军民伤亡了,《民族报》报道说,泰国海军明确表态,推进和平的同时,也会随时准备保卫国家,防范挑衅。

泰国没因为签了协议就放松警惕,毕竟边境安全不是小事,留点心眼也正常,本来想觉得签了协议、撤了军,边境就能太平了,但仔细想想,挑战还真不少。

先说泰国的对等行动,啥时候撤军、啥时候放战俘,直接牵动柬埔寨对协议的信任,要是泰国拖太久,柬埔寨那边可能就会犯嘀咕,之前的努力怕是要打折扣。

而且边界划界这事儿挺复杂,柬泰边境差不多40%的地段都没正式划定,柏威夏寺周边因为地形复杂,争议更厉害。

还有水雷问题,柬泰边境扫雷机构的数据显示,那片大概有5万枚遗留水雷,最近几年已经造成200多军民伤亡。

这些根源性问题不解决,早晚还会成为隐患,说不定哪天就因为这些事儿又起冲突。

东盟观察员小组的作用挺关键,后续他们每周会提交履约报告,每个月还会组织柬泰双边会谈,通过持续监督确保双方都合规。

其实东盟还可以推动两国建个边境联合巡逻机制,之前调解越南和老挝边境争议的时候用过这招,能减少偶发事件引发冲突的可能。

国际社会也能多帮忙,比如联合国难民署可以协助疏散的平民回家,给点临时生活补助;世界银行设个边境重建基金,帮受损的区域恢复经济。

老百姓日子过好了,对和平的期待也会更高,能给和平进程加把劲。

柬泰还得建个常态化的沟通机制,比如“边界问题部长级会议”,每季度开次会,针对划界、扫雷这些事定个明确的时间表。

比如计划2025年前把柏威夏省重点区域的划界理顺,2026年前把主要道路沿线的水雷清了,有了具体目标,才不会一直拖下去。

柬埔寨这次撤军是个好开头,给柬泰边境紧张局势降了温,也让大家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但想让边境长期太平,光靠这一步不够,双方得如期履约,更得把划界、扫雷这些根源性问题解决了,不然和平就是表面的,希望柬泰能借着这次撤军的机会,在东盟协调下好好沟通,把该办的事办了。

也期待国际社会能多支持,让边境老百姓真正过上安稳日子,不用再担心打仗跑路,毕竟和平这事儿,对谁都重要。

来源:一年花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