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核心逻辑:会“借”的人,早就把财富玩成了乘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6:29 1

摘要:我年轻时总觉得赚钱得靠“自己干”,创业头三年,我一个人跑市场、做设计、谈客户,累到尿血也只赚了个温饱。直到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赚钱逻辑,不是“自己扛”,而是“学会借”——借别人的力、借高人的智、借时代的势,把一个人的“加法”,玩成一群人的“乘法”。

赚钱的核心逻辑:会“借”的人,早就把财富玩成了乘法

我年轻时总觉得赚钱得靠“自己干”,创业头三年,我一个人跑市场、做设计、谈客户,累到尿血也只赚了个温饱。直到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赚钱逻辑,不是“自己扛”,而是“学会借”——借别人的力、借高人的智、借时代的势,把一个人的“加法”,玩成一群人的“乘法”。

一、借力:把“我”变成“我们”,让能力放大100倍

我有个朋友老周,早年开了家小印刷厂,接的单子永远是“急单、小单、利润薄的单”。后来他想了个招:把当地做设计的自由职业者、跑物流的车队、甚至做纸张批发的老板拉到一个群里,说“以后我的单子,设计你们做,物流你们发,纸张你们供,利润我们分”。

就这么一个“借”的动作,他的印刷厂从“夫妻店”变成了“资源整合平台”——自己不用养设计师,不用备库存,甚至不用租大仓库,一年下来利润翻了三倍。

这就是《小狗钱钱》里舍费尔说的逻辑:你与其自己累死累活赚100%的利润,不如借别人的力,哪怕只拿20%,但能把盘子做大10倍。就像你卖一款产品,自己卖可能一天卖10单,但如果借网红的流量、借代理的渠道,一天卖100单,哪怕每单只赚一半,总收入也能翻5倍。

记住,赚钱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协作”。把你缺的资源、缺的能力,借过来变成自己的武器,你的能量才能指数级增长。

二、借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10年弯路

我刚入职场时,老板总说“多跟行业里的老人聊聊”。那时候我不懂,直到有次跟一个做了20年建材生意的老董吃饭,他随口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极简风,你做定制柜就盯着‘无把手、浅色系、模块化’做,准没错”。就这一句话,我负责的产品线当年销量涨了40%。

这就是“借智”的威力——牛顿说他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你赚钱看得远,是因为站在高人的认知上。

就像《繁花》里的宝总,一个小摊贩能在黄河路崛起,靠的就是“借智”:借陶陶的人脉拿到第一桶金,借爷叔的经验摸清生意门道,借政策的杠杆完成资本升级。他自己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他懂得把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决策依据。

你不用什么都自己悟,找个行业里的“爷叔”,请他喝杯茶,听他聊聊踩过的坑、抓过的机会,你就能少走几年弯路。甚至不用见面,看看那些赚到钱的人写的书、做的分享,把他们的智慧“借”过来,变成自己的认知武器。

三、借势:踩准风口,让赚钱像搭电梯

2021年河南水灾,鸿星尔克捐了5000万,结果直播间被网友“野性消费”买爆了——这就是“借势”,借了“国人支持国货、共情灾情”的势。

再往前看,2003年借“电商兴起”的势,做淘宝的人富了;2013年借“社交红利”的势,做微商的人赚了;2018年借“短视频爆发”的势,做抖音的人火了;2020年借“直播带货”的势,一批素人成了主播……

这些人不是比你聪明多少,只是他们懂得“借时代的势”。就像你站在电梯里,电梯往上走,你不用费多大力气也能到顶楼;但如果电梯往下走,你再怎么跑也可能往下滑。

现在的势在哪里?人工智能、新能源、银发经济……这些趋势里藏着无数机会。你不用创造趋势,只要能“借”到趋势的力量,就能让赚钱的难度直线下降。

最后:学会“借”,从“加法赚钱”到“乘法赚钱”

你自己埋头干,是“加法赚钱”——干多少活,赚多少钱;但学会“借”,就是“乘法赚钱”——借别人的力、借高人的智、借时代的势,让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天地万物,你不必所有都拥有,但你可以所有都“借用”。从今天起,别再死磕“自己干”,想想你能借谁的力、借谁的智、借什么势,把赚钱这件事,玩成一场资源整合的游戏。

来源:冰冰娱乐一点号1

相关推荐