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空荡荡的讲台上。我站在教室门口,手里紧紧攥着教案,耳边似乎还回响着上学期末教导主任的话:"这个班就拜托你了,他们...很有活力。"当我推开那扇门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的心沉到了谷底。
九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空荡荡的讲台上。我站在教室门口,手里紧紧攥着教案,耳边似乎还回响着上学期末教导主任的话:"这个班就拜托你了,他们...很有活力。"当我推开那扇门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的心沉到了谷底。
教室里像炸开了锅。纸飞机在空中盘旋,后排传来游戏直播的喧闹声,前排女生们正热烈地讨论着最新的偶像综艺。我的出现只换来短暂的安静,随后是更大的嘈杂声。
"请安静!"我的声音被淹没在喧嚣中。
一个戴着棒球帽的男生头也不抬:"老师,还没上课呢!"
那堂课成了我的噩梦。点名、敲讲台、提高音量...所有方法都用遍了,安静从未持续超过五分钟。当下课铃响起,看着学生们欢快地冲出教室,我无力地坐在讲台边,第一次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教师这个职业。
那晚,我在办公室待到很晚。月光下,一份上学期这个班级的手工相册吸引了我的目光。相册里记录着他们精心准备的文艺汇演、团结协作的运动会,还有充满创意的科技制作。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事实:这些孩子拥有无限的潜能,只是需要正确的引导。
凌晨两点,我在教案本上写下新的思考:如果纪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呢?如果管理不是控制,而是引导呢?
第二天,我带着全新的心态走进教室。当嘈杂声再次响起时,我没有立即制止,而是打开多媒体,播放起与课程相关的纪录片片段。画面中壮美的自然景观很快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
"老师,这是哪里?"终于有学生好奇地问。
"这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新世界,"我微笑着说,"愿意一起冒险吗?"
周四的作文课上,我发现小雨一直在本子上涂鸦。走近一看,那是一幅细腻的风景画:夕阳下的稻田,一个背影正在劳作。
"能和我聊聊这幅画吗?"
小雨犹豫片刻,轻声说:"这是我爷爷,他在老家种地供我读书。"
我邀请她与全班分享这个故事。当她说到爷爷每年都把最好的大米寄到城里时,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从那天起,小雨成了班级的"艺术总监",用画笔记录学习中的美好瞬间。
周五的班会,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今天起,我们的课堂由大家共同打造。"
学生们的创造力令我惊讶:
· 爱说话的小组提议"发言令牌"制度;
· 常迟到的同学建议设立"时间守护者"岗位;
· 科技爱好者自发组建"设备维护小队";
· 还有人提出"心情驿站"的创意——在教室一角设置安静区域。
周一的早晨,当我推开教室门,看到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设备维护小队"在检查投影仪,"艺术总监"在黑板上绘制课程导图,"时间守护者"在提醒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最让我感动的是,曾经最爱玩手机的小杰,现在主动担任"课堂记录官",用平板记录学习点滴。
一个月后的升旗仪式上,这个曾经的"问题班级"竟然获得了"文明班级"的流动红旗。学生代表在发言时说:"感谢老师让我们明白,规则不是束缚,而是让我们飞得更高的力量。"
如今,每次经过这个班级,我都会看看墙上那块特别的班训:"每个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每个不同都值得被尊重。"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当我们用理解代替指责,用信任代替控制,学生回报给我们的,往往是超乎想象的成长。
亲爱的同行们,如果你也在为课堂管理苦恼,不妨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 我是否真正了解这些孩子?
· 我是否看到了问题背后的可能性?
· 我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信任?
答案,就在我们与学生的每一次互动中。
期待在评论区读到您的教育故事,让我们共同探讨教育的无限可能。
来源:云端里漫步的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