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话不是吓唬人的——市场份额超过50%,高端机型的市占甚至突破了七成。门店里有顾客排队试机,媒体有报道,买过的人也给出好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动作和数据,摆在眼前,挺直观。
在韩国,石头的扫地机器人占了半壁江山
这话不是吓唬人的——市场份额超过50%,高端机型的市占甚至突破了七成。门店里有顾客排队试机,媒体有报道,买过的人也给出好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动作和数据,摆在眼前,挺直观。
把时间往前推一推,能看到一套比较清楚的打法。石头不是把产品随便扔到海外市场就等着发光发热的。渠道敲得很密:入驻乐天、新世界、现代这类四十多家知名百货,线下还覆盖了Himart三百多家门店。换句话说,他们把产品放到主流消费能看到、能试用的地方去。那些门店不是摆摆样子,还是有试用机、有人演示、店员会讲功能,这就容易把关注转化成购买。
在当地的运营里,他们也会按市场口味调整做法。陈列方式、服务话术、售后承诺都有本地化考量——既有总部设计的核心能力,也有本地团队的执行。市场负责人说得直白:找对卖场和人群,产品就有曝光和转化的“土壤”。这话听着像老话,但用得实在。
产品端的本事也是真材实料。旗舰款G30 Space探索版带了个五轴折叠的仿生机械臂,官方说这玩意能把清洁从平面扩展到三维空间,通俗点就是能伸进去抠那些以前扫不到的角落。洗地机A30 Pro Steam是蒸汽叠加热水的组合,对付油渍、陈年污渍更有一套,厂家宣传能做到“零残留”。这些功能不是写在说明书上就算,门店里能现场演示,消费者摸得着、看得见,试过之后好评也就慢慢积起来了。就像有人买了能真正解决家里顽固污渍的工具,自然会把这事儿告诉邻居。
研发投入上也不是随便堆个名号。到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85亿元,占比接近9%,同比增长超过六成。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到2025年6月底累计有4694项,涵盖导航、避障、结构设计等关键领域。简单说,这是长期下料的效果:有持续投入,技术才不会断流,新功能才能不断变成实际产品的一部分,不是一两款热卖就停了。
生产端同样关键。位于惠州的智能工厂从2023年4月开始投产,到2024年12月底整机产出已经超过232万台。工厂里大量用了AI驱动的运营系统,能优化生产路径,智能装箱会根据任务类型、货柜尺寸和货物体积算出最优方案。这套人机协同的流程,让产线效率提上去,品质也相对稳定。把东西送到170多个国家,标准不能乱,这点很关键:出货多了,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被放大,稳住生产是出海能不能长久的底子。
第三方数据也证明了他们的成绩。美国IDC的研究显示,石头在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的份额超过一半,在高端细分市场占比破七成。再加上一些本地奖项,比如“2025韩国消费者满意度(家电品类)第一名”和“2025韩国产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扫地机品类)第一名”,这些对建立消费者信任有实际帮助。奖项是个参考,现场的试用和口碑传播才更接地气,这两样合起来就像是双重背书。
放眼全球,他们的覆盖也不小。产品已经销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清洁机器人领域,市占率达到15.2%,在核心的扫地机品类里更高,20.7%,位列第一。国内市场也没放松,双十一促销里,石头多款产品登上了榜单的TOP1位置——说明他们既能在海外打出名堂,也能在国内保持竞争力,不是靠单一市场撑场面。
整个链条上,你能看到一个逻辑:用研发做支点,用工厂保证量和质,再把产品通过本地化的渠道、展示和服务输送给最终消费者。比如在韩国,他们不会把国内的展示模板照搬过去,而是根据当地人的消费习惯改陈列、改演示流程、调整售后节点。销售负责人李平提到的“因地制宜设计产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一线不断试错、调整后的结果。
我在韩国几趟门店里看到的场景也能佐证这点:有人围着演示机好奇地问问题,工作人员不急不躁地演示怎么用、怎么保养,结账时还有店员提醒售后电话和上门服务范围。消费者不是被广告忽悠来的,是在门店里亲自体验之后决定的,这种转化比单纯的线上推广要可靠。
再看供应链层面:自动化、智能化在工厂和物流上都落地,出货效率和一致性提升,意味着他们能在促销高峰期保证发货不乱套。这在双十一这种节点上尤为重要,买家期待的是按时收到且功能和描述一致的产品,缺一不可。
从竞争角度说,消费电子市场里两条路:要么产品真有料,要么靠价格抢市场。短期降价能拉用户,但长期看,技术和服务才能留下人。石头在技术、产能和渠道上都投入了资源,至少现在看起来,是把“真有料”这条路走得比较踏实。
来源:奇幻蛋糕g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