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德旺不再坐在福耀总部的办公室里了,但他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出现在福耀科技大学的实验室。
他没退休,只是换了个战场。
曹德旺不再坐在福耀总部的办公室里了,但他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出现在福耀科技大学的实验室。
没人拦他,也没人叫他 Chairman。
他穿着工装,蹲在生产线旁看学生调试一块调光玻璃,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拧螺丝,别用蛮力,玻璃怕震。
2024年开学那天,两千个学生走进校园,第一课不是高数,不是管理学,是去车间看玻璃怎么从熔炉流出来,变成一辆奔驰电动车的车窗。
这条线,不是模拟,是真接福耀的订单。
学生做的玻璃,装上了真车,开上了高速。
没人觉得这事儿稀奇?
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别的大学。
别的学校还在教学生PPT汇报、商业计划书,福耀的学生,已经能独立设计一套玻璃温控模块,拿给华为工程师挑毛病。
那帮码农原本看不上搞玻璃的,结果被学生拿出来的数据震住了:响应速度、节能效率,全甩了他们之前的方案两条街。
曹晖接班后没搞什么“变革大计”,他干了件最朴实的事:跟华为聊了一晚上,订了奔驰的单。
没人夸他聪明,但全球新能源车厂的采购经理,现在都盯着福耀的图纸。
他在墨西哥盖厂,不是为了避开关税,是为了让那两千个墨西哥工人,能带着孩子在厂门口买上热豆腐脑。
曹德旺说,工厂不是提款机,是活人的饭碗。
他退休后捐的那50个亿,不是扔进大学就完事了。
他盯着每个专业方向,亲自批了“半导体玻璃”这个专业——你猜他为什么选这个?
因为现在全世界的芯片厂,都在抢一种能透光、能导电、能抗高温的玻璃。
没人做,他就自己养人做。
他没让孙子孙女直接当高管。
他孙女曹艳婷在重庆工厂干了八个月,从包装玻璃的工位干起。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才能回宿舍。
有人问她苦不苦,她说:“爷爷说,你要是连玻璃怎么装箱都不知道,以后怎么知道客户为什么摔门?
”
他还在福建山区,收购了一片茶山。
不是为了卖茶。
是想让那些没人要的老茶农,能靠手艺活下来。
他把非遗工艺改了——不搞展览,不拍纪录片,直接拉进直播间,教年轻人怎么炒茶、怎么卖。
一年下来,2000户人家,每人多赚了三万块。
有人问:他图什么?
他没图什么。
他图的是,当中国再没一个孩子因为“没考上大学”就觉得自己没出路,当一个技工能挺直腰板说“我做的玻璃,撑起了特斯拉和奔驰”,当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靠着手艺,在这个国家站稳脚跟。
他不是企业家,他是那个在黑夜里点灯的人。
别人忙着上市、套现、分红。
他忙着把灯油,一滴一滴,灌进未来。
他不等回报。
因为他知道,真正持久的财富,从来不在账上。
在活人手里。
来源:淡定菠萝UU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