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长100(980080.CNI)是个老指数,不过去年编制规则做了修改,应该是基于易方达的定制,另一个同步改款的是价值 100(980081.CNI),此前有介绍过。
如何拥抱成长风格?
之前写了一篇《押注成长,一个创业板就包打天下?》,指出单靠创业板指,并不够好。但也有许多读者留言,宁可忍受不好,也要远离主动基金经理。
其实,在拥抱成长的道路上,通过指数基金还有量化基金,我们还有更多选择。下文是我想到的三个。
成长100(980080.CNI)是个老指数,不过去年编制规则做了修改,应该是基于易方达的定制,另一个同步改款的是价值 100(980081.CNI),此前有介绍过。
下图是成长 100R 指数相较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今年迄今走势对比,可以看到爆发性相当足,上半年 4 月时好小幅跑输,但七八月开始起飞。盈亏同源,近期调整也略大。
从规模指数分布来看,这个指数还是比较均衡的,大中小微盘都有。
略遗憾的是,跟踪这个指数的成长 ETF(159259.SZ)在 8 月 20 日刚刚成立,恰好是这波行情的后半段,没吃到之前厚利。
不过,指数产品,不争朝夕,而是应该放眼长远。
看得出易方达在风格 ETF 上,是有企图心的。先是在六月底发行了跟踪价值 100 指数的价值 ETF(159263.SZ),并在9月 23 日完成了场外联接的发行,再加上成长 ETF,已经有了完成成长和价值风格轮动的基本工具。
而且这两个优化后的指数,还是挺能打。就不说成长 100,哪怕是价值 100,以全收益口径,截至 10 月 17 日的今年迄今收益也有10%,你若熟悉价值风格类基金,就知道这算是指数中不错的表现了。
杨梦管理的博道成长智航(013641.OF),之前也介绍过。
这是一只量化指增风格的基金,在中信成长风格指数的基础上做量化增强。
中信成长风格指数是一个非传统的成长指数,他不是基于传统的利润增长等财务指标来做界定,而是框定了一堆成长风格的行业来界定:
油田服务Ⅲ,稀有金属Ⅲ,环保,水务,燃气,供热或其他,建筑装修Ⅲ,新型建材及非金属新材料,其他专用机械,风电,核电,光伏,航空军工,航天军工,兵器兵装Ⅲ,其他军工Ⅲ,生物医药Ⅲ,其他食品,种子,物流,PC及服务器硬件,专用计算机设备,广播电视,电影动画,互联网,整合营销,电子设备Ⅲ,其他元器件Ⅲ,动力设备,系统设备,其他,通信终端及配件,网络覆盖优化与运维,网络接配及塔设,线缆,增值服务Ⅲ,基础软件及套装软件,行业应用软件,IT外包服务,系统集成及IT咨询
这样的风格,倒是挺符合这波科技成长牛市的。
从表现来看,今年同样不俗,不仅跑赢了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还显著跑赢了作为基准的中信成长风格指数。而且作为量化基金,今年的回撤控制还是好于类似成长100这样的纯指数的。
现在许多量化公募大厂,都会多风格布局。比如博道还有一只博道红利智航A(019124.OF),今年迄今收益10.02%,也算是在今年这个红利小年,不俗的表现了。
中欧景气精选(020876.OF),是中欧2024 年打造的四因子矩阵中的一员。
中欧基金,以主动类基金闻名。不过在量化圈,同业其实对它们这两年的动作都看在眼内,通过从量化私募引入人才,实力快速提升。
比如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学明,此前是量化私募艾方资产反脆弱投资部总监。在去年,他以一个月一只基金的方式,发行了四只量化基金,全面覆盖景气、价值、高质量和红利四大因子。
中欧景气精选以中证800 成长指数作为基准,从下图可以看到,无论相比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还是相对中证800 成长,都有超额。
看了下中欧这四因子产品的矩阵,今年的表现都还不错,喜欢做更精细轮动的,倒也是一批不错的工具。
上面三只,是我日常发现可以以相对全局捕捉成长风格的工具,1 只纯指数,两只量化。
除此以外,诸位还有什么好推荐,欢迎留言。
当然,在用指数和量化工具押注成长赛场的问题上,除了各类 Smartbeta 和量化基金之外,还有一条更淳朴更简单更暴力的方式——直接等权重持有若干个行业 ETF。
如果我们顺着中信证券成长风格指数锚定特别行业的思路,那么今年甚至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科技成长的主线,就是通信(光模块)和芯片,如果以指数来表征,代表性的就是通信设备(931160.CSI)和科创芯片(000685.SH),对应的 ETF 产品很多,比如通信ETF(515880.SH)和科创芯片 ETF(589100.SH)。
对这两个行业,不同的指数基金玩家,往往有不同的偏爱。相信国产替代的,必然看好芯片,而相信全球 AI 算力对光模块需求的,自然就看好通信。
从这两个行业今年迄今的表现来看,的确有你追我赶的味道。通信前四个月调整的比较狠,但三季度涨得也猛,而芯片则是进入九月迎头猛赶。
从截至上周五的广发刘晨明提出判断主线风险的乖离率来看,通信和芯片两个行业,乖离率再次站在 5%之上了,又属于强势区了。
如果追求的是行业收益最大化,自然要费心于这些行业的轮动。
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借行业指数来实现对成长风格的暴露,那其实均衡持有,反而是更省心的事情——毕竟此时,我们往往目标不仅仅是收益最大化,还要考虑收益的稳健度,考虑回撤的幅度。
下图是以去年底为起点,50%+50%等权重持有这两个指数的“五五开”与单独持有两个指数的收益对比,可以看到回撤小于通信设备,收益高于科创芯片。
如果以今年迄今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夏普比率、卡玛比率或者基于溃疡指标(Ulcer Index, UI)衍生的 UPI 指标,“五五开”都比单独持有通信设备和科创芯片来的体验更好。
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相信成长风格还能走下去,相信通信和芯片依然是主旋律,那么类似通信ETF(515880.SH)和科创芯片 ETF(589100.SH)合成的组合,依然是一个对成长风格有力的表达。当然,如果你对这波成长行情的行业轮动有期许,也可以加入更多的行业,比如在九月崛起的电池和光伏。
来源:EarlETF只投基不炒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